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劉建東
摘要:本文分析了行政事業單位內控機制建設與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加強對政府采購項目等經濟業務驗收,注意內控機制的完善和執行,解決審計監督對內控機制建設的作用問題以及集中支付體系下執行的問題與財務公開的問題等解除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職業風險的建議。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機制建設;會計;職業風險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機制的建設,需要從制度內容出發,以此看來確保一系列工作活動的開展得以真正意義上地落實到位,且全程能夠被有效監督,進而更好地保障單位內部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經營活動得以取得更好的成效。同時,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政治發展、經濟發展、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發展等方面都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提高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機制建設工作的專業化水平顯得尤為必要。這既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所在,也是行政事業的發展的未來發展趨勢。一、行政事業單位內控機制建設與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一)單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雖然,行政單位本身的內部控制能力以及建設活動都有著更為專業化的工作人員來進行保障,但是這些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與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其可能對控制機制的認識水平未能達標,進而難以確保一系列工作活動的開展價值得以充分體現。同時,由于工作人員素質不高,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缺少分析、控制和提供決策信息能力,影響了內控機制建設和應用。(二)認識水平的不足目前,雖然有著越來越多的行政事業單位逐步構建了內控機制,且也在有意識地將完善工作開展起來。但是依舊存在著一些事業單位本身對內控機制的認識存在不足,繼而導致了事業單位的內控機制形同虛設的,導致內控機制無法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幫助,缺乏更為保障的控制體系。(三)運行機制本身的不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需要注重于機制內容的完善性,使得部門與部門之間的交流協作得到來自于制度內容的保障。但是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發展過程中,因為受人員、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運行機制的不完善性尤為突出,導致各個部門之間工作交流難以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無論是財務控制、國有資產控制還是信息系統控制,都需要各部門的協調和聯動,由于運行機制不夠健全和完善,使內控機制無法發揮作用。二、解除會計職業的風險建議為了降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職業的風險,可以選擇利用對《會計法》的宣傳介紹來讓會計人員不得提升專業能力與綜合素。也可以是定期開展培訓的形式來讓會計人員掌握最新計算方法。同時,也要確保會計人員本身了解職業風險的存在,規范操作行為。又如加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的力度等,但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行業特殊性,從根本上看,還是應當加快內控機制建設。(一)針對于政府采購項目的經濟驗收政府采購項目涉及到資金的大量投入,因此在項目的驗收活動中需要結合于經濟因素的存在做到嚴格化地執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根據相關規定以及政府的采購文件,由指定部門或專人對所購物品的品種、規格、數量、質量和其他相關內容進行驗收,并出具驗收證明,并作為原始憑證入賬,這一點是當前行政事業單位所易忽略的。(二)注意內控機制的完善和執行會計機構以及相關從業人員,需要在我國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下來開展工作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做到及時糾正,嚴格處理。但是,會計人員本身的工作活動與單位負責人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導致會計人員本身時常會處于兩難的狀態下,很難獲得直接有力的法律證據,如果要追究具體的法律責任,可能各責任人互相推諉,使會計法律責任無法落實。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內控機制的完善和執行。(三)審計監督給內控機制建設所帶來的影響行政事務單位的內控機制建設本身需要注重于對審計監督工作的貫徹落實,只有讓監督機制可以發揮出價值,才能讓審計監督工作的各項決策內容得以成為行政事業單位穩定開展工作的有效保障。由此可見,審計監督的合法性是保障會計職業風險得以有效降低的重要影響因素。(四)集中支付模式下的開展問題以及財務公開需求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支出需要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做到嚴格把控。特別是一些行政事業單位既有基本賬戶,又有零余額賬戶,經濟業務有兩種資金渠道,在使用管理更要嚴格遵守預算規定。公開是降低風險的最有效的保障。應該建立健全財務公開和相關經濟信息內部公開制度,在不損害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如軍事投入不可能詳細公開),盡快實現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三公”情況和預決算情況全部對外公開。三、總結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活動應當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職責,將社會服務的開展水平不斷提高,體現出“五位一體”的開展價值。特別是在我國正處于社會改革的關鍵時期,行政事業單位需深刻認識自身所擔負的重要使命,提高內控機制建設與應用的認識,著力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主動完善協調機制,進而實現行政單位管理水平與服務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參考文獻:[1]宋寶.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要素的思考[J].經濟研究參考,2015(65): 94-96.[2]陳琳,鄔慧君.浙江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基本情況調查[J].會計之友,2011(16):77-81.[3]張建忠.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方法分析[J].經營者,2014(11): 43-43.(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財政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