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麗
摘要:隨著掌上電子產品的普及,電子商務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電子憑證方便、快捷,技術日趨成熟,本文通過對電子憑證的發展及優缺點方面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大膽設想了電子憑證通過第三方平臺驗證后入賬的可能性,展望了電子憑證可以入賬的前景。
關鍵詞: 電子憑證; 會計入賬; 可能性
電子商務在市場競爭中已占有相當優勢,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已成為生活常態。而未來,我們可以想象,傳統的不能適應電子商務活動的企業要生存下去,困難重重。而傳統的會計記賬憑證,也在這一時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電子憑證為決策者提供最及時的信息,成為正式的會計入賬憑證,是時代發展的趨勢。
一、電子憑證正式成為有效會計憑證的可能性
(一)電子憑證紙質化已經實現
電子商務對現代企業生產管理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我國政府結合國情,采取了政府引導,市場推進的發展模式,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在不斷提高,基礎設施條件日益成熟。截至2014年12月,中國網民手機網購、手機支付、手機銀行等手機商務應用用戶年增長分別為63.5%,73.2%和69.2%,遠超其他手機應用增長幅度;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3.61億,較2013年底增加5953萬人,增長率為19.7%;網民使用網絡購物的比例從48.9%提升至55.7%;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達到3.04億,較2013年底增加4411萬人,增長率為17.0%;全國使用互聯網辦公的企業比例為78.7%,全國利用互聯網開展營銷推廣活動的企業比例為24.2%。①
隨著電子商務技術的日趨成熟,第三方支付平臺也廣泛建立,支付寶、財富通、微信、快錢、銀聯支付等已經成為日常支付的首選工具,特別是年輕人,輕輕松松付款已成為一種潮流,而付款時,收款方會出具付款憑證,這些憑證通常都可以打印出來,如各大銀行開通的網上銀行,付款、轉賬、購買理財產品時都會打印出電子回單,月末還可以打印電子對賬單進行對賬。事實上,電子票據已經開始試水。作為發改委等八部委在全國選定的電子發票試點項目的承辦單位,蘇寧于2012年8月啟動電子發票試點項目。2015年,支付寶電子憑證功能上線,新推的電子票據功能支持余額資產、收支明細、電子回單等證明開具,統計顯示,支付寶電子憑證功能上線僅1個月時間,已經有超過30萬的申請量,種種跡象表明,電子憑證正式納入會計憑證,是可行的。
(二)電子憑證做為記賬憑證有一定的法律依據
早在1993年,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下屬的國際支付工作組全面審議了《電子商務示范法》,其第5條:不得僅僅以某項信息采用數據電文形式為理由而否定其法律效力、有效性或可執行性;第9條:對于以數據電文為形式的信息,應給予應有的證據力。這一界定標準無疑為電子原始憑證的有效性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依據。在國內,我國《合同法》也將書面合同形式擴大到數據電文形式。第11條: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在國家政策方面,2015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加快推廣使用電子發票,支持四眾平臺企業和采用眾包模式的中小微企業及個體經營者按規定開具電子發票,并允許將電子發票作為報銷憑證。這一切都顯示,國家對電子憑證作為正式書面憑據,是允許且提倡的,電子憑證與紙質憑證電子化進程已逐步推進,籌建票據交易場所已指日可待。
二、電子憑證的優缺點
傳統書面原始憑證有手寫筆跡各異而易于辨認、多聯復寫便于牽制、權威機構打印而不易修改、印鑒唯一而難以仿造等特性。而電子憑證也有著傳統憑證不具備的優點:方便快捷是它最大的優點,不受時間限制,不受人員約束,一部電腦、一臺打印機,隨時隨地就能打出憑證。電子平臺確認,真假防偽識別簡單,交易透明度高,公開可查,電子號碼不易改動等等。消費者在電子商務過程能輕松地保存、查詢交易信息,并能實現低成本維權。電子憑證節約環保,電子發票節省的隱形社會成本和能源消耗令人難以相信,如某知名電商,2013年凈營業收入為693.4億元,全年普通發票總用量約1.25億張,平均每張發票開具遞送等費用約1.6元,在不計算人工、庫房等其他費用,僅發票開具寄送費用就高達2億多元,如果這些發票中有50%是電子發票,節省的資金就高達1億元。電子憑證雖然方便又快捷,但是也有著自己的缺點,與傳統憑證相比,首先,電子憑證具有易于精確復制、多次打印的特點,雖然原件與復制件在特性上無本質區別,但每復制一次,失真的風險就增加一分;其次,電子憑證在生成、傳輸、接收、儲存、復制的每個階段都容易發生變化,可能會出現數據異常,且容易泄漏;第三,電子憑證具有易刪改性,在存儲、傳輸、復制過程中易遭到刪改、破壞,從而損害電子憑證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雖然電子票據目前也發生了風險案件,但與紙質傳統票據相比,及長遠角度來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必然帶來作為支付手段的相關憑單與票據的電子化,電子原始憑證的確認也就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三、電子憑證入賬的設想
電子憑證做為第三方支付平臺出具的票據,其可靠性受到會計人員的質疑,會不會應運而生專門造假的網站?網站人員的專業素質等都會使憑證不規范?入賬的真實性、安全性受到很大的考驗。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我個人覺得可以借鑒下淘寶網的做法。在網上購物剛剛興起時,買家怕上當受騙,付了錢,沒收到貨怎么辦?賣家怕貨發出后,錢收不到,錢貨兩失,對于陌生人,沒有相互信任時,這確是一個難題,阻礙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這時第三方中立平臺------支付寶應運而生,買家先將錢打到支付寶中,收到貨滿意后再通知支付寶將錢付給賣家,賣家也不用擔心貨物補有著這樣一個中立方,雙方都很滿意。而支付寶利用巨額資金的時間差,也賺個盆滿缽滿。
讓我們也假設,有這樣一個第三方平臺(暫且叫它K臺吧),K臺一定要由國家權威機構設立,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實行聯網,電子憑證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生成后,消費者需要發票的,可將此憑證發送到K臺,由K臺統一審核,審核通過后,加上它認可的二維碼或是更先進的防仿電子技術后,由消費者自行從K的官方網站打印出紙質電子憑證,由于K臺是政府公立網站,有著權威性、防偽性、公信性,經財政、稅務、審計部門認可,即可做為原始憑證直接入賬,當然,財會人員及相關部門可以用手機掃碼或是登陸網站查詢真偽。
在K臺上,還可以探索政府稅收的模式,如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類食品消費領域,自助加油站、自助洗車等,人們往往不索要發票,造成國家稅款的大量流失,有了K臺后,消費者在網上訂的快餐、自助加油點加油,點擊索要發票后,消費信息自動進入K臺,打印出憑證,而K臺也可依據憑證進行稅收,對于消費者而言,舉手之勞,對于國家來說,則是一大筆稅收收入。在金融行業上,低頻大額交易及高頻小額交易在人工操作情況下,風險大、成本高、利潤薄,是慎之又慎的業務,利用電子票據業務恰恰降低了成本,減少了風險,提高了效率。
電子憑證的種種優點與快捷方便之處,相信大家都有所體會,電子商務在不知不覺中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它生長的過程中,也許有著很多挫折,但是,做為一名會計人員,我深深地希望,會計工作能與時俱進,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利用日益成熟的各種技術,使原始資料日益完美,期待著有一天,原始憑證真正電子化,我相信會有那么一天!
注釋:
①數據來自于:CNNIC:2015年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企業互聯網應用發展狀況(六)。
參考文獻:
[1]《關于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53號.
[2]《電子商務示范法》.
[3]《關于規范和促進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發展的通知》 銀發〔2016〕224號.
(作者單位:樺甸市地震監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