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摘要:本文首先從風險意識、物資管理、資金管理、竣工結算等方面對建筑工程項目財務管理所面臨的風險問題展開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工程項目財務風險管理的優化對策,旨在不斷改善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工程項目財務管理的不斷優化。
關鍵詞:工程項目;財務管理;財務風險管理
近些年,國家大力發展基礎建設,對工程項目監管與審查要求越來越高,此種背景下,國家相關部門對工程施工企業做出明確指示,要求其設置獨立項目資金管理部門與資金核算部門,使工程項目資金要做到專款專用。通過對工程項目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描述,針對目前企業工程項目在財務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列問題進行研究探討,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條件,并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為企業長久發展提供助力,使建筑企業更具市場競爭能力。
一、工程項目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一個企業在發展中不可忽視的管理部門,無論是在資金流通還是在固定資產的投入上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企業如果不能重視財務管理部門,企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將會出現不可避免的失控狀態。在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企業財務部門應遵循以下幾點來進行管理:首先,對國家在工程項目上相關的法律以及相關的政策進行了解;其次,從企業投標到工程結束進行全過程的資金預算與控制;再次,按照國家相關法律進行資金籌集,并合理使用資金以免造成資金浪費;最后,嚴格控制成本支出,有效提高企業經濟效益[1]。以上所述是企業對工程項目財務管理的基本要求,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升具有促進作用。
二、工程項目財務管理面臨的風險問題
(一)風險管理意識不足
很多施工企業在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同時,往往忽略財務風險管理,導致工程項目面臨較大財務風險。例如,任用沒有通過審核的財務管理人員,更有甚者安排一些沒有財務管理知識培訓人員進行財務工作。財務人員對要對整個工程項目的所有資金負責,隸屬于工程項目部,一切待遇均由工程項目負責人制定,由于財務工作人員工作能力參差不齊,致使工作消極弱化,大部分的工程項目財務人員只局限于一些基本日常工作。
(二)物資管理問題頻發
企業員工隨意購買一些辦公用品,并沒有及時辦理購買入賬手續,缺乏計劃性購買。在處理一些可循環使用的物品往往都是沒有進行入庫處理,而是直接作為報廢物品隨意丟棄。新工程項目開工后重新進行購買,造成嚴重的浪費現象。與此同時,工程材料、設備未能及時入庫現象嚴重,缺乏監管流程,導致資金使用出現比較嚴重的浪費現象[1]。
(三)資金管理風險嚴重
建筑項目財務管理資金風險主要是指各類工程款項、保證金無法及時回收,進而出現資金斷裂現象。現階段,建筑工程行業出現供求失衡現象,加之信用體制不夠完善,導致應收款項回收困難。鑒于建筑行業的特殊情況,若不能及時處理資金管理風險問題,則會對工期造成不可預測的影響。部分項目部現金比率低于30%,反映出建筑企業缺乏短期償債能力,也凸顯出現金流的不安全性。
(四)竣工結算存在風險
現階段,建筑市場競爭激勵,若結算流程存在一定漏洞,會使結算工作面臨較大困難,增加結算時間的不確定性。部分項目未能按照相關要求及時辦理驗收手續,且缺乏工程竣工結算編制,導致項目完工后不能及時投入使用。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企業財務管理方式比較粗放,且結算管理意識低下,導致財務風險明顯增加。若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安全事故,則會對項目施工進程產生嚴重影響。
三、建立完善工程項目財務管理風險管理體系
(一)樹立風險意識,提高財務人員工作能力
首先,建筑企業要充分認識到風險問題對建筑項目的影響,樹立風險防范意識。例如,對項目開展系統性的前期調查,參與論證與決策,做好圖紙審查。與此同時,要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礎上,對工程量進行復核,對合同文本進行詳細分析。強化管理人員財務意識,使其認識到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認識到財務風險控制重要性,方能為建筑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利益。其次,加強企業財務團隊的建設與培訓,一方面從社會上招聘專業財務管理精英人員,使企業快速擁有一批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另一方面強化企業內部現有財務人員職業技能,通過對財務人員的培訓與考核,剔除一些工作技能較差的財務管理人員。整合企業現有人力資源,對財務人員進行合理安排,進一步落實財務人員工作責任,明確其工作權限。
(二)重視物資管理,完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
從根本上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從而杜絕浪費現象發生。工程項目部要對基本財務支出與收入進行細致分類,制作詳細嚴格的費用報表,將財務風險管理責任落實到個人,在保障工程項目質量的同時,進一步對物資管理工作進行完善,降低成本費用支出。對成本支出費用開展精準細化管理,例如精準到木工、鋼筋、混凝土等各個小組。財務管理人員要對每個小組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實時跟進,并對其進行準確核對[2]。對于工程項目資金,應采取三方聯合管理機制,包括采購人員、財務管理人員、項目負責人員[4]。針對工程項目需要采購的設備及材料,應及時進行報備,對于沒有工程項目管理者簽字的單據,一律不給予報銷。工程結束后,剩余設備、建筑材料應由三方聯合入庫,并作為固定資產,未經同意不允許私人取出使用。
(三)強化資金管理,轉移財務資金管理風險
強化資金管理,目的在于防范資金風險,并對各類工程款項、保證金進行及時回收,從而對資金進行科學分配。與此同時,對資金進行風險管理,也能減少資金周轉壓力,降低建筑企業所面臨的資金風險。為此,要將收支平衡作為主要工作原則,對現金收支進行預算管理及控制,做好相應的預算編制,并將其作為資金收付的基本憑據。簽訂各類合同時,要明確資金風險責任,立足于風險共擔原則,進一步控制道德風險。根據企業資金流情況,列明詳細的支付條件,如支付時間、支付比例等。為減少業主轉移資金風險,要在合同中做出明確規定,并對資金撥款流程進行規范,使其更具透明性,減少法律糾紛,從而減少資金流斷裂情況,降低調控難度,減少資金拖欠。只有不斷強化資金財務風險管理,才能促進項目正常實施。
(四)完善竣工結算,確保工程項目施工質量
針對在工程項目結束后,人員大量的流動,造成工程項目遲遲的不到結算的現象,企業應對工程項目的管理者和工程項目的財務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使其熟練運用現代計算機手段進行工程結算后遺留下來的問題進行管理,以便在人員投入到新的工程項目時能及時處理以前沒有及時結算的工程款項,督促工程項目人員及時處理,以免對企業造成賬目積壓和賬目混亂現象發生[3]。與此同時,要在合同中對設計方案調整、工程項目增加、材料設備更換等情況作出明確說明,避免竣工結算期間發生上述現象,即使出現此類現象,也能夠保證有章可循。與業主做好交流,提前準備結算所需文件及資料,減少竣工結算期間的財務風險,為企業順利得到工程款項提供保障。此外,應將竣工結算管理納入到績效考核中,充分調動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工程項目財務管理模式進行不斷完善,不但能夠為建筑企業未來發展奠定基礎,還可充分利用財務管控,杜絕以往財務管理流于形式等問題。總而言之,只有提高項目財務風險管理水平,才能切實提升經濟效益,促進施工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毅.項目法人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常見問題與管理要點[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1,03:75-79.
[2]孔麗,鄭曉玲,程儒炎,上官健,鄭劍虹.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交通財會,2010,11:4-9.
[3]李英奎,劉曉鳳,范德清,馮友孝.農業基本建設項目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湖北農業科學,2012,24:5845-5847+5855.
(作者單位: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