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丹陽市荊林中心幼兒園 林 蕓
藝術活動:小貓釣魚
江蘇省丹陽市荊林中心幼兒園 林 蕓
適齡目標:大班
設計意圖:幼兒音樂活動包括歌唱活動、韻律活動、欣賞活動和打擊樂活動。在主題背景下,我們已嘗試著將唱唱演演、肢體造型表現、聽賞音樂的基本要素等藝術表現形式融入主題內容之中,而對打擊樂演奏這一領域往往怕受到其技能要求、單一模仿等多方面因素的束縛而不敢直面。那么,在新課程改革走到今天,幼兒打擊樂活動如何才能與主題內容自然的整合?如何使幼兒獲得更全面的音樂素養?這需要我們去思考和實踐。因此我設計了本活動,巧妙地融入了打擊樂的元素,讓幼兒在釣魚的音樂游戲中培養節奏感。

教學詳案教案備注[課時建議]1課時[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學習用非洲鼓探索斷頓和連續聲響的演奏方法。2.通過故事情節,快速反應游戲,表現出小貓與石頭門之間的聯系,會玩《小貓釣魚》的游戲。3.努力遵守游戲規則,同時體驗進山洞時的緊張和兩只貓競爭所帶來的快樂。[活動準備] 1.音樂:單簧管波爾卡;2.打擊樂器:非洲鼓;3.游戲操作材料:小魚若干、小貓胸飾兩個。教師用簡短的語言將幼兒帶入一個充滿神奇的童話世界,激發孩子的學習探索欲望。[活動過程]一、故事導入師:在古老的森林里,有一個神奇的洞,洞的邊上有許許多多的石頭門,它們會說話,還會念咒語——我們就是許許多多的石頭門。二、理解音樂1.第一次傾聽音樂——為A段音樂伴奏。邊聽音樂教師邊說:小貓小貓快進來,小魚小魚在等你(重復四遍)啊~~~(念咒語) ,門上鎖了,門上鎖了(重復四遍)。提問:石頭門邀請了哪個小動物來?(小貓)它是怎么說的?師幼共同練習:小貓 小貓 | 快進 來 | 小魚 小魚 | 在等 你 ||拍手 拍手 拍腿 拍腿 拍手 拍手 拍腿 拍腿2.第二次傾聽音樂——重點感知B段音樂。提問:石頭門是怎么樣念咒語的?(用一只手快速拍打嘴唇并長大嘴巴說“啊”),念完咒語石頭門就怎么樣了?(就鎖上了)怎么樣讓我們的門也鎖上呢?哦,我們把手拉起來,咱們的石頭門就鎖緊了。3.第三次傾聽音樂——感知音樂的終止。指導語:石頭門一共念了幾次咒語呢?(4次)當我們念玩第四次咒語,將石頭門鎖得緊緊的時候,音樂就結束了。當音樂結束時,我們就歡呼一聲“耶”,好嗎?三、探索彈奏為了讓孩子“樂聽”音樂,在此環節中教師給予了正確的指導:教師合著單簧管波爾卡的音樂節拍朗誦童謠,用童謠中的動物形象和故事情節幫助幼兒理解音樂,通過“三聽音樂”讓幼兒準確掌握音樂的結構并了解游戲規則,如:音樂A段時,幼兒隨音樂節奏用身體小樂器為樂曲伴奏;B段時幼兒念四次咒語,每念完一次都把石頭門鎖上,在念完第四次咒語后幼兒齊聲歡呼“耶”相互提醒音樂已終止。

在孩子理解音樂的基礎上,教師提供了打擊樂器——非洲鼓。通常在打擊樂活動時,教師往往會用灌輸式的教育方法,把預設的演奏方法一點一點教給孩子,而本次活動由教師對幼兒的高控逐漸轉為對幼兒的低控,孩子自由探索非洲鼓的演奏方式,自主創編各種節奏型,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打擊速度,創造性地表現音樂,這樣教學的有效性會更高。1.介紹門鎖——非洲鼓師:我這兒有把神奇的鎖(出示非洲鼓),在你們后面也有一把神奇的鎖,請你們把鎖找出來,掛在石頭門上(夾在在兩腿之間)讓它很牢固地固定在石頭門上,別讓它晃動。2.探索斷頓以及連續的演奏方法⑴探索斷頓的演奏方法怎么樣讓你的“門鎖”發出一下一下的有節奏的聲音呢?(幼兒自由探索)哦,你們敲的是“門鎖”的上面(敲擊非洲鼓鼓面),還可以敲“門鎖”的什么地方?(兩側),那我們喊小貓的時候,我們敲哪里?(鼓面)喊小魚的時候我們敲哪里?(兩側)⑵探索念咒語的連續的演奏方法怎么樣讓你的門鎖發出念咒語的聲音呢?(用一只手手快速拍打嘴唇并長大嘴巴說“啊”,另一只手快速擊打鼓面)幼兒反復練習。⑶為音樂伴奏四、游戲拓展1.教師扮演小貓,示范游戲。師:聽聽看,誰來了?音效:喵——我來做那只小貓,請你們仔細看,小貓在你們做什么動作的時候進山洞釣魚的?它每次釣幾條魚?2.幼兒討論游戲規則教師扮演小貓,孩子扮演石頭門,再次玩游戲并討論游戲規則。游戲規則一:小貓在念咒語的時候進去釣魚,并在石頭門鎖上之前要成功跑出石頭門;游戲規則二:每進洞一次只能釣一條魚。3.幼兒分組玩游戲請男孩子當小貓,進行游戲。(男孩子的石頭門請客人老師來扮演)請女孩子當小貓,進行游戲。(女孩子的石頭門請客人老師來扮演)4.探索怎樣能釣更多的魚師:一只貓釣魚太沒意思了,我要請一只小貓跟我一起釣魚。師幼共同玩“小貓釣魚”的游戲。提問:為什么教師可以釣5條魚?小結:在石頭門念咒語的時候,我們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只要門沒鎖,都可以進去再次釣魚。5.兩只小貓來PK,比比誰釣得魚更多,激起孩子的挑戰欲望。五、結束活動。你們玩得開心嗎?還想挑戰嗎?下次我們再釣更多的小魚吧。本環節設計了小貓釣魚的音樂游戲,給活動加入“味精”,孩子們一會兒變身神奇的石頭門,一會兒變身可愛的小貓……精妙的角色構思使得所有參加活動的幼兒都在全身心地投入,讓幼兒在層層遞進的游戲中不斷鞏固和復習音樂學習的內容,不斷帶給孩子更高、更適宜的挑戰。[活動延伸]把音樂、非洲鼓和小魚投放到區域中,讓幼兒繼續游戲。
反思:
本活動是在主題活動“我的動物朋友”中產生的,活動流程為:故事——音樂——樂器——游戲。我設計了非常有趣的故事情節,隨著故事情節的變化,將單簧管波爾卡的音樂融入其中,并且巧妙地用“非洲鼓”作為門鎖,使幼兒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充分感受樂器帶來的奇妙聲響,對打擊樂產生極大的興趣。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從聽懂故事、理解故事、再到音樂中用樂器來表現故事、最后根據故事情節展開游戲——慢慢鋪墊、層層遞進,學習過程流暢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