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人口老齡化、老齡人口高齡化、高齡人口空巢化的嚴峻形勢給蘇州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挑戰和壓力的同時,也為蘇州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發展機遇與成長空間。因此,蘇州要立足“成功老化”的觀念,突破既有思維框架與限制,兼顧銀發經濟的經濟性、公益性和福利性的特點,以供給側改革為契機,構建蘇州銀發經濟發展戰略,優化銀發經濟的發展路徑和政策措施,大力發展老齡產業,促進蘇州銀發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銀發經濟 老齡產業 成功老化 人口老齡化
銀發經濟的內涵及發展背景
銀發經濟(Silver economy),又稱銀色經濟或老年經濟,是指與老年人群的財富狀況、消費需求、生活技能及其健康老化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并成為促進經濟成長的新動力,其發展程度與人口老齡化社會極為密切。據蘇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到2014年底,蘇州戶籍人口6610766人,其中老年人口達到1591974人,占戶籍總人口的24.1%,比2013年增長82466人,蘇州市老齡人口數量創歷史新高。根據1982年以來近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蘇州市人口老齡化呈現六大特點,即出現早、基數大、增長快、高齡化、區域差異大和需求范圍廣,并伴隨高空巢率和“未富先老”的現象。為此,蘇州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現實議題,被稱為“銀發經濟”的老齡產業必將呈現蓬勃發展之勢。
由于蘇州具有在交通基礎設施便利、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才人力資源豐富等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為蘇州發展銀發經濟創造了發展條件和成長空間。蘇州銀發經濟起步較早,發展較快,在居家養老、養老機構、醫療保健、虛擬養老等方面積累一定經驗。蘇州銀發經濟剛剛起步,隨著老齡化人口對養老服務的需求和市場客觀環境的變化,蘇州市老齡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亟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如服務供需平衡、產業發展規劃、產業發展動力及產業升級優化等。
蘇州發展銀發經濟的思路與目標
(一)發展思路
首先,立足“成功老化”思維框架,突破既有思維框架與限制,兼顧銀發經濟的經濟性、公益性和福利性的特點,為蘇州銀發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其次,構建蘇州銀發經濟發展戰略,在滿足蘇州當下老年人群現實消費需求的基礎之上,以供給側改革為契機,結合老年人自身潛能發揮與消費需求結構改變進行整體規劃設計,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從而布局全國乃至全球老年人消費市場。最后,按照“政府主導、社會支持、企業參與、市場推動”的發展思路,鼓勵、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共同發展,逐步形成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力量興辦、市場化運營的銀發經濟運行機制。
(二)發展目標
第一,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增長。老齡產業孕育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將會在拉動內需、調整產業結構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當前“擴內需、調結構、穩增長”的經濟發展背景下,快速增長的老年人口無疑是實現蘇州經濟跨越發展的突破口之一。要順應老齡化問題所造成的社會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變化的客觀規律,積極發展老齡產業,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或潛在需求,促進消費經濟增長。
第二,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就業增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重視發展老齡產業,將其作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產業。老齡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涵蓋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過程。老齡產業的發展不僅要依賴于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協調發展,而且更依賴于第三產業的健康發展。另外,養老服務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它的就業和創業容量比較大。因此,發展老齡產業不僅有利于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更有利于解決傳統產業剩余勞動力再就業的問題。
第三,提高生活品質,促進和諧發展。經濟社會發展,是以實現人的發展為根本目的。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觀念轉變,“4-2-1”家庭結構日趨普遍,空巢家庭數量日趨增加,需要發展銀發經濟來滿足老年人群消費需求。發展老齡產業,重視老年人所需的產品和服務的開發,有助于直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促進健康老化,實踐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理念,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蘇州發展銀發經濟的路徑選擇
(一)以老人為中心,構建政府主導推動下的照護服務體系
老齡產業發展涉及范圍相當大,包括土地建筑、設備設施、醫療衛生、養老保險、科技信息、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等諸多方面,因此需要由政府來主導推動。在服務產業層面的投資包括:輔具租賃服務、智能型醫療監控服務、設備設施維修服務;社區日間照護、短期養生照護、緊急通報服務、信息服務。在設施供應方面的投資包括: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家具與室內設計、工程建筑、環境控制系統;輔助設備、復建與預防照護設備、運動休閑設備、醫療設備器材;信息資訊、安全系統。另外,養老照護產業還可以延伸至居家休閑產業,對象為已退休、健康55-65歲海內外老年人,以健康管理、生活照護及養老休閑等作為產業發展方向,充分利于蘇州旅游文化資源優勢,甚至可以推廣國外老年人來蘇州做投資和定居,促進蘇州成為亞太地區綜合性的養老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中心,以及高質量的休閑養生福地。
(二)以社區為依托,推廣以家庭為核心的居家服務模式
從實踐經驗來看,居家服務對于老人、家庭和社會具有四大功能。一是補充性功能,著重在對家庭照護技術技能不足方面的支持,提供并訓練家庭較為專業性的照護,使需要照護的老年人獲得有質量的生活照顧。二是支持型功能,主要是從老年人和照護者的感情考慮,由協助減輕照顧者的照顧壓力來給予照顧者情感上的支持,或是作為照顧者與老年人之間的橋梁,增加雙方感情維系,并協助強化老年人和家庭建立社會網絡。三是替代性功能,當家人缺乏專業照護能力和情感依附時,由第三方提供專業服務的介入方式。當然,居家服務人員不是全天候的看護人員,也不能替代家庭成員的角色,所以需要子女的參與投入。四是保護性功能,當居家服務的補充性、支持性和替代性功能發揮出來,就能為老年人的照顧服務構建一個完整的保護網絡,使得保護性的功能凸現出來。
目前居家服務的內涵已逐漸邁向市場化發展,未來居家服務將面向更多的專業要求和競爭挑戰,許多自費購買者對服務質量的要求及期待會更高,因此以跨領域的多元專業團隊,提供量身定做的個性化服務才能建立市場發展的穩固定位。因此,居家服務除了個性化的專業管理外,還要有更體貼的增值服務來建立市場的競爭力。隨著蘇州市家庭戶規模逐步變小的趨勢,建立以社區為載體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社區管理單位通過與專業服務機構合作,以居家養老服務作為社區拓展服務的核心任務,同時還有日間照料、送餐服務、居家關懷等服務輸送。老齡居家服務要進入完全市場化的發展,必須有專業化的服務水平、服務特色和管理機制才能具有市場競爭的優勢。
(三)以科技為手段,探索遠距居家照護的創新服務模式
調查顯示,蘇州老年人基本都希望能在家或離家不遠的服務機構被照顧,為此,家人在老年人養老服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另外,老年人除了對醫療需求外,其余皆以生活照顧為主,可見社區型集中式與居家式照護將會成為今后蘇州老年人照護的主流。因此,老齡化的人口結構使得醫療和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大幅增加,居家長期照護服務將成為政府推動“在地老化”的重要政策選擇,而發展遠距居家照護勢必成為老齡化社會照顧老年人的重要發展方向,其發展優勢在于保證家庭受照顧者的照顧能力與生活質量,并可以通過電話或網絡傳輸受照顧者在家中的生理信息,減輕老年人在就醫過程的時間和空間的障礙,且能提升日常生活照護的安全,讓子女安心工作。從長期發展來看,遠距居家照護還能降低全民醫療成本的支出,有效將醫院的照護資源轉移到居家的照護需求,成為健康管理和預防醫學的重要功能。
建立遠距照護的信息互動平臺,以整合信息、寬帶網絡與無線通訊科技、醫療科技與醫療資源,建立完善的居家照護網絡體系,從而促進養老醫療科技產業的發展。遠距照護信息平臺是推動連續性照護的信息基礎架構,負責社區、居家和機構等三種照護模式的信息銜接與服務資源的整合,促進照護資源的有效運用,降低各照護服務系統整合復雜難度和重復性,由科技手段來提升照護管理效率和服務效益。該平臺也是創新照護服務應用的發展平臺,以建立開放式遠距生理信息傳輸機制,推動相關指標的制定與應用。遠距居家照護的服務內涵包括四個方面:生理信息獲取與監測、功能定位與緊急救援、健康信息與人際互動的幫助、照護服務的聯絡與協調。
蘇州發展銀發經濟的對策思考
(一)注重老齡產業發展整體規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充分考慮蘇州老齡產業的發展現狀,注重進一步整體規劃老齡產業,加快各類養老產業園區的開發和建設進程,重點對老齡產業園區規劃和建設,培育一批行業內龍頭企業、知名企業,打造一批知名度高的行業知名品牌,促進老齡產業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同時,引導相關企業進入老齡產業領域投資,爭取把蘇州打造銀發經濟發展的示范區。進一步加大對老齡產業的政策,包括財政投資、信貸、稅收、社會投資、營銷和分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對養老福利機構建設的投入,繼續完善和落實社會力量,建立養老服務支持政策,吸引社會力量進入養老事業。通過政策引導和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在社會力量的各個方面對老齡產業的投資,鼓勵企業到蘇州發展老齡產業。有效地監督蘇州制定的老齡產業發展和各項優惠政策的實施,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蘇州市老齡產業的聲譽,以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到蘇州的老齡產業的發展。
(二)建立健全政策法規體系,營造老齡產業健康發展環境
近年來,蘇州在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處于初級階段。通過在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提高老年人群整體的市場購買力,讓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會因年齡而衰退。與此同時,要加強行業監督管理,實施持續改進的機制保障,使老人得到更加有品質的服務。按照老齡產業在蘇州市發展的需要,給予相應的優待政策,大力發展非公共服務機構。適時進一步出臺養老機構和老年教育優惠政策,加強對非公有制養老服務、老年文化教育事業等方面的稅收減免政策,逐步增加對養老事業的財政投入支持方式,推動發展養老服務的示范作用。加強政府的宏觀指導,發揮政府機構的監管作用,為老齡產業在蘇州的發展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確保老齡產業按照老齡產業發展規律在蘇州發展。
(三)進一步更新思想觀念,因地制宜發展老齡產業
引導老年人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培育老年人消費市場規模,挖掘老年人市場消費潛力。蘇州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和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因此需要尋求新的增長點。通過引導老年人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的改變,注重培育消費市場的發展,因地制宜,促進老齡產業發展,從而使老齡產業和消費市場協調發展。加強對老年人的消費觀念培育引導,使老年人由“輕消費、重子孫”的傳統觀念中走出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讓自己享受積極的健康生活,將現金消費支出模式和新型信貸消費模式相結合。通過促進老年人消費觀念更加多元化,將潛在購買力轉化為現實的消費,勢必會推動老齡產業市場的繁榮和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蘇州市統計局.2014年蘇州戶籍人口發展現狀簡析,2015
2.吳玉韶,黨俊武.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2014
3.余家軍.蘇州市老齡產業發展態勢及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4)
4.Rowe.J.W.&Kahn.R.L.Successful Aging.The Gerontologist,1997,37(4)
5. Guo.K.L.&Castillo.R.J.The US long term care system: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naturally occurring retirement communities as an innovative model for aging in place. Ageing International,201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