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
心理疾病并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大概有一半的慢性心理疾病都始于14歲。如果孩子明顯出現下面中一個或兩個情況,請考慮讓孩子進行一個心理狀況評估。
?誅 情緒波動
青少年的情感變化就像過山車一樣,這種變化很可能是由于荷爾蒙的變化引起,也可能是維生素缺乏或飲食不當引起。如果青少年長期情緒波動劇烈,時而抑郁,時而情緒高漲、興奮,那么父母確實需要很留心,這可能是雙向障礙的征兆。
?誅 感覺疲倦和低能量
如果孩子睡得很多,但總是感覺疲倦,這時需要警惕。如果孩子在醫院體檢后身體正常,有可能孩子已經處于抑郁狀態。如果孩子出現抑郁的癥狀,可以嘗試一個實驗——讓孩子10點一定要關燈上床睡覺,兩周以后看看他的情緒是否有所改善。如果還是沒有,可以請心理醫生對他抑郁狀況進行專業評估。
?誅 思想混亂或集中注意力有問題
這可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尤其如果孩子并沒有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那么睡眠不足、藥物濫用、維生素缺乏或者其他健康方面的問題可能才是元兇。
?誅 高度的焦慮
許多青少年都會時不時的承受很多壓力。如果焦慮常常妨礙到正常的生活,需要給孩子提供一些額外的支持。冥想、瑜伽、做運動會對某些青少年管用。
?誅 飲食習慣的改變
如果孩子開始嚴格節食、過度運動或暴飲暴食,過度的擔心自己的體重,關注外表,那么你需要和他們談一談,或者需要找一個營養師給孩子一些飲食和運動上的建議。
?誅 濫用藥物
酒精和毒品可能會出現在一些青少年的聚會上,也可能是某些青少年為了減輕自己的心理問題而過度服用藥物。如果發現孩子在使用酒精或某些精神類藥物,需要和孩子開誠布公的談一談,看看他對此了解多少,使用這些物質已經有多長時間了。
?誅 回避朋友
要關注青少年是否正在和身邊的朋友疏遠,僅僅只和網上沒有見過面的人“交朋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建議父母幫助孩子預約一位心理咨詢師談談。
?誅 對家人不耐煩
當青少年對家人、尤其對父母表現不耐煩時,父母不必太過緊張,這是該階段的正常現象。有時候,他們會故意激怒父母,或者故意生父母的氣,以此來保持和父母的距離。但是,如果憤怒和易激惹在孩子身上是一種常態,可以考慮青少年正在經歷一些心理問題。
?誅 自殘或訴說想要自殺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嚴肅對待。很多父母都以為孩子只是說說而已,并不是真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心里痛苦的程度已經到達他無法承受的程度,他真的可能會考慮自殺。這種情況一定要尋求專業心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