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真喜
摘 要:高職院校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在課程體系設置上必須有完善的實踐課程體系才能實現預定的人才培養目標。這需要深入企業調研,分階段設計綜合實踐課程,針對不同的實踐課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雕刻藝術設計;實踐教學體系;教學方法;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2.3;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200-01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市場一線企業的需要,培育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雕刻藝術設計作為一個融合繪畫、雕塑、建筑的跨學科專業,要培育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就必須緊密結合企業需求。傳統意義上的雕刻專業,往往將培養的學生定位為家具、雕塑等行業的輔助人員,這其實完全忽略了新時期雕刻藝術設計從業者的就業范圍已經擴展到空間設計、文創設計、建筑設計等行業。這種多行業的人才需求,決定了高職雕刻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必須進行重構以適應新的就業崗位對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新要求。這需要雕刻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必須認真梳理舊有的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其中,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及其教學方法的選擇成為重中之重。
一、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設置的必要性
首先,現階段大部分高職院校設置的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在課程體系方面較多的強調理論講授,忽視實踐課程,一些理實一體化課程也多強調“教”為主,“學”為輔。一方面,這背離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理念,另一方面導致學生在動手能力方面普遍較弱,缺乏創新精神。以“講”為主,其實是延續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這其實阻礙了學生自主性的發揮,也忽略了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樂趣的獲得,長此以往,教師往往落入照本宣科的境況,學生則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
其次,大多數高職院校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并沒有在畢業頂崗實習之前設置獨立的綜合性實訓課程,導致與企業人才需求脫節。學生進入相關企業實習,往往還需要企業人員進行長時間的培訓,學生無法將學校所學知識和企業崗位的實踐脫節,無法迅速融入企業,融入崗位。雕刻藝術設計在新時期不僅僅涉及二維空間,在一個跨學科的環境里,還需處理三維甚至四維空間關系,還有復雜的與甲方的溝通等,這就決定了綜合性實踐實訓課程必須獲得重視。
二、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設置的理念
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設置的理念主要有兩個,一是雕刻行業階段提升的技能學習原理,一是密切聯系企業、工學結合的理念。
階段提升的技能學習原理是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設置的起點。設計行業的學習比其他專業在技能提升上更明顯的呈現出階段提升的現象,一個大一學生可能在理念上超越大二學生,但在技法選擇和動手實踐方面往往明顯落后。因此,設置實踐課程系統,必須依照大學期間的學習進度合理設置,且需要注意進行一個學習的總結,以便學生能夠融匯所學,也更易于教師發現學生在此階段學習存在的不足。
密切聯系企業、工學結合的理念是高職院校構建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基石,也是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的切入點。深入企業調研,切實了解企業崗位的設置、崗位的要求,才能真正確立人才培養目標,也才能以此來構建課程體系,尤其是實踐課程體系。現今的雕刻企業,一方面需要技能精通的專業崗位員工,另一方面非常需要具有綜合技能和創新精神的“全面員工”,后者的培養往往被置于人才培養目標之外,學生無法通過分散性的課程實訓獲得足夠的整合能力。就大多高職院校雕刻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的構成而言,幾乎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少有從企業轉型而來的專任教師,雖然有的高校每年都有教師企業實踐的安排,但往往因為時間短暫、資助力度等問題流于表面。企業的雕刻人員包括具有較強能力的民間能工巧匠被一些諸如學歷、年齡等限制于高職院校雕刻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這無疑進一步加深了高校培養人才的能力與企業需求的人才素養之間的矛盾。
三、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設置的步驟
針對眾多高職院校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存在的問題,本人結合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雕刻藝術設計專業2016級雕刻藝術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過程,談一下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設置的步驟。
首先,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構建的第一步是深入企業調研。如前所述,企業作為高職院校培育人才的首要對象必須獲得足夠重視。雕刻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老師認真調研了4家企業和兩個學校,此次調研發現,一方面湖南省高職院校開設的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在實踐課程體系設置上普遍在目標性、整體性、系統化、規范化方面存在問題,例如系統化不足表現在開設的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并沒有遵循階段提升的技能學習原理,各個實踐教學活動環節缺乏有效的、能夠有持續作用的關系,導致學生無法獲得綜合性的技能訓練。一方面,企業對員工綜合技能和創新精神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在文創類企業,一個員工需要完成整個作品的構思方案、動手設計、制作推廣行為,這對綜合技能培養是一個極大的要求。
其次,實踐課程體系的確定。邀請企業業務骨干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工作,專任教師與企業業務骨干共同商討綜合實踐課程的確定。依照階段提升的技能學習原理,我們決定分別在第二、三、四學期開設獨立的綜合實踐課程,在第一學期開設專業見習課程,在第五學期畢業頂崗實習之前設置畢業設計課程。如此,配合大一暑期的專業基礎社會實踐課程,大二暑期的專業深度社會實踐課程,形成了一個完善的實踐課程體系。在這里,第一學期《專業見習》課程主要解決新生對專業和行業的認識問題,通過校內基礎實訓和校外企業參訪,讓學生了解和認識雕刻專業和行業。第二至第四學期的《專業實踐》課程均安排在學期期末,作為純粹的實踐課程,通過設計和導入相應的項目,包括仿真性和企業的真實項目,使學生綜合應用本學期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設計,從而不斷獲得“綜合技能”的意識和能力。
最后,實踐課程教學方法的開放應用。根據我們的調研,很多雕刻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在實踐課程的授課中,往往教學方法單一落后,基本延續傳統的學生做作業,教師隨堂修改,這導致了課堂效率低下、作業問題點重復出現、重復講解和重復修正等問題。很多老師并未接納“互聯網+”的新環境,認為“虛擬教學”無法替代課堂,殊不知現代技術條件下“網絡直播教學”完全可以將企業實景搬入課堂,專任教師可以與企業兼職教師一同上課,更忽略了寶貴的“互聯網開放課程”與“虛擬現實技術”給傳統教學帶來的革命性變革,大量的互聯網開放課程可以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優秀教師,與不同國家、地區的學習者一起交流有助于擴大視野;虛擬現實技術則可以塑造雕刻仿真環境,更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助于學生理解雕刻的全過程。雕刻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可以針對不同課程的實踐教學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塑造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構建的意義
首先,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極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實踐課程體系構建最大的意義就在這里。一方面,獨立的綜合實訓課程完全沒有了固有的理論講授環節,而是貼近市場的項目導入,這對每個有志于創新的學生的而言都是極大的引導。另一方面,不同的實踐課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興趣,從而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
其次,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加強了校企合作的深度。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專業良性發展的保障之一,構建實踐課程體系,離不開企業的支持,更離不開企業的深度介入。校企共同構建實踐課程體系無疑加強了校企合作的深度,一方面,企業的骨干人員可以通過各種形式擔任實踐課程的指導教師,另一方面,企業的項目也可以通過在實踐課程中的應用獲得相應支持。
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是新的社會與市場環境下雕刻藝術設計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唯有如此,傳統的“雕刻”才可以煥發新的魅力,傳統的課程才會呈現新貌,所培養的雕刻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才能適應企業要求,服務社會。
基金項目:本文是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2016年卓越校建設項目《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