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平
今年5月以來,河北吳橋、霸州兩地發文取消公務員休假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 7月9日的“河北唐山豐潤區取消公務員休假”又引起媒體聲討。雖然事件曝光后,強制取消休假的命令被撤回,但我們不禁要問,雙休日畢竟具有國家法定效力,區委區政府真的可以“研究”一下就隨便取消?
究竟是為什么取消休假?在河北唐山豐潤區此前所召開的“抓項目保增長、抓運行保收入”調度會議上,該區區長的講話中透露了重要訊息:要把“雙抓雙保”與抓好安全維穩、大氣污染防治和非法營運三輪車(四輪車)、市場外溢、亂停亂放和重點通道環境綜合整治等重點工作相結合,以實際行動向唐山抗震40周年獻禮。
原來,所謂的環境綜合整治之所以顯得如此緊迫,是為了獻禮。暫且不論這種“獻禮”本身所具備的形式主義,整治大氣污染防治、非法營運三輪車(四輪車)、亂停亂放,跟一般公務員的職責到底又有多大關系?而這種突擊性加班加點,其代價和真實效力更是讓人生疑。全員參與,畢竟是一種反常態的治理模式,有著明顯的突擊、臨時性色彩,那么,是否“獻禮”的時間一過,公務員們不再加班,一切就依然“照舊”?這種以非正常方式所制造的治理秩序,又何以確保不反彈?
另有來自當地一位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說法稱:由于近期有檢查組到豐潤檢查工作,全區所有部門進入待命狀態。從現實看,這種場面并不讓人覺得陌生。不少地方在應付檢查,或是搞“獻禮工程”時,為了讓檢查過關,按時完成獻禮任務,往往都是以非常規的方式來實現,諸如各種造假、形式主義幾乎具有普遍性。這種“人海戰術”,可以說是另一種形式上的造假。
全員參戰、集中攻堅、全部待命……說到底,這些都是些非常規的治理形態,看不到半點現代治理的邏輯。不僅其效果存在不確定性,“人海戰術”也在公務員群體內部乃至當地社會制造了一種緊張氣氛。有內部人士透露,當地單位員工都開始“罵街”了,這樣的工作效果會好到哪兒去?
有著多起“失敗”案例在先,豐潤區仍然不憚于效仿此一做法,讓人遺憾,也反映出該種治理模式在基層的普遍性和由此可能形成的治理依賴。對此,相關部門不應該再沉默。一有必要對這種決策程序進行合規審查,二更要好好審視和反思其背后對應的非正常治理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