王全楚
發熱俗稱發燒,臨床很常見,但經常處理起來很棘手,高燒不退或連燒數日找不到原因,就會讓人束手無策、心急如焚。回想自己從醫二十多年來遇到的那些發燒病人,總結一些規律。
發燒發燒 一定查腰
對于發熱病人,醫生總是習慣到肺上找病灶,因為肺與外界相通,容易受到病菌襲擾,偶爾摸摸肚子排除外科炎癥也不難做到。但能想到讓患者翻身去腰上找病灶的醫生不多。而深刻的教訓告訴我們,腰椎往往成為長期發燒最隱秘的病灶。
【病例1】 患者,女,64歲,因發熱腰痛伴血小板減少收入血液科。既往有腰椎間盤突出5年,高血壓、腦梗死16年余,膽囊結石10年。經會診后轉入我科。按膿毒血癥給予泰能抗感染14天,初始似乎有效,繼而無效,患者一直訴腰疼,醫生和家屬都以為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老毛病,未引起重視,后全身檢查找不到病灶才去做腰部磁共振檢查,意外發現腰椎膿腫,但手術已經來不及了,患者最后死于腰椎膿腫導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礙。盡管家屬始終沒有責怪醫生,但我們會終身記得:發燒發燒,一定查腰。
【病例2】 患者,男,69歲,反復發熱3個月找不到病灶,用過多種高檔抗生素均無效,由外院會診后轉入。根據患者平時有椎間盤突出癥的病史,立即行腰部磁共振檢查,結果發現患者腰1、胸12椎間盤及相鄰椎體、椎弓根骨質破壞并雙側腰大肌受侵,考慮結核,給予規范的四聯抗結核治療兩周后熱退,癥狀明顯好轉出院。
女人發燒 注意查尿
最近,連續遇到兩例由外科轉入的發燒病人,最后查出都是泌尿系感染。
【病例】 患者,女,35歲,因腰痛疑為椎間盤突出住進脊柱外科,4天后腰疼好轉而突發高熱,39℃~40℃,連用3天激素也控制不住,化驗血象稍高,其余指標均正常,請求會診后,以感染性發熱轉入我科。查體時接診醫生習慣性做了雙腎叩擊痛檢查,病人直喊疼。立即查尿常規,白細胞三個加號,追問病史,一周前有尿頻、尿急、尿痛癥狀,現在只剩下腰痛一個癥狀,診斷明確了:急性泌尿系感染。給予呋喃妥因口服、丁胺卡那靜滴后,患者很快治愈出院。
老人發燒 勤做B超
連續遇到糖尿病患者發燒病例,最后查出都是由膽囊結石和膽系感染引起的嚴重膿毒血癥,幸虧及時用了針對革蘭氏陰性菌的強效抗生素治療,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病例】 患者,男,73歲,發熱、腹痛、胸悶、氣喘4天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19年,胰島素治療,血糖波動于 16mmol/L~24mmol/L。檢查血象高,血培養為大腸桿菌生長,診斷為膿毒血癥、感染性休克。為尋找原發病灶,急診床頭B超發現膽囊結石伴急性膽囊炎。經過強效抗感染治療,患者痊愈出院。
糖尿病和膽石癥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兩者常同時存在,成為感染發燒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