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你好:
幾年前,我單位有職工發生工傷,單位給負工傷的職工一個月600元補助待遇,沒有定殘。現在負傷職工要求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給予補償,請問企業應該怎么做?
山東煙臺網友 老曲
老曲,你好:
你問的問題,關鍵是單位有沒有給這名職工進行工傷認定。如果尚未進行工傷認定,由于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期是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1年內,那么該職工已經超過了工傷認定時效期限,不能再進行工傷認定。這樣,從法律上來說,該職工所受傷害不屬于工傷。可以根據單位的承諾,要求單位繼續支付該補助,其他待遇單位沒有法律義務給。但是,作為職工個人,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工傷職工同時享有工傷保險請求權和損害賠償請求權。原告在客觀上不能依法獲得工傷保險救濟情況下,其通過損害賠償請求權提起訴訟,應得到法律保護。
具體依據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和《安全生產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施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