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管理者任期、內部控制與戰略差異

2017-01-11 00:52:52殷治平張兆國
中國軟科學 2016年12期
關鍵詞:戰略差異影響

殷治平,張兆國

(1.華中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2.湖北經濟學院 會計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5)

管理者任期、內部控制與戰略差異

殷治平1,2,張兆國1

(1.華中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2.湖北經濟學院 會計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5)

本文運用戰略管理理論、委托代理理論和高階梯隊理論,以我國2011—2014年滬深兩市A股類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考察了內部控制對戰略差異影響以及管理者既有任期和預期任期在這種影響中的調節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內部控制與戰略差異呈顯著負相關;管理者既有任期在內部控制影響戰略差異中的調節作用呈倒U型;管理者預期任期在內部控制影響戰略差異中起正向調節作用。進一步研究表明,在非國有上市公司中內部控制與戰略差異的負相關以及管理者既有任期的調節作用均比國有上市公司更顯著,而管理者預期任期的調節作用則在國有上市公司中更顯著。這些研究結論對企業完善內部控制、合理選擇管理者聘期、降低戰略風險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產權性質;管理者任期;內部控制;戰略差異

一、問題提出

戰略管理領域存在兩大核心理論:產業組織觀和資源基礎觀。前者認為外部環境尤其是行業環境是企業戰略成功的主要決定因素。后者則認為企業是獨特的資源和能力的組合,這些獨特的資源和能力是企業戰略成功的根本原因。研究表明,從長遠來看,行業環境和企業資源、能力都影響著企業業績。本文借鑒Hitt(2012)[1]的戰略整合觀,認為同行業中的企業由于面臨著相同的市場和監管壓力以及相互學習、效仿,使得同行業企業在資源配置上會出現相似性,進而形成行業集中或主流趨勢;但是行業中的企業又是千差萬別的,擁有著獨特資源和能力的企業為了獲取超額利潤就有可能在資源配置上另辟蹊徑,偏離行業集中趨勢。當然這種偏離是有風險的,偏離度越大風險可能越大。為了考察這種偏離度,本文將其定義為戰略差異。

由于不同行業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規則,在每個行業中一般都會形成一種為大多數企業所接受的集中或主流趨勢[2-3]。有研究表明,采用行業集中或主流趨勢既有助于企業遵守政府等監管部門所制定的行業規則,以降低法律訴訟風險,得到政府和行業組織的支持[2,4],也有助于企業向行業內其他企業學習和模仿,以應對行業的相關風險[5],還有助于企業吸收行業內專家的知識和建議,以控制戰略管理中的一些不確定性因素[6]。與此相反,如果企業選擇的戰略偏離了行業集中或主流趨勢,產生了較大的戰略差異,則企業的財務績效就會存在較大的波動性,從而使企業面臨較大的風險[7-8]。也就是說,戰略差異既可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收益,也可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損失,從而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所以,要提高戰略差異的有效性,降低戰略差異所帶來的風險損失,就必須對戰略差異進行合理控制。這就客觀上要求我們要從理論上研究內部控制對戰略差異的影響。

2004年COSO委員會發布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以及我國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等規范性文件,都把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列為了內部控制的最高目標。這就要求內部控制在企業戰略管理的過程中,針對每一種業務活動,都要通過建立由環境分析、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活動、信息溝通和監督等要素構成的內控系統來加以控制,以保證企業經營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可靠,提高企業經營績效,從而促使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可見,內部控制能夠對企業實現戰略目標起到合理的保證作用。既然如此,那么內部控制就會對戰略差異產生影響。然而,近年來有關內部控制的實證研究,就內部控制的經濟后果而言,主要集中在內部控制對代理成本[9-10]、盈余管理[11]、公司穩健性[12]、公司業績[13-14]、審計質量[15]等方面的影響,而很少關注內部控制對企業戰略目標和戰略差異的影響。

同時,還應該注意到,由于企業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分離,管理者掌握著企業的控制權,因此管理者無論對戰略差異還是對內部控制都會有決定性的影響。按照高層梯隊理論,具有不同性別、年齡、學歷、教育背景和任期等背景特征的管理者在認知能力、價值取向乃至行為選擇上都會存在較大的差異,從而對企業決策和績效產生不同的影響[16]。大量實證研究也表明,管理者背景特征對企業業績[17]、企業戰略選擇[18]、國際化經營[19]、研發投資[20]、非效率投資[21]、內部控制[22]、會計穩健性[23]等方面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企業所有權與控制權相分離的情況下,研究內部控制對戰略差異的影響時,就需要考察管理者背景特征的調節效應。否則,就可能會影響研究結論的解釋力。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選取了2010—2014年間滬深兩市A股類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考察內部控制對戰略差異的影響以及管理者任期對這種影響的調節作用。其基本思路是:首先,考察內部控制對戰略差異是否有影響;其次,考察管理者既有任期和預期任期在內部控制影響戰略差異中是否具有調節作用;最后,結合我國企業的制度背景,考察內部控制對戰略差異的影響以及管理者既有任期和預期任期在這種影響中的調節作用在國有和非國有兩類產權性質不同的公司中是否存在差異。

本文的貢獻主要表現在:第一,合理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最高目標,但是目前學術界卻很少從實證上考察企業內部控制對企業戰略目標的影響。因此,本文考察企業內部控制對企業戰略差異的影響,將有助于深化對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研究,以彌補現有文獻的不足。第二,在企業所有權與控制權相分離的情況下,管理者作為企業控制權的擁有者,無疑對企業行為及績效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本文考察管理者任期在內部控制影響戰略差異中的調節作用,將有助于從深層次上揭示內部控制的作用機制。第三,本文結合我國企業的產權性質,考察內部控制對戰略差異的影響以及管理者任期在這種影響中的調節作用,能夠為進一步深化我國國有企業產權改革提供經驗證據。

本文余下的部分是:第二部分是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第三部分是研究設計;第四部分是實證分析;最后是研究結論。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企業戰略是指在對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進行深入分析和正確判斷的基礎上,為了提高企業競爭能力而對企業全局和未來所進行的總體和長遠謀劃[24]。也就是說,企業戰略是指企業為了提高競爭能力,獲得競爭優勢所采取的一系列決策和行動[25-26]。可見,企業戰略對企業生存和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用。那么,處在一個特定行業中的企業應如何選擇自己的戰略呢?大量研究表明,在一個行業發展中,大多數企業都會選擇符合行業特征和行業標準的行業集中或主流趨勢[3-4,8]。這是因為,采用這種行業集中或主流趨勢既有助于企業遵守政府等監管部門所制定的行業規則,得到政府和行業組織的支持,降低法律訴訟風險[2],也有助于企業向行業內其他企業學習,借鑒成功經驗,降低決策風險[5],還有助于企業吸收行業內專家的知識和建議,降低經營風險,做到穩健發展[27]。當然,也有些企業的戰略會偏離這種行業集中或主流趨勢,即產生戰略差異。戰略差異對企業的影響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即戰略差異既可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收益[28],也可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損失[29]。總之,戰略差異越大,企業的風險就越大[30]。

由于戰略差異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風險,因此為了提高戰略差異的有效性,降低戰略差異所帶來的風險損失,就必須加強對戰略差異的風險管理。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內部控制是指為了實現其目標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31-32]。2008年,我國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在借鑒國外有關內部控制目標規定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企業的市場環境和制度背景,把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確定為五個方面:一是合理保證企業實現戰略發展;二是合理保證企業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三是合理保證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四是合理保證企業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的真實完整;五是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的合理合法[33]。可見,在這些目標中,“合理保證企業實現發展戰略”之目標統領著其他目標,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最高目標,也是終極目標。那么,如何才能合理保證這一目標及其他目標得以實現呢?關鍵在于內部控制要能夠做到防范和降低各種風險所帶來的損失。大量研究表明,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有著天然的聯系,內部控制因風險管理的存在而產生,也因風險管理的發展而發展[34-35]。正如COSO委員會在2004年發布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中所指出,內部控制是風險管理的一部分,并提出了包含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框架。所以,我們認為,防范和降低各種風險所帶來的損失是內部控制的本質屬性和基本職能。為了發揮這一職能作用,人們在長期實踐中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控制體系。例如,2004年COSO委員會發布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所提出的“八要素”內控體系,即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督;2008年我國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所提出的“五要素”內控體系,即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這些內控體系雖在內容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都是以風險為導向,旨在防范和降低各種風險所帶來的損失。由上述分析可見,實現企業發展戰略是內部控制的最高目標,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有助于提高戰略差異的有效性,防范和降低戰略差異可能帶來的風險損失。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理論假設1:

假設1:內部控制有助于抑制戰略差異,從而防范和降低其風險損失。

但是,在企業所有權與控制權相分離,企業管理者擁有企業控制權的情況下,內部控制對戰略差異的影響針對不同背景特征的管理者而言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是因為,按照高層梯隊理論,具有不同性別、年齡、家庭出身、學歷、教育背景和任期等背景特征的管理者,其認知水平、價值取向和行為選擇也不盡相同,進而會對企業的決策和績效產生不同的影響[16]。所以,本文在上述分析了內部控制對戰略差異的影響之后,還將進一步分析管理者任期在這種影響中是否具有調節作用。

管理者任期是指管理者的任職周期。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管理者的經營閱歷、認知水平、風險傾向、思維方式和工作態度等心理特征和管理素質[36]。顯然,這些心理特征和管理素質會影響內部控制和戰略差異的有效性,進而會改變和調節內部控制對戰略差異的影響。

管理者任期有既有任期和預期任期之分。既有任期是指管理者已履職的年限。預期任期是指管理者對其未來任職時間的估計或預期。這兩種任期在內部控制影響戰略差異中所起的調解作用可能存在差一定的差異。從既有任期的影響看,有研究表明,當管理者處于任職初期時,一般都會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心理特征,想迅速打開局面,做出成績,建樹聲譽,站穩腳跟,進而就會在行動上表現出敢于創新、敢于承擔風險,敢于改變企業現有的戰略和經營模式;相反,當管理者面臨著卸任或退休時,就會表現出不思進取的心理及行為特征,不愿意去改變企業的現狀[37,39]。再從預期任期的影響看,有研究表明,當管理者預見其未來任期較短時,由于不再追求其個人的聲譽效應,且個人的短期利益也不與企業的長遠發展相聯系,因此就會采取短期行為,如不愿意去改變企業戰略、加大長期投資等;相反,當管理者預見其未來任期較長時,就可能會有長遠打算,考慮如何調整企業戰略、加大長期投資等企業長期發展問題[39-40]。由上述分析可見,管理者任期的長短會影響管理者的心理想法及行為選擇。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可能是因為,按照經濟人假設,管理者在行為選擇時,會從自身利益出發,根據其任期的長短對其付出與收益加以權衡[41]。如果任期較短,管理者的付出和努力(如加強管理、調整戰略、增加研發投資等)給企業帶來的滯后收益而自己得不到相應的好處,則管理者就會表現出不思進取的心理及行為特征;否則,反之。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如下理論假設2和假設3:

假設2:既有任期越長,在內部控制影響戰略差異中所起的負向調節作用就越小。

假設3:預期任期越長,在內部控制影響戰略差異中所起的正向調節作用就越大。

此外,目前在我國資本市場上存在國有和非國有兩類產權性質不同的上市公司。有研究表明,這兩類產權性質不同的上市公司在代理問題、內部治理、市場環境和制度背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42,45]。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理論假設4:

假設4:內部控制對戰略差異的影響以及管理者的既有任期和預期任期在這種影響中的調節作用,均可能在國有和非國有上市公司中存在差異。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以我國2011—2014年間滬深兩市A股類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并剔除金融類、ST類和*ST類公司以及存在數據缺失的公司。經過選擇,共得到5394個觀測值,其中國有1933個,非國有3461個。本文數據來源于CCER數據庫、Wind數據庫、國泰安數據庫以及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同時,本文對所有連續變量先進行了1%的winsorize處理,后進行了標準化處理,以消除極端值對研究結論的影響。

(二)變量設計

(1)戰略差異。戰略差異是指企業戰略偏離行業集中或主流趨勢的程度。本文借鑒Finkelstein和Hambrick(1990)[7]、Geletkanycz和Hambrick (1997)[5]、Tang等(2011)[4]、葉康濤等(2014)[6]等學者的做法,從如下六個維度指標來對戰略差異加以衡量:市場投入(銷售費用/營業收入)、研發投入(無形資產凈值/營業收入)、固定資產更新程度(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資本密集度(固定資產/員工人數)、管理費用投入(管理費用/營業收入)、企業財務杠桿((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所有者權益)。具體計算方法是:首先,按年計算出每個企業的六個指標值;其次,計算出每個企業的六個指標值與當年行業平均值的差額,將差額除以標準差進行標準化后取絕對值,從而得到了每個企業在六個指標上偏離行業平均水平的絕對程度;最后,計算出每個企業6個標準化指標的均值,即得到了企業整體戰略偏離行業平均水平的差異程度DS。DS值越大,表示該企業當年偏離行業集中或主流趨勢的戰略差異就越大。

(2)內部控制質量。本文借鑒逯東等(2014)[46]、尹美群等(2015)[47]、張會麗和吳有紅(2014)[48]等學者的做法,采用深圳迪博企業風險管理技術有限公司所發布的內部控制指數來衡量內部控制質量。

(3)管理者任期。由于企業戰略決策屬于企業董事會的職責范圍,因此本文把管理者界定為董事會成員。管理者既有任期為管理者任現職的實際年限。對管理者預期任期,本文借鑒李培公和肖珉(2012)[49]、張兆國等(2014)[39]等學者的做法,采用如下公式加以計算:

Etenu=(Tenuindustry,t-Tenui,t)+

(Ageindustry,t-Agei,t)

(1)

其中,Tenuindustry,t表示t年i公司所屬行業的管理者平均任職年限,Tenui,t表示t年i公司管理者的平均任職年限,二者之差即為任期維度表示的管理者預期任期;Ageindustry,t表示t年i公司所屬行業管理者的平均年齡,Agei,t表示t年i公司管理者的平均年齡,二者之差即為年齡維度表示的管理者預期任期,將兩個維度的預期任期相加即得到了管理者的預期任期。

(4)控制變量。本文借鑒Bantel和Jackson(1989)[50]、Finkelstein和Hambrick (1990)[7]、Wiersema和Bantel(1993)[51]、肖華和張國青(2013)[14]、池國華等(2014)[22]等文獻,選用成長性、股權制衡、兩職兼任情況、董事會結構、行業競爭程度、資產負債率、資產收益率、公司規模、上市年限、產權性質、行業、年度等作為控制變量。上述變量定義具體見表1。

(三)模型建立

根據本文的研究思路,為了考察內部控制質量對戰略差異的影響,建立如下模型(2):

DSi,t=β0+β1ICi,t+controlvariablesi,t+εi,t

(2)

表1 變量定義

為了考察管理者既有任期和預期任期在內部控制影響戰略差異中的調節作用,分別建立如下模型(3)和模型(4):

DSi,t=β0+β1ICi,t+β2Tenui,t+β3ICi,t×Tenui,t+

controlvariablesi,t+εi,t

(3)

DSi,t=β0+β1ICi,t+β2Etenui,t+β3ICi,t×

Etenui,t+controlvariablesi,t+εi,t

(4)

四、實證研究

(一)描述性統計

表2是相關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從全樣本看,戰略差異均值0.684,標準差0.385,上市公司間的差異不大。迪博內控指數范圍為0~1000,值越大說明內控質量越好,內控均值667.1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內控質量較好,但高達98.56的標準差也說明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質量的良莠不齊。既有任期均值3.143,變動范圍0~13年,預期任期均值0.109,預期任期的最小值-14意味著該管理者已超平均任期14年,由-14到17.5的變動范圍顯著大于既有任期。既有任期、預期任期、成長性、股權制衡度、上市年限、資產負債率和roa的標準差較大,表明上市公司在這些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從國有上市公司和非國有上市公司的比較看,

戰略差異均值分別為0.732和0.657,國有上市公司之間的內控差異大于非國有上市公司(國有上市公司標準差105.6,非國有上市公司標準差94.29),非國有上市公司的超齡服役現象明顯超過國有上市公司(國有上市公司預期任期均值1.096、最小值-9,非國有上市預期任期公司均值-0.443,最小值-14)。對國有上市公司和非國有上市公司樣本均值進行t檢驗發現二者在戰略差異、內部控制質量、預期任期、股權制衡度、上市年限、公司規模、行業競爭程度以及財務杠桿上都存在顯著差異。

(二)相關性分析

表3是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分析。由表可見,內部控制與戰略差異顯著負相關,表明高內部控制質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戰略偏離程度;管理者既有任期與戰略差異顯著負相關,與內部控制關系不顯著;而管理者預期任期與戰略差異關系不顯著,但與內部控制顯著正相關。這些研究結論初步證明了內部控制、管理者既有任期、預期任期與戰略差異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關系,與前文的理論分析相一致。另外,變量之間的兩兩相關系數最大值的絕對值為0.467,說明變量之間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

表2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注:*表示10%的顯著性水平,**表示5%的顯著水平,***表示1%的顯著水平。

表3 pearson相關系數矩陣

注:*表示10%的顯著性水平,**表示5%的顯著水平,***表示1%的顯著水平。

(三)回歸分析

1.內部控制對戰略差異的影響

根據表4的回歸結果,從全樣本看,內部控制與戰略差異顯著負相關,驗證了本文提出的假設1,即高質量內部控制能很好地抑制戰略差異,防范和減少戰略決策的風險和損失。從國有和非國有上市公司的比較看,內部控制與戰略差異的負相關在非國有上市公司樣本中顯著,在國有上市公司樣本中不顯著,這可能與國有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建設更多的是基于制度要求而不是基于企業的真正需要有關,使得在國有上市公司中內部控制抑制和防范風險的作用不顯著。

2.管理者任期在內部控制影響戰略差異中的調節作用

根據表4的回歸結果,從全樣本回歸結果來看,管理者既有任期與內部控制交乘,一次交乘項顯著為正,二次交乘項顯著為負,根據計量經濟學以及Luo等(2014)[52]對交互項的解釋,說明管理者既有任期在內部控制影響戰略差異中的作用在任期開始為負向調節,隨著管理者任期的延長,逐漸轉化為正向調節。管理者上任前期,還處于熟悉和摸索階段,內部控制質量不高,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戰略決策風險;隨著任期的延長,管理者對企業內外部環境更加熟悉,對企業的治理控制更加到位,內部控制質量不斷提高,促使企業戰略決策更加穩健,戰略差異會變小。所以假設2得到了部分支持。管理者的預期任期在內部控制影響戰略差異中的調節作用不顯著。假設3沒有得到支持。

從國有和非國有上市公司的比較看,管理者既有任期和預期任期在國有上市公司和非國有上市公司表現出了顯著的不同影響。既有任期在非國有上市公司表現顯著,在國有上市公司表現不顯著;預期任期在國有上市公司表現顯著,在非國有上市公司表現不顯著。國有上市公司管理者聘任多為政府任命和委派[46],管理者個人利益與企業長遠發展關系不大,既有任期的延長只能加固管理者在企業的地位,不能給管理者帶來晉升、提拔等激勵,所以,既有任期的延長并不能激勵管理者關注企業長遠利益,加強內部控制,防范和控制戰略決策風險和損失。另外,隨著既有任期的延長、企業地位的穩固,管理者會出現管理松懈,也加大了戰略決策風險。相反,預期任期對國有上市公司管理者而言,激勵作用顯著。較長的預期任期更有可能做出好的業績作為晉升的政治資本,所以較長的預期任期會激勵國有上市公司的管理者用心管理、合理決策,防范和控制風險和損失。而非國有上市公司中,企業管理者或為企業所有者,或者其報酬與企業績效掛鉤,管理者私人利益與企業長期發展休戚與共,所以會更注重企業的長遠利益,既有任期越長,知識、經驗積累更豐富,風險防控更科學合理,促使戰略決策更理性、穩健,戰略差異也趨于合理。所以本文提出的假設4得到了支持。

表4 管理者任期、內部控制和戰略差異

注:(1)*表示10%的顯著性水平,**表示5%的顯著水平,***表示1%的顯著水平。(2)括號內為t值。

(四)穩健性檢驗

為了回歸結果的可靠性,本文還進行了相關的穩健性檢驗。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沒有列出所有的檢驗步驟,只對關鍵處理進行了陳述。

1.變量替換

(1)對戰略差異的衡量。借鑒Tang等(2011)[4]、葉康濤等(2014)[6]等的做法,剔除廣告宣傳投入和研發投入兩個維度指標,以固定資產更新程度、資本密集度、財務杠桿和經營費用率四個指標衡量戰略差異。四維度和六維度戰略差異指標的Pearson相關系數0.8424,二者高度相關,保證了指標替換的合理性。采用四維度戰略指標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基本一致。(2)對內部控制指數的衡量。根據披露的企業內控缺陷數據,對重大缺陷取值-3,重要缺陷取值-2,一般缺陷取值-1,沒有缺陷取值0,重新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與前文基本一致。(3)對管理者范圍的界定。重新選定董事長、副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等為管理者團隊成員計算既有任期和預期任期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基本一致。

2.內生性問題

考慮到內部控制與戰略選擇的內生性問題,本文采用二階段最小平方(2SLS) 回歸進行檢測。首先通過Hausman檢驗檢查是否存在內生性。據已有文獻,本文選取了如下內部控制影響因素為解釋變量:產權性質(state)、資產規模(lnsize)、資產收益率(roa)、是否虧損(loss)、是否并購(mg)、是否有外資持股(fs)、市場價值/帳面價值(mb)、審計機構是否為國際四大(audit)、滬市/深市(exchange)、年度、行業,以內部控制為被解釋變量,進行二階段回歸。Hausman檢驗為0.0393,同時DWH檢驗p值為0.0383、0.392,5%水平上顯著,故可認為內部控制為內生變量。接著對內部控制的影響因子進行最小平方二階段回歸分析,結果如表5、表6。可以看出,回歸結果與前文結果基本一致,進一步印證本文結論的合理性。

五、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運用戰略管理理論、委托代理理論和高層梯隊理論,以我國2011—2014年間滬深兩市A股類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結合公司產權性質,考察了內部控制對戰略差異的影響以及管理者既有任期和預期任期在這種影響中的調節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內部控制與戰略差異呈顯著負相關,說明內部控制有助于抑制戰略差異,防范和降低戰略風險;管理者既有任期在內部控制影響戰略差異中的調節作用呈倒U型,說明管理者既有任期

表5 2SLS一階段回歸結果

注:(1)*表示10%的顯著性水平,**表示5%的顯著水平,***表示1%的顯著水平。

表6 2SLS第二階段回歸結果

注:(1)*表示10%的顯著性水平,**表示5%的顯著水平,***表示1%的顯著水平。(2)括號內為t值。

保持在一個合適的區間里(即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就能夠起到積極調節作用;管理者預期任期在內部控制影響戰略差異中起正向調節作用。進一步研究表明,在非國有上市公司中內部控制與戰略差異的負相關以及管理者既有任期的調節作用均比國有上市公司更顯著,而管理者預期任期的調節作用則在國有上市公司中更顯著。

上述研究結論具有如下政策意義:第一,有助于企業提高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以防范和降低包括戰略決策風險在內的各種風險所帶來的損失;第二,有助于企業制定和實施包括管理者團隊管理在內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政策(如合理確定管理者的聘任期限、實行輪崗制度、建立相互制衡的制度等),為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創造相應的環境;第三,深化國有企業產權改革,建立混合所有制,提高國有企業治理效率,是發揮內部控制作用的重要環境。本文的研究結論也為這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經驗支持。參考文獻:

[1]MICHAEL A Hitt, DUANE Ireland R,ROBERT E Hoskisson.呂 巍等,譯.戰略管理競爭與全球化(概念)[M].9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3):1-25.

[2]JOHN W Meyer, BRIAN Rowan.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7(9):340-363.

[3]PAUL J DiMaggio,WALTER W Powell.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147-160.

[4]TANG Jianyun, CROSSAN Mary, GLENN Rowe W.Dominant CEO, deviant strategy, and extreme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 powerful board[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1(11):153-178.

[5]MALTA A Geletkanycz,DONALD C Hambrick.The external ties of top executives: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ic choice and performance[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 654-681.

[6]葉康濤,張姍姍,張藝馨.戰略差異與會計信息的價值相關性[J].會計研究,2014(5):44-51.

[7]SYDNEY Finkelstein, DONALD C Hambrick.Top-management-team tenure and organizational outcom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anagerial discre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9): 484-503.

[8]陳 收,肖咸星,楊 艷,等.CEO權利、戰略差異:基于環境動態性的調節效應[J].財貿研究,2014(1):7-16.

[9]HOLLISASHBAUGH-SKAIFE DZNIELW.Collins, WILLIAMR Kinney JR, et a.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on firm risk and cost of equ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9(3):134-155.

[10]ANNA M Costello, REGINA Wittenberg-Moerman.The impact of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on debt contracting: Evidence from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repor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1(3):167-188.

[11]方紅星,金玉娜.高質量內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嗎?:基于資源性內部控制鑒證報告的經驗研究[J].會計研究,2011(8):63-68.

[12]BENG Wee Goh,LI Dan.Internal controls and conditional conservatism[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1(3):975-1005.

[13]查劍秋,張秋生,莊 健.戰略管理下的企業內控與企業價值關系實證研究[J].審計研究,2009(1):47-52.

[14]肖 華,張國清.內部控制質量、盈余持續性與公司價值[J].會計研究,2013(5):73-80.

[15]RANI Hoitash, UDI Hoitash, JEAN C Bedard.Internal control quality and audit pricing under the sarbanes-oxley act[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2008(5):105-126.

[16]DONALD C Hambrick,PHYLLIS A Mason.Upper echelons: 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4(2): 193-206.

[17]張建軍,李宏偉.私營企業的企業家背景、多元化戰略與企業業績[J].南開管理評論,2007(5):12-25.

[18]陳傳明,孫俊華.企業家人口背景特征與多元化戰略選擇:基于中國上市公司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8(5):124-133.

[19]吳建祖,畢玉勝.高管團隊注意力配置與企業國際化戰略選擇:華為公司案例研究[J].管理學報,2013(9):1268-1274.

[20]劉運國,劉 雯.我國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與R&D支出[J].管理世界,2007(1):128-135.

[21]姜付秀,伊志宏,蘇 飛,等.管理者背景特征與企業過度投資行為[J].管理世界,2009(1):130-139.

[22]池國華,楊 金,鄒 威:高管背景特征對內部控制質量的影響研究:來自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14(11):67-74.

[23]張兆國,劉永麗,談多嬌.管理者背景特征與會計穩健性: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會計研究,2011(7):11-18.

[24]張兆國.利益相關者視角下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4:32-45.

[25]張兆國.利益相關者視角下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研究[C]//HENRY Mintzberg.明茨伯格談管理:人們的奇妙組織世界.北京:2014:38-44.

[26]HITT Michael A,DAVID G Sirmon.Contingencies within dynamic managerial capabilities: Interdependent effects of resource investment and deployment on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0(13) :1375-1394.

[27]DENRELL Jerker.Should we be impressed with high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2005,14(3):292-298.

[28]GOLL Irene,NANCY Brown,JOHNSON,et al.Rasheed.knowledge capability,strategic change,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he environment[J].Management Decision,2007,45(2) :161-179.

[29]CYNTHIA A Montgomery, HARBIR S.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systematic risk[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2) :181-191.

[30]HENDERSON A D,MILLER D, HAMBRICK D C.How quickly do CEOs become obsolete? industry dynamism,CEO tenure and company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 (5) :447-460.

[31]李連華.內部控制理論結構:控制效率的思想基礎與政策建議[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30-32.

[32]程新生.企業內部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7.

[33]劉玉廷,朱海林,王 宏.中國內部控制改革與發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92-93.

[34]呂文棟,劉 巍,何威風.管理者異質性與企業風險承擔[J].中國軟科學, 2015(12):120-133.

[35]毛新述,孟 杰.內部控制與訴訟風險[J].管理世界,2013(11):155-165.

[36]DONALD C Hambrick ,GREGORY D S.Fututomi.the seasons of a CEO’s tenur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1(4):719-742.

[37]WARREN Boeker.Strategic change: The influence of managerial characteristic and organizational growth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1): 152-170.

[38]BARKER V L, MUELLER III G C.CEO characteristics and firm R&D spending[J].Manag.Sci, 2002, 48:782-801.

[39]張兆國,劉亞偉,楊清香.管理者任期、晉升激勵與研發投資研究[J].會計研究,2014(9):81-88.

[40]DECHOW P,SLOAN R.Executives and the horizon problem: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1(14):51-89.

[41]CHENG S.R&D expenditures and CEO compensation[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 (2) : 305-328.

[42]陳冬華,陳信元,萬華林.國有企業中的薪酬管制與在職消費[J].經濟研究,2005(2):92-101.

[43]徐莉萍,辛 宇,陳工孟.股權集中度和股權制衡及其對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J].經濟研究,2006(1):90-100.

[44]陳信元,陳冬華,萬華林,等.地區差異、薪酬管制與高管腐敗[J].管理世界,2009(11):130-144.

[45]徐細雄.晉升與薪酬的治理效應:產權性質的影響[J].經濟科學,2012(2):102-116.

[46]逯 東,王運陳,付 鵬.CEO 激勵提高了內部控制有效性嗎?:來自國有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14(6):66-73.

[47]尹美群,趙 剛,張繼東.貨幣政策對內部控制質量的影響:基于滬市 A 股市場的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5(8):106-105.

[48]張會麗,吳有紅.內部控制現金持有及經濟后果[J].會計研究,2014(3):71-79.

[49]李培功,肖 珉.CEO任期與企業資本投資[J].金融研究,2012(2):127-141.

[50]BANTEL Karen A,JACKSON Susan E.Top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s in banking: Do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op team make a differe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9(10):92-107.

[51]MARGARETHE F Wiersema,KAREN A.Bantel.top management team demography and corporate strategic chang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2(3): 91-121.

[52]LUO X,KANURI V K, ANDREWS M.How does CEO tenure matter? The mediating role of firm-employee and firm-customer relationship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4(4):492-511.

(本文責編:海 洋)

Manager Tenure, Internal Control and Strategic Differences

YIN Zhi-ping1,2,ZHANG Zhao-guo1

(1.SchoolofManagement,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74China; 2.SchoolofAccounting,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Wuhan430205China)

Based on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principal-agent theory and upper echelons theory, sampling on listed corporations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A stock markets between 2011-2014 in China,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control and strategic differences from the top management team’s perspective.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nal control quality and strategic differences is negative which means the higher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control,the smaller the difference of strategy;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top management team’s existing tenure on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strategic difference is first negative then change to be positive,and which of top management team’s expected tenure works positive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control and strategic differences and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top management team’s existing ten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control and strategic difference in non-state-owned listing corporation a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state-owned listing corporation,that of top management team’s expected tenure shows more significant in state-owned listing corporation.These results help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control, to employ top managers reasonably and to control strategic risk.

property right;management tenure;internal control;strategic differences

2016-08-09

2016-11-09

殷治平(1969-),女,湖北咸寧人,湖北經濟學院會計學院副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生。

C934

A

1002-9753(2016)12-0132-12

猜你喜歡
戰略差異影響
相似與差異
音樂探索(2022年2期)2022-05-30 21:01:37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找句子差異
戰略
生物為什么會有差異?
戰略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中國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M1型、M2型巨噬細胞及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中miR-146a表達的差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青草精品视频| 国内自拍久第一页|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色婷婷在线影院| 在线精品自拍|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青青操国产| 91福利片| 丁香综合在线| 伊人AV天堂| 欧美劲爆第一页|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国产特一级毛片|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亚洲啪啪网|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9re精彩视频|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亚洲乱码视频| 第一页亚洲|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免费在线|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婷婷六月综合|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日韩二区三区|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丁香综合在线| 欧美精品另类| 日韩在线1|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五月婷婷欧美|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熟妇无码人妻| 欧美激情第一区| 美臀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免费看a级毛片|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粉嫩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草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第5页| 99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五月激情网| 5555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 手机在线免费毛片| 亚洲人妖在线| 欧美午夜性视频|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国产情侣一区|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