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剛
【摘要】首先從教學內容、學習主體與教學方法三個層面分析自問自讀法的內涵與特點,基于此探索如何有效地將自問自讀法融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去,為破解目前語文教學困境提供思路。對策建議包括充實教學內容,課堂學習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尊重學習主體,調動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相結合;完善教學方法,注重自問自讀法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自問自讀法;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閱讀教學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不僅直接關系學生閱讀水平與閱讀能力的提高,更決定學生語文成績與應用能力的好壞。然而,在實際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是語文課堂的“領導者”,學生淪為“被動領導者”或“被動參與者”,即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往往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閱讀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因此,本文首先從教學內容、學習主體與教學方法三個層面分析自問自讀法的內涵與特點,基于此探索如何有效地將自問自讀法融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去,為破解目前語文教學困境提供思路。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自問自讀法的內涵與特點
(一)教學內容的可選擇性
自問自讀法是指教師在課堂或課外教學過程中,通過指導學生閱讀語文課本或課外材料,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歸納并提出問題以及最終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自問自讀法的首要特點為教學內容的可選擇性。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既定的語文課本或課外閱讀材料有選擇性地教學,從而避免了學生一味被動跟從教師教學方案學習的難題。教學內容的可選擇性不僅有助于學生積極探索語文知識,而且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學習主體的積極性
學習主體的積極性為自問自讀法的第二個特點,具體指教師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運用自問自讀法可以改變教師“領導者”的局面,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提高主觀能動性,即自己發現問題和自己解決問題。在學生主動選擇閱讀內容之后,學生需要獨立閱讀語文課本或材料,自己主動地去理解文章,并且搞清語句意思甚至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在此過程中教師僅僅起“引導者”的作用,學生為自問自讀法的主要參與者,這無疑會極大提高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
(三)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自問自讀法的特點不僅包括教學內容的可選擇性、學習主體的積極性,還包括教學方法的靈活性。由于自問自讀法并不是封閉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而是開放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運用自問自讀法,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方法和學習方法,具體包括自問破題法、尋找文眼法以及結語逆推法等。毫無疑問的是,教學方法的靈活性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語文閱讀的效率,更能夠加強學習效果和閱讀質量。
二、自問自讀法融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建議
(一)充實教學內容,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
基于自問自讀法的內涵與特點,教師在將自問自讀法融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充實教學內容,課堂學習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語文閱讀教學內容與材料是否準備充實是決定教師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自問自讀法是否運用良好的首要環節。此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不必拘泥于課堂教學,相反的是教師需要更加重視課堂外的教學,教師可以羅列閱讀材料并將學生分為小組,通過學生所提交的學習計劃、學習過程與學習成果進行打分,并將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的成果進行對比,從而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評估結果。
(二)尊重學習主體,調動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相結合
由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自問自讀法的特點還包括學習主體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將自問自讀法融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尊重學習主體,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相結合。具體而言,學生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對象和語文學習的主體必須受到教師的尊重,即改變教師“領導者”現狀最根本的要求在于師生間知識領域的平等。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更新閱讀材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通過改變教學思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從根本上發揮自問自讀法的教學特點與教學優勢。
(三)完善教學方法,注重自問自讀法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自問自讀法尤其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因此教師還需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注重自問自讀法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往往采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教學方法,而這正是與自問自讀法相悖的地方。相反,教師一方面需要扎實掌握自問自讀法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還需要重視自問自讀法的實踐經驗。例如,教師可以運用自問自讀法中的自問破題法,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提供閱讀材料并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閱讀,在閱讀時間結束之后將學生分成小組討論各自所閱讀的內容,學生在頭腦風暴的過程中就會發現自己所感興趣的問題,最終形成口頭或書面的討論報告。可見,教師如果能夠根據自問自讀法的相關理論進行教學實踐能夠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開發了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語文閱讀能力。
三、結語
根據分析,將自問自讀法融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幫助是毫無疑問的,體現在無論是短期知識掌握情況還是長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方面。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自問自讀法的實質在于引導學生廣泛深入地積累語文、生活知識和文學、審美知識,大量地開展各種專題閱讀、反復地閱讀經典作品。因此,高中語文教師不僅需要從教學內容、學習主體與教學方法入手,更要注重將這三方面的特點與自問自讀法有機結合,本文認為高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至少需要在課堂學習與課外實踐、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三個層面下功夫,為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作出努力。
參考文獻
[1]廖祥勛.不再讓教師牽著鼻子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自問自讀法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2).
[2]馬繼華.帶著“緊箍”去閱讀——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初探[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1).
[3]李婷婷.淺談高中語文課堂上的朗讀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70).
[4]李瑞華.淺談朗讀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作用[J].祖國:建設版,2014(07).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