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耀新
在江蘇省戲劇學校建校6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徐耀新
2016年12月10日

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共同慶祝江蘇省戲劇學校建校60周年。在此,我代表省文化廳黨組向全校師生員工和廣大校友致以親切的問候和熱烈的祝賀,向前來出席校慶活動的各位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向多年來對學校建設發展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惠樹蘭滋,弦歌不斷。省戲校在以往60年的歷程中,薪火相傳、教澤綿延,譜寫了教書育人的絢麗篇章。從辦校之初的戲曲培訓班,逐步發展成為國家級重點藝術學校。從單一的戲曲專業,逐步發展到以戲劇為龍頭,影視、舞蹈、音樂和美術多種專業協調發展。從中專層次教育,逐步發展到中專、大專(高職)和社會培訓并存的多層次教育。逐步形成了質量較高的師資隊伍,新艷秋、梁慧超、蔣慕萍、陳正薇、費玉策、李硯萍、武俊達、華素琴等著名舞臺表演藝術家、戲曲理論家先后在此任教,一大批熱愛藝術教育事業的名師專家、教職員工在此身教言傳、無私奉獻。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文化藝術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60年來,省戲校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大中專畢業生,從他們中走出了諸如倪同芳、胡錦芳、石小梅、王馥荔、陶澤如、林達信、鄧建棟、柯軍、侯勇、海清等一批優秀表演藝術家。先后有數十位校友榮獲政府文華獎、梅花獎、白玉蘭獎、華表獎、金獅獎、金雞獎、百花獎、飛天獎、金唱片獎、書法蘭亭獎等國家級獎項。
上述成績的取得,是歷屆省委省政府親切關懷的結果,是文化廳歷屆黨組和一代代戲校人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結果,也是社會各界關心支持的結果。
當前,我們正處于推動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關健時期。剛剛閉幕的省十三次黨代會提出了 “文化發展更加繁榮”的目標,明確了“著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任務。回顧過去,展望未來,進一步辦好省戲校,必須聚力創新,聚焦發展,要緊緊抓住以下四個關鍵:
第一,牽住“牛鼻子”,提高教學質量。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戲校的一切工作要以教學為中心,牢牢牽住提高教學質量這個“牛鼻子”,帶動整體工作的提檔升級。創新教學理念,探索適合校情、師情、學情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科學把握藝術職業教育的規律和特點,注重技能教學,按規律辦學,按人才施教,培養實用型人才。要注重提升課堂教學實效,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將基礎性教學和開放性教學有機結合。注重素質教育,抓好社會實踐教學、專業比賽和社會藝術培訓活動,在服務社會中提高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提高科研質量,探索科學的藝術職業教育科研方法,圍繞教學開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堅持教學相長,知行合一。
第二,堅持戲校姓“戲”,建好龍頭學科。省戲校由戲劇教育起步,以戲劇教育為王牌,應始終致力于傳承和振興戲劇藝術。要以戲劇教育為立校之本,以戲劇專業為學科建設的龍頭和重點,精心打造一批品牌和特色戲曲專業。要加大京劇、昆劇以及錫劇、揚劇等地方戲曲專業建設力度。還要從戲曲搶救和保護的角度出發,做好丹劇、山歌劇等小劇種的人才培養工作。
第三,突破瓶頸,補齊發展短板。當前,校舍面積不達標和師資隊伍薄弱是制約省戲校發展的兩大瓶頸。堅持問題導向,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努力補短板,實現新飛躍。推進省戲校新校區建設,已列入《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此為契機,千方百計尋求突破。要制定師資隊伍建設規劃,以藝術專業師資為重點,形成政治強、業務精、素質高、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通過補短板,實現升格為高等藝術職業學校的發展目標。
第四,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以及師德建設,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工作全過程。要進一步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營造風清氣正、團結和諧、實干高效的良好氛圍。注重師德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結合,以德立身、以德立人、以德施教。堅持立德樹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希望社會各界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省戲校的建設發展;期待省戲校努力建成全國知名的藝術職業院校;祝愿同學們創造出更加精彩輝煌的人生!
謝謝大家!
(作者系江蘇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