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西安藍天幼兒園 王川梅
藝術活動:美味的顏色
空軍西安藍天幼兒園 王川梅
適齡目標:小班
設計意圖:涂色游戲是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常見的技能練習之一,但其單一又枯燥的操作過程常常使得活動變得虎頭蛇尾。孩子們興趣盎然地用彩筆畫出第一筆時,心情是雀躍且愉悅的,但是過不了多久,當他們在重復的動作中沒有發現自己期待的新鮮、好玩時就開始流露出不耐煩的情緒來:走神、東張西望、為了早交作品胡涂了事等等不良行為。如何有效地開展此類的活動?我嘗試著將情景化的教學方式運用在系列活動“甜甜的糖果”之涂色游戲“美味的顏色”中,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糖果的知識儲備:能夠分辨糖果的名稱、種類、味道。2.糖果屋一間。3.各種不同種類、顏色、味道的糖果。4.超大五彩棒棒糖。5、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單、彩色蠟棒。教學詳案教案備注[課時建議]1課時[活動目標] 1.愉快地投入到涂色活動中,享受繪畫的樂趣。2.認識不同顏色,知道不同的顏色可代表不同味道。3.能夠大膽選用不同顏色均勻涂色。[活動過程]一、情景導入教師帶著孩子們走進糖果樂園(教師已將幼兒帶來的各種糖果布置在糖果屋內)。孩子們用喜悅的目光尋找自己喜歡的糖果,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探索、發現、比較糖果的特點。二、發現不同的糖果師:“你們發現了什么樣的糖果,它叫什么名字?”幼:“棒棒糖、棉花糖、QQ糖、口哨糖、泡泡糖……”師:“這么多的糖果,你最喜歡吃哪一種?為什么呢?”幼1:“我喜歡吃棉花糖,很軟,很甜!”幼2:“我喜歡吃跳跳糖,它會跳呢!”幼3:“我愛吃棒棒糖,它甜甜的,可以一邊玩一邊吃!”……師:“糖果有不同的種類,也有不同的味道。可是我們應該怎樣分辨它們的味道呢?”幼:“我知道,可以看它的顏色”教師分別出示綠色、紫色、黃色的糖果,請幼兒說一說它們的味道。幼1:“我吃過綠色的瑞士糖,是哈密瓜味的。”根據幼兒掌握的涂色技巧、熟練程度等方面考慮課時的安排。從未有涂色過體驗的幼兒可設計為2課時,或延伸活動完成。目標制定依據幼兒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切合本園幼兒的實際認知能力及動手能力。利用各方面資源盡可能多地提供不同造型、顏色、口味的糖果,以豐富幼兒的感知、認知力。教師注意引導幼兒用看、聞、摸的方式細致的觀察各類糖果,發現不同。教師在引導幼兒討論的過程中啟發幼兒思考糖果的顏色與味道,完整地說出糖果的名稱及吃糖果的體驗。

幼2搶著說:“紫色的是葡萄味的,我也吃過。”幼3:“還有黃色,可酸了,是檸檬味的,媽媽給我買過這個味的口哨糖。”三、糖果的顏色和味道教師出示一個五彩大棒棒糖:“瞧,糖果國王送給大家一個超級棒棒糖,請你們看一看,猜一猜,它是什么味道的?”楊佳昕:“中間是紅色的,肯定是草莓味的!”看到老師贊同頜首,她又接著說:“黃黃的一層是檸檬味,酸酸的!還有一層是桔子味的。”教師:“為什么呢?”楊佳昕:“因為它是桔黃色的!”教師:“說得真棒!糖果國王還有許多‘沒有味道’的棒棒糖!請小朋友為它們添上不同‘味道’的顏色,好嗎?”全班幼兒立即議論起來:“我喜歡草莓味的!”“我喜歡藍莓味的!”“我喜歡可樂味的!”“我喜歡奶油味的!”“我喜歡哈密瓜味的!”……在孩子們甜蜜的議論中,一個個漂亮又美味的棒棒糖便躍然于紙上了。[活動延伸]幼兒將做好的棒棒糖送到小商店,小店員們將其展示在貨架上,等待區域活動時小顧客們挑選購買。教師根據幼兒對吃糖果的認知經驗,自然地引導幼兒說出顏色與糖果的關系,知道用不同顏色表示糖果的味道,從而達到本次教學目的,并體驗顏色表達味道的樂趣。
反思:
1.本次活動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熱情,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是讓幼兒自己去感受色彩、體會味道,促進了幼兒想象力的發展。
2.教師在本次活動中十分注意幼兒的主體地位,并較好地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改變了過去老師講,幼兒畫的模式。通過形象生動的情景,引導幼兒自己發現、思考、探討,最后完成自己的作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要求。
從幼兒參與活動的一系列所說、所想、所做中,我感受到了情景教學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所散發出的魅力與不同。小班幼兒的年齡小,注意力持久的時間短,因此,教師在活動一開始,帶領著幼兒走進教師預設的情境中時,幼兒發現了許多好看、好吃、好聞的糖果。當“糖果國王”交給他們一項只有他們能完成的任務時,他們忘卻了一切,專注地投入到自己那一項“任務”中。直到“任務”順利地完成。由此可見,同樣的活動目標,用不同的理念與方法和孩子互動,達到的效果是天壤之別呀!
通過此次活動,我深深體會到:只有通過老師的智慧去挖掘適合幼兒學習的方法及途徑,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主動地探究,從而獲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