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 平
天賜一方“獼”戀蒲江
延 平
作為世界公認的獼猴桃最佳種植區和全球最大的優質黃肉獼猴桃產業基地,蒲江縣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獼猴桃品牌升級新路

2016年12月12日,由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等單位主辦的“2016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在北京舉行。四川省蒲江縣的“蒲江雀舌”和“蒲江獼猴桃”兩個地標品牌榮登2016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榜單。其中,“蒲江雀舌”品牌強度為835億元,品牌價值為174.26億元;“蒲江獼猴桃”品牌強度為892億元,品牌價值為102.35億元。
業內專家認為,此次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榜單的發布,將進一步助推“蒲江雀舌”和“蒲江獼猴桃”兩個品品牌向著國內、國際一流品牌的目標邁進,提升“蒲江雀舌”和“蒲江獼猴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帶動蒲江縣茶葉產業和獼猴桃產業提檔升級。

在當天的信息發布現場,蒲江縣委書記劉剛表示,蒲江縣是成都市的西南門戶,屬成都“半小時經濟圈”。地貌以淺丘為主,土壤肥沃,氣候溫和,空氣質量優于國家Ⅱ級標準,森林覆蓋率達52.6%,是國家生態縣。近年來,蒲江縣緊緊圍繞“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茶葉、柑橘、獼猴桃“三業并舉”,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三化促動”,品種、品質、品牌“三品提升”,農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三產融合”,走出了一條具有蒲江特色的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之路。
據了解,蒲江縣位于北緯30度,是世界公認的獼猴桃最佳種植區,有全球最大的優質黃肉獼猴桃產業基地,是世界少有的紅、黃、綠“三色齊聚”的獼猴桃產地。2010年“蒲江獼猴桃”憑借果形美觀、香氣濃郁、酸甜爽口、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特質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1年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根據蒲江縣公眾信息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9月,以復興鄉為主產區的“蒲江獼猴桃”獲批國家地理保護標志產品,從2011年開始,蒲江縣積極探索建立獼猴桃標準化體系建設,注重獼猴桃品質提升,強化獼猴桃品牌宣傳,按照“規模化、科技化、市場化”的思路,“做優前端,做實中端,做活后端”,全面規范全鄉獼猴桃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有效提升“蒲江獼猴桃”的品質品牌。
為了向全國推廣蒲江獼猴桃的品牌形象,2016年以來,蒲江舉辦了“城市新青年全國招募”、最美獼猴桃評選、第九屆成都獼猴桃節開幕、淘寶網蒲江獼猴桃季上線等活動。

隨著農業品牌的大發展,我國不少地區已經脫離初級品牌營銷方式,開始梳理自身產品體系,品牌再造。而蒲江獼猴桃品牌也開始在全國市場發力。
在重頭活動城市新青年全國招募中,為了擴大影響力,蒲江縣根據網購平臺的大數據,選出了近年來蒲江獼猴桃在全國最暢銷的十個城市,分別是成都、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青島、杭州、廣州、濟南、長沙,初步樹立起蒲江獼猴桃的品牌形象。
金秋9月,蒲江縣10萬畝獼猴桃迎來豐收,摘果、裝筐、上車……各大果園一片忙碌。與往年忙著詢價找市場不同,今年彭河社區獼猴桃專業合作社輕松不少,獼猴桃訂單也早早拿到了手。如此暢銷的市場前景主要得益于蒲江在獼猴桃產業發展上開辟的新蹊徑。
2013年,知名企業家柳傳志在蒲江當起了“農民”,聯想佳沃集團打造的全球高端獼猴桃生產基地項目落戶蒲江,打造研發、生產、加工、倉儲、銷售等為一體的完整獼猴桃產業鏈,建成了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獼猴桃總部基地。“柳桃”一度風靡全國,也成為了蒲江獼猴桃的新名片。依托聯想佳沃公司“統一品牌授權、統一農事標準、統一農資供應、統一全程品控、統一包銷、統一協助融資”“六個統一”連鎖種植模式,全面帶動10萬畝獼猴桃基地發展。通過全程標準化生產,獼猴桃商品果率、優果率分別達到95%、90%以上,獼猴桃鮮果售往歐洲、日本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4年,全縣獼猴桃總產量3978萬公斤,產值47820萬元,種植戶畝均效益2萬余元。

從2013年初,浦江縣提出全縣推進有機農業建設,打造與國際接軌的有機農業基地的戰略目標,多年來,蒲江生態農業提升實現了從點到面、從零星嘗試到普遍推開的跨越式發展,獼猴桃、柑橘、茶葉三大主導特色產業紛紛跟進發力,有機事業由此步入快車道。
如今,蒲江縣已經走出了一條以品種為基礎、品質為關鍵、品牌為引領,推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特色發展之路,先后獲評國家級茶葉、獼猴桃標準化示范區,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