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忠
摘 要:精細化是一種意識、一種觀念、一種認真的態度、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學校精細化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出精品學生,從而為形成學校核心競爭力和創建學校品牌奠定基礎。具體而言,在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學校應積極更新觀念,注重實現管理精細化和管理效率化,確保精細化管理更具可操作性。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效率化;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G4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5-00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007
學校管理制度是基于實現規范化校內管理所制定的系統化行為規范,依托管理制度能夠確保校內日常教學、行政工作的有序實施。通過學校精細化管理制度的實施,將確保教師不斷進行自我教學水平的提升,激勵教師投身于科研工作之中。同時,學校精細化管理制度的實施,亦能夠實現對學校行政、教輔人員的有效規范,使其勤于履職,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而落實好相關工作。此外,學校精細化管理的實施,亦能夠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使學生自覺遵守學校出臺的各項規章制度,勤奮好學,最終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從而成為適合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可以說,學校精細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出臺與實施,能夠使學校走上科學發展之路,并且有益于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進而提升學校的競爭力。
一、積極更新觀念
“觀念”一詞乃是指主體根據自身經驗水平、學識狀況,從而實現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主體的觀念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主體自身經驗水平的增長、學識狀況的提升而發生變化。不過需要看到的是,任何主體的觀念形成并非朝夕之事,而是其在較長的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可以說,觀念的更新同樣并非易事,需要主體為此付出努力方才能夠實現。而對于學校管理而言,管理者必須注重自身管理觀念的更新,如此方才能夠確保精細化管理的實現。精細化管理就是要本著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認真負責的工作責任心去做好我們的每一項工作。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就必須首先從思想認識上完全轉變對管理的傳統思維模式,建立起現代化管理理念。任何管理理念與管理思想都要付諸于實踐,均需依賴與之匹配的管理手段,因此可以說,科學的管理手段是踐行先進管理理念與管理思想的必由之路。通過管理理念與管理思想的更新,能夠改變以往學校管理者較為粗放的管理方式,而欲達成這一目的,首先要作的便是實現學校管理制度的規范化與健全化,即通過制度建設與制度引導,確保科學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思想在實踐中得以真正落實,進而實現學校管理精細化的目標。
學習“精細化管理”完全是有必要的,精細能體驗個人精明、細心的工作作風,培養個人嚴謹扎實的工作風格。精細不是小氣,是一種深度、一種拓展,它能培養人的一種深層次的文化,延伸成個人的內在氣質、工作習慣,為以后工作、生活鋪就平坦的路。
二、注重實現管理精細化和管理效率化
所謂的教學管理精細化,便是注重對每一個教學環節實現節點式管理,避免出現管理盲區,從而確保教學管理活動能夠兼顧到任意一個教學環節。
教育行政機關對于教學計劃、作業批改、教學評價、教學反饋、學情分析、輔導答疑等方面均做出了細致的規定,并給出了具體的操作實施標準。學校應當以此為指導原則,同時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具體的教學管理實施細則,進而確保學校制定出臺的教學管理制度更“接地氣”。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在于,如若學校管理者不加分辨地將上級機關制定的教學管理規定直接照搬、套用,盡管也能夠發揮和彰顯出一定的實效性,然而考慮到不同學校的不同情況,以及上級教育機關所制定的教學管理制度的宏觀指導性,因此,學校管理者必須在制定教學管理制度時,既要做到貫徹上級教育機關的指示和精神,同時又要做到所制定的教學管理制度符合本校實際,如此方才能夠真正實現教學精細化管理的目的。
教學管理在追求精細化的同時,必須注重管理效率問題,唯有教學管理實現了精細化同效率化的匹配,如此方才是真正的效度化管理。有鑒于此,學校管理者在制定學校教學管理制度過程中,應當邀請一線教師參與決策,以便確保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內容能夠真正契合實際,并具備可操作性與可實時性,這樣方才可以使學校管理制度在實踐中真正發揮作用。
三、確保精細化管理更具可操作性
學校管理者在踐行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到管理制度的操作性問題,具體應如下兩個方面著手實施。
第一,學校管理者在制定管理制度以及推進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必須考慮到中層干部的接受程度,原因在于中層干部乃是學校保持正常云狀的樞紐。同時,考慮到中層干部在校內不但要承擔行政任務,同時還必須兼顧教學任務,因此其本身工作負荷較大,唯有實現對中層干部接受程度的充分考慮,方才能夠確保精細化管理的效度。
第二,學校管理還要充分考慮教師的可承受度。精細化管理除了規范教師的行為外,它大量的記錄、總結和類似的重復、機械,無疑會進一步增加教師的工作量。精細化管理給教師設置了一條條警戒線和達標線,也在不斷考驗著教師心理的承受力。所以,學校管理要張馳有度,充分考慮教師心理壓力可承受的底線。
四、結語
精細化管理需要長期潛移默化、持之以恒地堅持。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當“精細化”成為每一個教育者內在的一種品行時,它將不只是一種管理體制,也不僅是一種思想方法,它必將作為一種生存方式對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