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娟
摘要: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的興起到廣泛發展,教育信息化也隨之適應發展,進入智慧校園階段。智慧校園是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形態,是數字校園在各種新興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下的進一步擴展與提升。為了深入理解智慧校園,促進智慧校園的建設發展,對智慧校園的內涵進行了分析,認為智慧校園具有智慧資源、智慧學習、智慧分析、智慧感知和智慧融合五大智慧特征。對這些特征的理解將幫助人們深入了解智慧校園,通過不斷總結和探索,推動智慧校園的整體建設。
關鍵詞:智慧校園;智慧特征;物聯網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的興起到廣泛飛速發展,教育信息化也隨之適應發展,進入智慧校園階段。在這一背景下,深入分析智慧校園的智慧特征,了解智慧校園的內涵,對于智慧校園的發展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 智慧校園的發展歷程
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最近十年得到快速發展,并進入了數字校園建設。教育信息化是構建學習型社會和現代教育體系的核心手段,是高素質、全能型人才整體培養的內在要求。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目標是為了構建新型教育體系,以適應和體現現代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以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掘自身潛力,實現個性化發展。
智慧校園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最新階段,教育信息化發展經歷了數字校園、網絡校園、智慧校園3個階段。而智慧校園的構建是以集成和應用大數據、物聯網、智慧終端、云計算等各項高新科技技術為基礎。當前我國步入大數據時代,在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基地的校園,實現智慧校園的基礎條件就是對校園信息的挖掘、分析、管理、整合。
2 智慧校園的內涵
智慧校園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將設備因素、環境因素、資源因素、社會因素及人的因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校園系統的有效手段。智慧校園主要以互聯網為基礎,充分利用各項信息的相關性特征,結合各平臺的多樣化信息傳遞手段及時有效地提供雙向交流平臺,進而全面實現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園是通過信息技術來改變師生和學校資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將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與數字資源和應用系統進行整合集成,實現數據共享,即時可見,互聯協作,并為決策分析提供支撐的智慧化服務和管理的校園模式。從技術上來看,智慧校園即通過感知技術、挖掘技術、智能技術、控制技術等,結合校園網絡管理系統、安全監控系統、自動圖書管理系統、智能化學習系統等,全面建設具有便捷性、及時性、高校性、綜合性的院校。
3 智慧校園的智慧特征
智慧校園是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形態,是數字校園在各種新興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下的進一步擴展與提升,智慧校園能對校園物理環境全面感知,對師生群體的學習進行智能識別,同時也包括對工作情景和個體的特征的智能識別,將學校物理空間和數字空間有機銜接起來,以實現教育教學環境的智能開放以及便利舒適生活環境的建立,改變師生與學校資源、環境的交互方式,實現以人為本和深度融合。智慧校園有如下特征:
3.1 智慧資源
智慧資源共生共享是智慧校園資源建設的核心,學習資源的建設、共享、管理和使用是智慧校園的核心基礎。智慧校園為學習者提供完善的網絡平臺,作為知識存儲、分類與分享手段,幫助創建各種資料和信息,實現資源的整合、分享和創新。通過智慧校園知識管理的知識系統,讓整個資源庫中的信息與知識透過創造、分享、整合、挖掘、分析等過程,不斷地回饋到資源系統內,形成學校智慧循環,推動學校資源創新。
3.2 智慧學習
智能終端的普及和廣泛運用,讓學習可以隨時隨地開展,逐步泛在化。突破實踐空間限制,個體與群組可以突破交流協作方式,實現有機互動線上線下結合,學習討論課上課下結合,現實空間和網絡虛擬空間結合。構建開放的、多維度的學習與科研空間,具備支持多模式、跨時空、跨情境的學習科研環境。
3.3 智慧分析
以“大數據”為基礎,通過采集智慧校園海量數據,對資源進行挖掘與推薦分析,通過構建數據挖掘模型,對數據信息進行全面融合,同時開展合理設計及分析,以形成預測方法的智能推理,最終實現決策、管理與控制的智能化。
3.4 智慧感知
智慧校園的網絡基礎更強調移動互聯和物聯網,要為校園中人一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全面互聯、互通、互動,為各類隨時、隨地、隨需、隨意的應用提供寬帶、泛在的基礎網絡條件。各種智能感應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隨時獲得各種監測信息,從而能夠實現對現實中各類因素的習慣特征的感知,從而實現人與物的互動,全面感知校園環境和師生活動狀態,并能通過模型智能的建立對一般規律與發展趨勢進行預測。
3.5 智慧融合
智慧校園的智慧融合體現在校園內部融合和外部融合兩個方面。智慧校園內部融合體現在學校的各項業務之中,以云計算和大數據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存儲、挖掘與分析,推動實現各項業務中應用的個性定制,達到隨時隨地隨需的個性化應用,推動實現智能融合,通過智能推薦來提升管理決策的能力,以發揮智慧校園整體效能。智慧校園外部融合是在學校與外部社會的智慧融合,網絡時代校園必須與社會接軌,通過和外部世界的交流互通來推動學校的可持續創新發展。外部融合的具體活動包括學校之間的交流互通,學校和企業間的學習借鑒,多種手段的學習培訓。通過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技術進步發展趨勢和教育變革發展趨勢,不斷優化學校的發展規劃,促進學校持續快速發展。
4 結語
智慧校園是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新階段,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作為教育信息化的手段和工具,同時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新目標。智慧校園目前還是一個新事物和新概念,還處于摸索研究階段,作為一項重要且復雜的工作,需要積極引進新理念和新技術,科學有效地組織實施建設項目,通過不斷總結和探索,推動智慧校園的整體全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