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智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廣東湛江 524094)
試論民俗體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開發與利用
曹智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廣東湛江 524094)
該文以高校體育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民俗體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開發與利用及相關問題。首先結合我國民俗體育的發展情況對其進行了簡要概述;主要介紹了民俗體育的基本情況,對它的開發價值與利用情況進行了分析,探討了相關的原則、開發與利用對策等。希望能夠通過該文的初步論述可以引起更多的關注與更為廣泛的交流,從而為該方面的理論研究工作與開發利用實踐工作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以供參考。
民俗體育 高校體育 教學 開發 利用
我國歷史悠久,且屬于多民族國家,因此,在民俗運動項目方面不僅具有多元性,而且,同樣的運動項目也有多樣性的展現方式。從民間的實際運動的情況觀察,諸多民俗體育運動項目具備健身、娛樂、教育、益智等多方面的功能;然而,從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來看,民俗體育的邊緣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因此,為了更好地弘揚與傳承祖先遺留的運動財富,應該再接再勵,通過一些政策、組織活動等使其發揚光大,尤其是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對其進行科學化的處理并加以引入,是完成這些目標的重要手段,以下就從這個方面展開具體的分析。
一個民族的延續及其遺產會通過集體人格與集體活動加以表現,比如,在心理方面所認定的民風民俗,在行為方面的民俗活動等。以我國民俗體育為例,它屬于全體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既由民眾發明,又通過民眾實現傳達與傳承;而且,已經成為了一種集體的回憶與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現代通常統一稱為民俗文化或者民間文化。民俗體育可以歸納為三大類,如節慶習俗、競賽表演、嬉戲娛樂;也可以根據其性質劃分為更多的種類,如角力類、表演類、技巧類等,總之不一而足。另一方面,由于我國民族的多元性也決定了不同的民族與地區中的民俗文化的不同、重疊、交叉、表現形式的差異等。從體育的角度審視,民俗體育是民間體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特征鮮明、屬性昭彰,集中體現在集體性、模式化、傳統性、生活化、重復性五大方面。以某省為例,它的民俗體育在類型上就有七大類,具體如表1所示。
首先,在國際背景之下,體育的產業化所帶來的利益逐漸推動了我國體育事業的轉型與發展,而且,正在向著產業化的方向過渡,所以,無論是高校體育還是民俗體育都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有效組成部分。
其次,高校體育承擔著我國體育事業的夢想,也為了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培養著英才;而民俗體育承載著我國的歷史文化與傳承,也代表著民間的生機與活力,更通過體育項目這種形式,間接地表達著古老的教育理念,即寓教于樂等;所以,從關系的角度分析,二者是一種相輔相承、互相促進的關系。而且,通過高校體育可以將民俗體育科學化,并將其帶入世界體育之林,而通過民俗體育能夠補充高校體育中的多樣性,也能夠讓我國古代人民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得到有效的繼承與發揚。最重要的是,二者共同合作,可以促進我國體育事業向著蓬勃有力的方向發展。
最后,從深層次的角度分析,將民俗體育納入高校體育教學之中,能夠讓學生對社會有一定的了解,并增加其適應能力,尤其是在某些項目方面,對于學生性格的培養與強化有著特殊的作用,比如,踢毽子就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靈活性、大腦的反應能力,舞龍獅可以讓學生變得剛強、勇猛,而搏擊、摔跤等可以讓學生變得堅毅與勇猛,且能夠更加剛強,增加自信心,提高體格與人格方面的訓練。另一方面,就是對于民族文化內涵的進一步體驗,在這方面文字與語言的講解比較抽象,也不能激起學生的觀感,但通過學生對民俗文化的切身學習、體驗,可以加深學生對民族文化內在信念的體會,并提高其愛國熱情等。

表1 民俗體育的類型(以某省為例)
以下對其開發與利用的原則、對策進行具體分析。
3.1 原則說明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對民俗體育進行開發與利用,應該遵循四大原則,即科學性、因地制宜、合作性、可行性。
第一,在科學性方面,要注重選擇,即對民俗體育資源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然后進行一些科學分析,并根據一些數據進行計算,得到最適宜于學生發展的項目,保障在開發與利用過程中的健康特征。
第二,在因地制宜方面,即是應該對高校所在的環境進行全面分析,對教學資源進行研究,找到高校體育教學與民俗體育教學間的融合點,即減少時間沖突、空間沖突、人力沖突,盡可能地將高校、社會二者進行有效融合,并對于一些道德價值、風俗習慣等進行一些擷取,而不是全盤接受或者拒絕,應該做一些有效的資源整合與調整,讓地方性的、民族性的,轉變為全民性的、全人類性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性等。
第三,在合作性方面,即要求高校體育與民俗體育之間減少矛盾,搞清楚二者之間的相輔相承、互相合作的關系,而不是某一個控制某一個,某一個凌駕于某一個之上。因此,要通過地方行政管理方面的一些措施進行一些具體的機構協調與牽引,然后,讓二者之間實現良性互動與合作,最好是建立一個研究小組,對民俗體育與高校體育的融合課題進行專門 性的研究與推進。
第四,可行性原則,這個原則非常關鍵,也最為重要,因為再多的理論若不能進行實踐操作,那么,也不能實現上文中所說的提升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大目標,所以,應該注重可行性,即在理論上,運用科學的人體結構分析、動作原理解析,實現民俗體育的理論化建構,讓民俗體育項目更能夠滿足現代體育中的科學發展的思想,又能夠得到弘揚等;另一方面,能夠通過科學理論的分析、加工、動作調整、內容的完善等,進一步使其實踐具有實踐理性,也就是既能夠體現教學,也能夠得到文化方面的繼承,讓民俗體育通過高校體育這個橋梁,獲得進一步開發、擴展、完善、利用、發揚等。
3.2 開發與利用的策略
在實踐性的開發與利用方面,應該注重大戰略方面的部署,制定一個明確的計劃,并通過政府支持、專業化課題研究、師資培養、多樣化引入等實現對民俗體育的有效開發、有利利用等。
首先,在戰略方面,要透過層層遞進的關系進行分析,比如,我國的體育事業正在向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而一個民族的體育事業產業要得到全面的發展,就需要注入民族活力,而真正的活力來自于民間,所以,順此邏輯,即可以將高校體育作為一個中介與橋梁,將高校學生的體育學習作為一個有效的培養路徑;然后,在民俗教育與國家體育產業化發展目標之間建立起關聯。另一方面,就是讓民俗體育通過高校體育實實在在的路徑,實現這個發展目標。所以,在戰略的部署方面,要顯出整體性、層次性、步驟性,具體來看,就是在整體方面,應該注重大局發展,制定計劃要與其相一致;在層次方面,應該分清楚民俗體育、高校體育、國家體育之間的關系,從而逐層遞進,達到最終的體育事業發展推動;而在步驟性方面,則是指,要在制定計劃后,按部就班地實施計劃,以使效果得到突顯。具體的落實即步驟性地推進,主要有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專題研究、師資培養、引入手段方面。
其次,在政府支持方面,主要是地方政府要通過其溝通與協調的職能,讓民間體育機構與高校體育機構之間獲得有效的合作,并出臺一些鼓勵性政策加以推進;在專題研究方面,則是指通過組織一些會議或者學術交流活動,讓民俗體育代表們與高校體育代表們,能夠平心靜氣地設立關于民俗體育的開發與利用專題,然后,各方進行深入討論與分析、研究,必要的情況下可以設立一個研究機構加以推進;在師資培養方面,就是通過對民俗體育運動項目中的高手或者技藝高超者進行進一步的培訓,使其成為高校教育者,或者對高校教師進行進一步的培育,這方面應該根據項目、具體情況而制定合理的人力資源培訓課程等;至于引入手段,既可以透過直接引入、加工后引入、多個項目共同引入,也可以讓民俗體育機構進行一些推介、分析等,定向引入,總之,無論是哪一種引入方式,都需要做進一步的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讓可行性成為其發展的重要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過程中,應該注重健康性、娛樂性、文化性,而減少說教性方面的傾向,以提高學生的接受程度,激發其興趣。
總之,經過改革開放之后,中華民族在30多年后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日本達到了世界第二;而且在2008年奧運會之后,全民性的運動風潮屢增不減;尤其是在公共性的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的情況下,我國人民的運動人數、運動水平、參與項目等也在不斷攀升。另一方面,在將武術、民間雜耍、雜記、丟沙包、滾鐵環等之類項目引入高校體育之后,也引起了學生的好評與喜愛,因此,應該加強對民俗體育在高校體育中的開發與利用,并使其得到完善與傳承。
[1]涂傳飛,陳志丹,嚴偉,等.民間體育、傳統體育、民俗體育、民族體育的概念及其關系辨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8):24-31.
[2]李敏.我國民俗體育文化保護和傳承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兼評《民俗體育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22):161-162.
[3]陳紅新,劉小平.也談民間體育、民族體育、傳統體育、民俗體育概念及其關系——兼與涂傳飛等同志商榷[J].體育學刊,2015 (4):8-11.
[4]劉俊一.高校體育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協同關系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5(2):150-153.
[5]李鳳英,邢金明.生態文明視野下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健康的促進[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1):83-86.
[6]張守偉,姜立嘉.系統管理理論視域下我國高校體育教練員培訓及認證系統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8):1-4.
[7]佟剛,王曉艷.高校體育安全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評《高校體育風險管理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5(11):9.
[8]劉蓉,么廣會,任貞玲,等.高校體育質量工程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結構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7):74-78.
[9]陳新.融合與發展理念下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結合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2):61-6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4.081
G80-05
A
2095-2813(2016)12(a)-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