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紅梅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一個循序漸進,有條理、有節奏、有重點的師生之間知識傳遞和心靈接觸情感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主導。教學的效率和效果,主要取決于教師采取怎樣的方法對教學條件的充分利用,把握和調節學生的學習,使學生的學習處于最佳狀態。怎樣使學生的學習處于最佳狀態呢?筆者就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調控藝術談一些淺見。
一、趣味教學,引人入勝
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探索某種事物、渴望獲得科學文化知識的能力。它是學生獲得知識、擴大視野及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重要動力。地理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大膽地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和保護學生寫話的熱情與愿望,創設寬松的寫話環境,由扶到放,循序漸進,層層深人。有時適當加點“佐料”,還可以調節學生的思維,做到有張有弛,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如在教學地震釋放能量巨大時,可這樣教學:5?12大地震中釋放出的總能量約相當于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的大型發電站連續10年發出的電量總和。學生聽后發出一片驚嘆聲,若地震能被開發利用該多好呀。
又如,地理上有許多數據需學生記憶,對于枯燥的數據,教師要善于教活,激發學生的興趣。如:珠峰海拔8848米—爬爬試吧,京杭運河長度1794千米—一氣就死。對一些難記的知識點,編成口訣:如記憶我國東部14個港口城市是個不小的負擔,可給學生編一個口訣:大晴天煙似青云難上寧溫府廣占北。通過教師的引導記憶已不再是學生的負擔,而是成為一大樂趣,同學們也自動搞起了記憶竅門大比拼并進行交流,相互借鑒,樂此不疲。
二、教學有法,教無定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的新穎性和多樣性對學生來說,具有極大的“磁力效應”。地理課堂教學不能總是固守某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堂堂用、年年用,而要追求教法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以不斷變化的去刺激學生的接受欲望,使之形成持久的注意力。
例如,讓學生記住“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確實有一定的難度。若采用“古詩教學”,效果會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把它編成一首七言“絕句”—“東北三省黑吉遼,陜甘寧內革命早;云貴川在西南角,新青藏內牧羊好;兩湖兩廣兩河山,四對冤家死對頭;福建江西近臺灣,蘇浙安徽海南島;重天北上直轄市,香港澳門回歸歡。”這些詩猶如調味濟,使地理課堂別有一番風味。
又如讓學生記住“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輪廓及位置”更加困難;如果能用形象記憶,會減少這方面的困難。仔細觀察“中國政區圖”(圖一)不難發現各省市政區的輪廓,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物很相似。如:黑龍江省像只天鵝,內蒙古自治區像展翅飛翔的老鷹,吉林省像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遼寧省像個大逗號,山東省像摸起右手伸開拇指的拳頭,山西省像平行四邊形,福建省像相思鳥,安徽像張兔子皮,臺灣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蘿……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形象記憶“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輪廓及位置”,不僅使呆板的政區輪廓圖變的生動有趣,樂于記憶,還能使自己不斷有新發現。
三、語言調控,駕馭課堂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在地理教學中,知識的傳播,思維的引導,認識的提高,能力的培養,處處都需要通過語言這個載體來實施。地理教學無論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離不開教師的語言。人課語要叫得開,結束語要鳳尾之筆。講課時,語言要清晰,語速要適度,有節奏,有余味,從容不迫,娓娓到來道來,方可牢牢控制住學生的注意力。
如教學內蒙古溫帶草原的內容時,可用下列語言進行描述:“夏天,草原像一塊美麗的絨毯,藍色的馬蘭花,黃色的野櫻花,白色的牽?;?,爭妍斗麗,微風吹過,散發出濃郁的清香。遠近成群的牛羊,在悠閑地啃吃青草,天空浮游著白云,遠處傳來了爽人心肺的牧歌……”好像使人置身于詩畫一般的迷人景象里?;蛘咭部捎么蠹沂煜さ脑娋洹疤焐n蒼,野芒芒,風吹草底現牛羊”來描述。
又如學習太陽系九大行星的空間結構時,可編成如下順口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學習東南亞地區的國家時,可編成“越、老、柬、泰、緬、馬、新,印尼、文萊、菲律賓,還有一個東帝墳”的順口溜,這很容易把東南亞國名記住。不僅增添了教學語言的色彩,而且可使學生提神醒腦,緩解緊張氣氛,減輕知識記憶的負擔,同時也培養學生輕松快捷的學習方法。
四、偶發事件,機智調控
地理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一堂好的地理課,學生在獲得豐富地理知識的同時,還能感受到這種藝術所在,在這其中,地理教學語言所起的作用至關重要,它是地理課堂教學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和保證。教師要善于處理,因勢利導,臨“?!辈粊y,處變不驚,快速做出反應,當機立斷,及時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化被動為主動,有效地調控地理課堂教學。
課堂上出現的偶發事件有很多是學生在無意中造成的,如果教師不考慮學生的心理,嚴厲批評訓斥學生,極易造成師生間的情緒對立。教師如果能夠站在教育者的高度,運用教育機智,將“熱問題冷處理”,把事件化大為小,化不利為有利,就能在短時間內平息“偶發事件”,使課堂教學轉人正軌。
如一位老師第一節一上講臺就被絆了個大跟頭,引起同學們一陣哄堂大笑,好不尷尬,他起來后,面帶微笑,平靜地對同學們說:“你看,教學工作多么神圣呀,加之你們的笑聲又如此燦爛,以致我一登上講臺就為之傾倒了”。一句話既解除了尷尬,又拉近了師生距離。
總之,對地理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調控,是師生溝通感情,加強信息交流,是教學獲得成功的關鍵。我們應當在實踐中勇于探索,尋找出適合我們學生的最佳方法,在教學中靈活運用課堂調控藝術,激活學生學習情緒,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效果,最終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