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蓮
(南充市中心醫院,四川637000)
腹腔鏡骶骨岬懸吊術在子宮脫垂治療中的可行性研究
何秀蓮
(南充市中心醫院,四川637000)
目的探討腹腔鏡骶骨岬懸吊術在子宮脫垂治療中的可行性。方法選取該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10例實施腹腔鏡骶骨岬懸吊術的子宮脫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的盆腔臟器脫垂量表評分(POP-Q)、生活質量評分(QOL)、性生活質量評分(PISQ-31)及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并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治療后,患者POP-Q各指標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盆底不適量晴、盆腔脫垂、腸道脫垂及排尿相關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而PISQ-31較治療前大幅度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隨訪發現,出現慢性盆腔疼痛1例,下腹墜漲感1例,壓力性尿失禁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3%(3/210),經治療后恢復,未出現其他嚴重情況。結論腹腔鏡骶骨岬懸吊術應用于子宮脫垂治療中,有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恢復,且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發生率較低。
腹腔鏡; 骶骨; 尿道下懸吊術; 子宮脫垂; 可行性研究
臨床中針對子宮脫垂病情輕微的患者可進行盆底肌肉鍛煉等保守治療,而一旦病情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則需進行手術治療,常見手術方式有腹腔鏡下子宮骶韌帶縮短術或曼氏手術法等,但均對醫生臨床經驗要求較高,且患者治療結束后,容易復發,無法滿足患者需求[1]。因此,在子宮脫垂治療中,實施腹腔鏡骶骨岬懸吊術策略有重大意義。本研究選取210例子宮脫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腹腔鏡骶骨岬懸吊術展開分析,現詳細報道如下。
1.1 資料
1.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10例子宮脫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回顧性分析。患者年齡24~65歲,平均(39.27±6.08)歲;子宮脫垂Ⅰ度28例,Ⅱ度123例,Ⅲ度59例;合并陰道前、后壁膨出127例,合并張力性尿失禁95例,合并子宮肌瘤99例。全部患者由臨床醫生經實驗室和陰道鏡檢查確認,符合子宮脫垂臨床診斷標準,并給予腹腔鏡骶骨岬懸吊術治療。
1.1.2 納入標準 (1)患者有妊娠分娩經歷,均為經產婦;(2)患者伴一定程度的腰骶部墜漲、尿潴留、尿失禁、陰道壁有異物等典型臨床癥狀;(3)排除惡性腫瘤、心、腎功能異常等重大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 患者接受手術前,進行消毒和麻醉等準備工作,患者進入麻醉狀態后,以截石位進行手術[2]。采用專業儀器設備,將腹腔鏡置入患者體內,在肚臍,左、右麥氏點,腹中線,恥骨處取適宜位置,安置套管針,腹內壓力保持在2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3]。手術過程中需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一旦發生意外事故,迅速實施應對策略[4]。手術結束后,患者需置入導尿管,并給予抗生素,一般情況下,患者半年內禁止體力勞動,盡量避免咳嗽和便秘,以免造成創口不適。
1.2.2 觀察指標
1.2.2.1 盆腔臟器脫垂量表評分(POP-Q) 治療前后進行POP-Q,對患者子宮脫垂情況進行分析,對前壁中線離處女膜3 cm位置(Aa)、距處女膜最遠位置(Ba)、后壁中線離處女膜3 cm位置(Ap)、最遠位置(Bp)及陰道殘端(C),以C點或D點作為頂端復發值,進行觀察分析[5]。
1.2.2.2 生活質量評分(QOL) 治療前、治療結束半年后分別進行QOL,盆底不適量表(PFDI-20)包含盆腔脫垂(POPDI-6)、腸道脫垂(CARDI-8)和排尿相關(UDI-6)3方面對生活質量產生的影響,滿分300分,得分與患者生活質量受影響程度成反比[6]。
1.2.2.3 性生活質量評分(PISQ-31) 治療前后接受PISQ-31,含生理、感情和性伴侶等方面因素,滿分為100分,分數和性生活質量呈正比。同時觀察患者治療結束后,并發癥發生情況[7]。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患者POP-Q各指標比較 治療后,患者POP-Q各指標均優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者POP-Q各指標比較(±s,分)

表1 治療前后患者POP-Q各指標比較(±s,分)
注:-表示無此項。
時間n Aa Ba C D Ap Bp治療前治療后210 210 t P ---2.38±1.04 -2.68±0.08 9.987 0.041 -2.99±1.98 -2.80±1.01 11.159 0.015 1.05±1.38 -8.69±1.64 10.274 0.025 -2.59±5.01 -9.09±1.02 12.367 0.013 -2.37±1.96 -2.89±1.06 9.968 0.047 -2.37±1.96 -2.89±1.06 9.968 0.047
2.2 治療前后患者QOL、PISO-31性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后,患者的PFDI-20、POPDI-6、CARDI-8及UDI-6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而PISQ-31較治療前大幅度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2 治療前后患者QOL、PISO-31比較(±s,分)

表2 治療前后患者QOL、PISO-31比較(±s,分)
注:-表示無此項。
時間n PFDI-20POPDI-6 CARDI-8 UDI-6 PISQ-31治療前治療后210 210 t P --49.58±3.54 0.61±0.55 12.324 0.000 38.75±10.25 3.87±1.95 11.347 0.015 8.89±8.98 1.02±1.68 12.036 0.006 11.75±9.69 1.25±1.67 10.268 0.034 59.58±9.35 88.74±8.69 9.679 0.044
2.3 并發癥及復發情況 患者手術期間,未出現輸尿管、腸道和盆腔異常現象;手術結束后,進行隨訪,發現無神經損傷及感染等術后并發癥發生,患者恢復良好。術后半年進行隨訪,發現有3例患者無性生活,但未出現其他不適情況;出現慢性盆腔疼痛1例,下腹墜漲感1例,壓力性尿失禁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3%(3/210),經治療后恢復,未出現其他嚴重情況。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脫離人體正常位置,順陰道方向持續下降,宮頸外口延伸至坐骨荊水平下方,嚴重的會出現子宮完全脫離陰道外的情況[8]。女性病發子宮脫垂與分娩、子宮內膜薄弱等有關,便秘和慢性咳嗽也是誘發因素,且隨國家生育政策放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女性患有子宮脫垂可能性[3]。病發后,常見病癥有腰骶骨周圍酸痛、陰道墜漲,壓力性尿失禁,白帶異常,月經量過多等,甚至導致患者分娩過程中難產[9]。臨床中針對病情嚴重的患者,需進行手術治療,如采用腹腔鏡下子宮骶韌帶縮短術等,但是該手術對醫生經驗有嚴格要求,技術難度較大[10]。因此,在子宮脫垂手術治療過程中,選用腹腔鏡骶骨岬懸吊術具有一定優勢,可行性高[11]。
本研究中,患者接受腹腔鏡骶骨岬懸吊術治療,針對患者陰道前壁、后壁突出等癥狀進行針對性修復治療,過程中未出現輸尿管、盆腔異常現象。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進行觀察,發現患者恢復良好,無嚴重不良反應和感染現象發生,手術成功且質量較高[12]。患者術前、治療結束后進行相關量表評分,其中患者POP-Q與治療前比較,整體差異較大,各項數值接近于正常標準,與相關報道一致[13]。對患者治療前后進行QOL,發現盆腔脫垂、腸道脫垂和排尿相關因素得分降低,對患者生活造成的不良影響逐漸消除;對患者治療前后進行PISO-31,發現治療后患者分數增加,與治療前比較有較大提升,與相關報道一致[14]。患者接受腹腔鏡骶骨岬懸吊術治療后,其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各項量表數據顯示,患者性生活質量、生活質量逐漸好轉,并恢復正常范圍,盆腔脫垂情況得到控制,同時隨訪調查顯示,極少數患者術后出現復發,該手術療法具有持久性和根治性。
綜上所述,臨床中針對子宮脫垂女性患者,實施腹腔鏡骶骨岬懸吊術具有可行性,且手術效果好,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病痛,有利于患者盡快恢復健康狀態。
[1]朱前勇,郭偉,申沛,等.腹腔鏡手術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臨床分析[J].實用醫藥雜志,2011,28(7):602-603.
[2]李莉,陸堅,李惠玲.經陰道骶棘韌帶懸吊術在盆腔器官脫垂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9(23):98-99.
[3]劉芳,文仲勇.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中盆底重建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研究,2014,27(7):833-835.
[4]夏玉娟,彭鳳云,李桂林,等.腹腔鏡下子宮吊帶腹壁懸吊加子宮骶骨韌帶高位懸吊治療子宮脫垂22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8):138.
[5]張欣萍.腹腔鏡下骶骨岬懸吊術應用網片治療盆底障礙性疾病的療效觀察[J/CD].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4):2766-2768.
[6]王云,劉建平,閆曉青.腹腔鏡下子宮頸骶骨懸吊術治療子宮脫垂56例臨床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7):922-924.
[7]郭瑞霞,侯玲,李愛軍,等.陰道頂端骶骨懸吊術治療盆腔器官脫垂31例對比研究[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5,4(3):215-217.
[8]洪麗華.盆腔臟器脫垂患者腹腔骶骨岬懸吊術后護理要點[J].中國鄉村醫藥,2012,19(5):74.
[9]李靜,趙迎賓.陰式子宮切除術與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35):76-78.
[10]姬冰瑞,邊愛平,趙倩,等.兩種保留子宮治療子宮脫垂的手術方式的療效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4,12:976-978.
[11]謝詠,王剛,韓玉斌,等.腹腔鏡高位宮骶骨韌帶縮短懸吊治療子宮脫垂50例臨床分析[J/CD].婦產與遺傳:電子版,2013,6(2):26-29.
[12]黃梅清,林錦蓮,鄧林花.改良腹腔鏡下筋膜內與筋膜外全子宮切除術的療效對比[J].吉林醫學,2016,1(6):1396-1397.
[13]劉玲,王運根.手術治療老年婦女子宮脫垂臨床探討[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1,9(14):1677-1679.
[14]金海紅,孟津,姜麗,等.改良腹腔鏡子宮懸吊術治療子宮脫垂22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11(33):5251-5253.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4.052
:B
:1009-5519(2016)24-3870-02
2016-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