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杰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 湖北武漢 430011)
大學足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的預防及措施①
程杰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 湖北武漢 430011)
該文采用調查研究和實地訪問等方法,在了解大學生業余足球愛好者運動的現狀基礎上,對從事足球運動中損傷的調查與分析,針對足球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探討業余愛好者在足球運動中損傷發生的規律進行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了消除致傷因素的預防措施,旨在強化業余愛好者的自我預防意識,從而對減少和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大學生 足球 運動損傷 預防
隨著足球運動的不斷普及和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足球技戰術水平都有了相應的提高。在足球教學和訓練中如何合理的運用動作、注意攻防的動作,許多大學生還沒有進行系統的學習體育保健學,尤其是新生自我保護意識差,缺乏保健常識,在教學和訓練中經常會發生運動損傷,常常會影響他們的運動熱情、技術的掌握和運動水平的提高,對其他學科課程的學習也帶來了不便。該文在對湖北大學知行學院在校學生足球運動中損傷調查的基礎上,探討在校學生足球愛好者足球運動中損傷發生的原因和規律,通過調查分析高校學生
足球運動損傷的現狀,提出了預防措施,其目的在于增強學生健康意識,保持高校學生對足球運動熱情,增強安全措施,避免發生足球運動中傷害事件。
1.1 研究對象
以湖北大學知行學院在校足球選項學生55人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期刊網上查閱有關足球運動損傷相關論文22余篇。
1.2.2 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法
設計大學業余足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的調查問卷。發放調查問卷60份,有效問卷52份,回收率為86.0%。
1.2.3 數理統計法
對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分類統計。

表1 大學業余足球運動損傷部位的分布統計表

表2 踢足球時膝關節急性損傷的主要原因
2.1 大學業余足球愛好者運動損傷部位的分布情況
表1統計數據顯示,在校大學生業余足球愛好者運動損傷具有明顯的部位分布特征。從損傷部位的分布比例來看,大腿,骨折多發生在小腿和腳踝,足踝部受傷率最高,損傷人次最多(下肢116人次,腰部23人次),上肢、背部損傷人次較少。下肢損傷以腿、膝最為普遍,占74.0%;頭頸部、腰部腕部次之,占21.5%。腿部損傷以踝關節的比例最大,占67.3%;膝關節部位排第二,占48.0%。損傷類型主要是擦傷、扭傷、挫傷和拉傷的形式。
2.2 足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的原因
從調查統計顯示,高校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原因為:意外不可避免(90.3%),動作不良造成的傷害(71.1%)、準備活動不夠,疲勞比賽(59.6%)、自我保護意識差(53.8%)、自身狀況不佳(42.3%)、設備場地器因素(30.7%)、蠻干(23.0%)、其他原因(0.76%)、疲勞精神狀況不佳(28.8%)。其中有一半的新生認為損傷是意外不可避免,這說明新生對激烈的沖撞運動,缺乏對運動損傷的重視,在粗野的犯規動作,也不會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這就會導致運動損傷輕易的發生。充分說明技術動作的不正確是造成運動損傷發生的主要原因。
2.3 踢足球時關節急性損傷的主要原因
踢足球時關節急性損傷的主要原因如表2所示。
2.4 急性損傷后的主要表現
常見足球踢球損傷的主要表現是:膝關節異常形態、膝關節疼痛、膝關節腫脹、膝關節局部凹陷等現狀,這些不正常的發生時要立即就醫,不要拖延因治療時間,因為韌帶的自我修復功能不強,避免造成的長時間拖延,傷害越不可逆。還必須學會現場就治能力,及時現場處理治療傷情,保護就治措施。
2.5 足球愛好者運動損傷后的處理情況
調查表3中統計顯示,高校學生足球運動損傷后,通常以休息為主,它占統計比例的48.0%(其他的如休息且治療的有90.3%,休息但不治療有占23.0%);在不休息的足球愛好者中,治療的占11. 5%,且都是新生比較多,不休息又不治療的占23.0%,
根據表4數據顯示,足球愛好者在發生足球運動損傷后緊急處理過程中,冷敷處理是最常用的手段,占75.5%;其余的處理手段采用比例不大。
2.6 膝關節慢性損傷的預防
膝關節慢性損傷的預防措施常見的方法是: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掌握踢球落地時的正確動作、平時加強踢球常用部位的鍛煉(如:腿部肌肉、膝關節,半月板的部位)、踢球受傷時要立即停止運動(注意休息15天以上)、不要疲勞踢球,肌肉過度疲勞,體能不佳,都不適合運動,同時,還要注意運動后的放松休息,調整好運動狀態,放松運動后的肌群,維持好關節活動的穩定性。

表3 足球運動損傷后休息與治療情況

表4 足球運動損傷后緊急處理措施的情況
3.1 結論
(1)足球愛好者發生運動損傷的場合大多是在自主練習中,損傷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下肢損傷部位主要在踝部、膝部。且損傷類型主要以皮膚擦傷、關節扭傷、肌肉拉傷、軟組織挫傷為主。
(2)在校學生足球運動中損傷發生的原因是多樣的,技術動作的錯誤是一個重要因素,加之準備活動等因素,運動中自我保護意識都直接影響著傷害事故的產生。
(3)在發生足球運動損傷后,都以休息和治療為主;在發生損傷后的緊急處理過程中,冷敷處理是最常用的手段;在損傷的恢復過程中,有2/5的足球愛好者選擇偶爾參加運動,但有1/3的足球愛好者選擇參加運動。
3.2 建議
(1)加強安全教育和體育道德教育,自覺的遵守競賽規則,提倡既打出水平,又賽出風格的優良球風,避免粗野動作的出現,倡導健康快樂的足球氛圍。
(2)重視運動前準備活動的指導,準備活動也要充分。既要注意大肌群的活動,也要注重小肌群的活動,更要針對足球項目的運動特點,重點進行指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的活動以及身體發熱后的對抗練習,避免出現運動傷害。
(3)重視足球基本技術的同時加強體育保健知識的學習,掌握必要的衛生保健知識和醫務監督的方法,提高足球運動實踐的科學性,加強防護動作及防護意識的講解能力。
[1]姚洪恩.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8.
[2]張瑞林.體育與健康[M].濟南:山東人學出版社,2003.
[3]陳玉琨.教育評價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張貴林,盧慶久.沈陽地區普通高校足球運動員常見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J].青年文學家,2010(16):236.
[5]Jung A.心理因素對運動損傷影響[J].運動醫學雜志,2000(5):3-9.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5.014
G843
A
2095-2813(2016)12(b)-0014-02
程杰(1961—),男,漢,湖北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