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青
調查:投資P2P你的預期是多少?
宋 青

網絡可謂是大雜燴,什么都有,什么都能找到,網絡也是一個調節劑,不開心,上網尋找樂子,開心,上網分享一下……特別是喜歡宅在家的人,網絡就是他的世界。理財投資這種事,更可以在網絡上了解到,如果你想投資P2P,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
據《中國品牌》雜志了解,截至2016年11月,互聯網金融行業累計成交量突破了3萬億元大關,達到了31847.67億元。同時,2016年11月P2P網貸行業的活躍投資人數達到396.77萬人,繼續呈現上升態勢。
究竟是都是哪些人群不畏風險,踴躍出戰呢?
時至今日,互聯網消費已經撐起了中國消費的一片天。有數據顯示,2016年P2P投資者低凈值投資人群占比高達79.23%,但其累計投資金額占總投資金額比例僅為15.18%;中凈值人群人數占比18.93%,但其累計投資金額最高,占總投資金額的46.58%;高凈值人群雖然人數占比僅有1.84%,但是其累計投資金額比例達38.24%,從人數和累計投資金額而言,最有價值的人群還是中凈值投資者。
一般將3個月內累計投資金額在5萬以下的定義為低凈值投資者,5-50萬是中凈值投資者,50萬及以上為高凈值投資者。
在所有接受調查的投資人中,投資人群可分四類,資深投資人,與從業者熟悉的關系人,首次開發人群以及羊毛黨(指的是那些活躍在各P2P平臺上,專門參加各類如注冊送資金等優惠活動,以此賺取小額獎勵的投資者)。而資深投資人絕對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屌絲。他們大多有投資經驗,回報較高。部分人投資喜好風險,主動投資股票、基金、銀行理財產品,P2P網貸是這些用戶投資組合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熱衷投資,也自信自己的投資能力,對傳統平臺、新平臺投資游刃有余,甚至大玩薅羊毛的活動。這說明,這部分投資者不是一無所知的小白,他們懂金融知識,平臺在營銷中,要更加專業、深度,以建立平臺良好形象。
另外,數據顯示,投資者主要以互聯網、金融去人士、IT或科技從業者為主,占24.97%,銀行經理、保險顧問、證券經紀人占18.2%。在金融、互聯網或文化方面有信息、有圈子,投資網貸自然而然。
獲取網貸的信息渠道值得玩味。《中國品牌》雜志看到,在P2P平臺的選擇上,投資者最容易接受親朋好友推薦的平臺(占53.54%),其次才是網站搜索,看口碑和排名,這個比例在27.26%,看新聞的看廣告的占比僅為11.37%?!吨袊放啤贩治稣J為,網貸行業并不缺知名度,真正缺的是信任度。在缺乏信任基礎的條件下,被大量負面信息所對沖,這個時候口碑就是最好的傳播載體,而非廣告。P2P平臺要重點做好口碑營銷以及在SEO方面下功夫,爭取排名靠前,口碑優良,贏得投資者信任。

對于剛起步的新、小平臺而言,P2P理財論壇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渠道,有的論壇擁有一大批的用戶,且每天的流量達到幾十萬以上,可以給新平臺帶來不少的曝光量。但如果平臺有不好的消息,也會很快的傳播,從而導致名聲受損,所以論壇的影響對于平臺來說是有利也有弊的。
有數據顯示,“80后”與“90后”在互聯網上最熱衷“買買買”。80后與90后作為互聯網消費領域的核心消費人群,90后在線上擁有鮮明消費特征,主要的標簽是娛樂至上、愛新鮮和個性化。相比較下,80后則更顧家,在互聯網理財、互聯網地產、電商等消費領域有顯著的消費特征,是互聯網消費的主力人群。在買買買的同時,理財也逐漸進入這些年輕人的生活中,其中,移動P2P理財平臺最受歡迎。80后及90后中青年用戶占比超過80%,已成為移動金融的中堅力量;而從職業分布來看,公司職員、學生和個體戶的比例也接近80%。從性別分布來看,使用移動金融的用戶則以男性居多,超過了7成。
從整體來看,移動金融的用戶主要在東部沿海地區較為集中,廣州、深圳、北京、上海四個一線城市的用戶下載金融類APP最多。四所城市的喜好雖略有不同,但支付類APP在四所城市中的下載量均排第一,可見支付類產品已在一線城市普及。而從細分類別來看,移動金融用戶多選擇“大”型APP,如銀行類多選擇工行、農行,炒股類選擇同花順,支付類選擇支付寶等等,可見大型機構推出的APP更得用戶認可。
不要以為投資P2P的人比較專業就大膽,實際上,理性保守更像主旋律。86.95%的人在2016年的理財策略中選擇“偏保守”。值得留意的是,在網貸安全前提下,43.43%的人可以接受不高于6%的收益率;81.04%的人接受不高于8%的收益率,都明顯低于目前P2P網貸行業的10.4%左右平均收益。業內認為,把穩健性置于收益率之前,表明了受訪者的理性。《中國品牌》雜志了解到,目前市場上,鮮有年化收益超過10%的理財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