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雪
內容摘要:出口跨境電商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對我國經濟產生深刻影響,而跨境物流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跨境電商因為其長距離配送、跨越國界、經過眾多物流節點等特性,導致物流風險的形成,物流也因此成為制約跨境電商發展的主要瓶頸。本文通過對我國出口跨境電商典型物流模式的分析,確定風險因子,構建跨境電商物流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提出可拓物流模型,對仿真案例進行評估分析,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關鍵詞:跨境電商 物流 風險評估
引言
近年來,出口跨境電子商務作為我國對外貿易的新亮點,在國家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然而,在跨境電商普遍通關效率低下、無法退稅以及結匯不暢的市場環境下,面對跨境電商商品“頻次多、貨值小、品類雜”等問題,跨境電商企業和物流服務商都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加之跨境物流的繁瑣性,給跨境電商物流帶來過多的風險因素,從而影響跨境電商物流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為此,本文考慮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建模相結合的方式,以分析跨境電商物流模式與風險因素為切入點,研究我國出口跨境電商物流風險評估問題。
我國出口跨境電商的物流風險及其評估體系
(一)我國出口跨境電商的物流風險
我國出口跨境電商物流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貨物以郵政或快件渠道從空運或陸運口岸出境(EPCBEL,Express and Postal Cross 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另一種是在目的國建立海外倉(OWCBEL,Overseas Warehouse Cross 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先以一般貨物形式出關運送至海外倉,再通過海外倉直接發貨給網上下單的客戶,完成跨境電商業務。上述兩種物流模式在跨境物流的環境下,存在的物流風險因素大致相同,只是影響程度不同而已。綜合分析跨境物流的基本流程和復雜環境,跨境電商物流風險因素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環境風險。跨境電商物流由于涉及跨境且各國間國情差異較大,根據波特的PEST模型,目的國的政治、社會環境等因素對跨境物流的影響頗深。首先是當地特殊國情影響,例如就目前為止,德國、巴西、澳大利亞、阿根廷等國家的海關相繼有過罷工運動,從而使跨境包裹遭延誤,直接影響了后續物流配送效率。除此之外,影響物流運輸的還有自然災害影響程度、各國對于跨境電商包裹的海關通關政策改變;另外在物流資金鏈結算方面,各國宏觀經濟波動影響程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物流成本。
市場風險。在海外市場方面,跨境電商企業面臨由行業競爭對手帶來的影響,若企業采取海外倉物流模式,則應該著重考慮行業競爭對手對其市場份額造成的影響。因為市場份額直接決定了海外倉的庫存風險問題,若目的國市場需求波動造成企業對需求量的錯誤預測,將會導致企業在倉儲、運輸上加重物流成本。另外,海外客戶的購物習慣也可能造成物流風險,信用程度低的用戶群體可能通過糾紛的形式給企業物流方面帶來壓力。在海外倉管理方面,產品退換貨率升高、產品的生命周期波動以及庫存風險(由產品屬性或倉儲條件導致)都會給海外倉倉儲環節帶來一定風險。
通關風險。在海關通關流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各國海關清關效率、商檢水平、產品通關率、產品特性影響程度,不同國家的海關政策制度將會造成過境物流風險。通過一般貿易流程出口,流程規范,查驗嚴格。通過郵遞和快遞渠道進境的一般貨物,受到海關行郵處人力資源緊缺的影響(綜合抽查率不到5.5%),雖然會出現灰色清關減免稅費的可能,但總體通關效率較低且會有規范結匯、出口退稅和物品退換貨的困難,增大了物流風險。
運輸風險。跨境商品運輸往往涉及多種運輸方式和跨境多種物流節點,其運輸對接、轉運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如人工分揀出錯、多語言操作誤區、貨物破損、丟失和延遲投遞等問題)較境內運輸高得多。跨境電商的運輸風險還來源于物流信息傳遞上。首先,在運輸地址上就存在著根源性的風險。不少海外消費者填錯配送地址,在未更改至正確的配送地址前,給跨境電商賣家造成很大的物流損失。其次,目的國物流未能提供物流信息追蹤,可能造成客戶在未收取貨物前進行取消訂單等操作,不僅影響用戶體驗,還會造成因退貨導致的物流成本增加。目的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是造成跨境電商物流風險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少國家物流基礎條件較差,不能進行高效的物流工作。
(二)物流風險因素評估指標體系
通過對我國出口跨境電商物流風險因素進行初步歸納總結,本文設計出一套較科學、實用、易于比較的跨境物流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如表1中所列的ci和cij。
基于可拓模型的跨境物流風險評估
綜上,跨境電商企業面臨著眾多物流風險,對物流風險進行正確評估和改進,對于減小跨境電商的物流風險,提高跨境電商的管理水平,增強客戶體驗,進而促進跨境電商與物流服務商的快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跨境電商物流風險評估的物元模型
廣泛應用于事物評估分析的可拓學由中國學者蔡文提出,其中物元模型可將復雜問題抽象化,其核心思想是一種描述“距離”的新方法,描述了“類內亦有異”的客觀事實,針對跨境電商物流風險指標量化的不同數量單位以及最終風險等級的劃分具有良好的適用性。可拓物元模型的計算步驟,包括經典域、節域的計算,關聯度函數計算公式參照徐慧、肖德寶、肖敏(2008)的研究方法,本文不再贅述。
(二)各風險因素權重的確定
由跨境電商物流風險分析可知,各個風險指標的影響程度不一樣,指標權重也不一樣。因此需要根據企業及產品特性,由跨境電商領域專家評估風險因素的權重,運用層次分析法(過程略),得到二級指標的權重單排序和總排序分別為wij且 和w`ij且 。
(三)物流風險評估等級評定
根據跨境電商物流風險評價的特點,將各層風險因素進行數量化處理,可以將各層指標的風險程度劃分為四個等級:{Ⅰ級/輕警、Ⅱ級/中警、Ⅲ級/重警、Ⅳ級/巨警}={R1,R2,R3,R4}。評價分級由各跨境電商企業根據自身情況設置區間標準,各風險指標量化實測值則由跨境電商相關領域專家進行評價,以z作為專家數量,各專家分別對風險因素指標cij給出評分值Vij,vij結合風險指標評估值vij和權重wi,計算出預評價物元與第k級風險的關聯程度。
案例分析
本文選取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涉足跨境電商服裝銷售企業A和B為例,A采用EPCBEL模式,B采用OWCBEL模式,結合當前各跨境電商服裝銷售企業的狀況及所面臨的問題,建立物流風險可拓物元模型進行評估和比較。專家小組由跨境電商服務企業家、政府海關監管人員、物流從業者、跨境電商物流研究學者等組成,對A、B企業的風險因素權重和風險現狀進行評分,如表1所示。各指標評分等級區間分別為(0,2],(2,4],(4,6],(6,8] ,對應的風險等級分別為Ⅰ級/輕警、Ⅱ級/中警、Ⅲ級/重警、Ⅳ級/巨警,四個等級用來描述跨境物流風險各個層次的風險等級。
根據徐慧、肖德寶、肖敏(2008)的步驟,計算出A和B企業綜合跨境電商物流風險評估值,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專家普遍認為OWCBEL與EPCBEL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物流風險,相較而言,OWCBEL的風險較小(Ⅱ級),EPCBEL的風險較大(Ⅲ級),這也能解釋越來越多的B2B跨境電商企業傾向于依賴海外倉開展跨境業務的原因。綜合風險由各風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因此有必要對A、B企業的各風險因素進行比較分析,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A、B企業同屬跨境電商環境下的服裝行業,目標市場相似,因此兩者的環境和市場風險情況相當,都屬于二級風險,不同行業風險級別可能存在巨大差異。在通關風險上,兩者差距明顯,B企業通過一般貿易監管形式出關,流程規范、通關效率極高,而且大宗貨品出關也保證了較高的產品通關率。A企業以行郵監管形式出關,雖然稅負與海關被查扣的違約成本比較低,而且在熟悉國內外口岸運作流程的專業海淘、轉運公司幫助下灰色清關,但是由于各地口岸的行郵監管尺度有差異,因此總體通關效率和產品通關率較低。在運輸風險方面,B企業指標全面低于A企業,說明EPCBEL單件小批出關的運輸無論在貨品完好率、配送效率以及信息服務方面的風險都遠高于OWCBEL,因此兩者在物流服務水平和客戶體驗上有本質區別。然而OWCBEL過分依賴目的國物流基礎設施,因此其成本風險也不容忽視。
結論
如果說國內電商消除了境內商品信息(價格+品質)不對稱,那么跨境電商本質上是互聯網、移動端普及,逐步消除境內外商品信息不對稱的過程,因此跨境電商發展將會是長期趨勢。然而,商品信息的有效對接并不意味著商品物流的通達。我國出口跨境電商物流存在著“環境、市場、通關、運輸”各方面的風險,盡管海外倉服務能夠有效降低上述風險,尤其是通關與運輸風險,但是其物流節點的高運營成本也是不可回避的問題。本文構建跨境電商企業物流風險指標體系,并運用可拓模型對仿真算例的物流風險進行評估,得出了符合實際的合理的風險等級。通過對現存的兩種典型的跨境電商物流模式比較分析,有助于跨境電商企業精準把握物流薄弱環節并加以改善,從而降低跨境物流風險,提高客戶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郭雪姣,劉學林.跨境電子商務服務供應鏈風險分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4(16)
2.Pathak J,Lind M R,Abdolmohammadi M J.E-Commerce Audit Judgment Expertise:Does Expertise in System Change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diting Mediate E-Commerce Audit Judgment Expertise?[J].Informatica Economica,2010,14(1)
3.蔡文,楊春燕.可拓學的基礎理論與方法體系[J].科學通報,2013,58(13)
4.徐慧,肖德寶,肖敏.基于可拓學的網絡安全報警分析技術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8,25(9)
5.Saaty T L.The Modern Science of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s:The AHP/ANP Approach[J].Operations Research,2013,61(5)
6.王建明.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供應鏈系統風險評估研究[J].科技和產業,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