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川
【摘要】合理運用朗讀,在語文教學中可以起到顯著的效果。文章以《黃山奇松》一課為例,從“自主通讀,了解大意”“認真細讀,掃除障礙”“涵詠精讀,領會內涵”“拓展閱讀,加強鞏固”等四個方面展開示范解讀,力求通過“四步”朗讀,提高文本的解讀效果。
【關鍵詞】朗讀;四步;效果;《黃山奇松》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朗讀是學習小學語文必需的步驟,沒有朗讀的課堂不是真正的語文課堂,要想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就需要多在朗讀文本上下功夫。我們要指導小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完成對知識的建構,以讀為綱,以讀促思,以讀促進探究,所以小學的語文課堂教學,需要我們多讀文本。筆者認為不妨在課堂上進行四步朗讀教學,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更能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效果。
一、自主通讀,了解大意
缺少朗讀的語文課堂,不是一個真正的語文課堂,因為小學生對文本的內容不理解,他們也無法處理閱讀上的問題,也就不可能領會文本的內涵。所以我們要首先在自主預習與自主先學的階段,讓學生通過朗讀文本 把文本的大體意思搞清楚,然后再針對文本的問題做更近一層的探討,完成對文本的領悟。
如學習《黃山奇松》一課,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什么,在課堂上應該讓學生通過閱讀題目了解一下,然后再讓學生帶著問題來進行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思考一下這幾個問題,在處理完這幾個問題的同時,也理解了文本的大意。如筆者讓學生在朗讀時思考這幾個問題:1.黃山有哪“四絕”?2.黃山奇松指哪些樹?3.黃山奇松千姿百態,有哪些姿態?通過朗讀中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學生了解了黃山“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進一步理解奇松,然后再了解黃山最有代表性的奇松,也就是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從而了解更多的奇松的姿態,或立或斜,或俯或仰,讓人覺得黃山奇松的神奇是難以想象的,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通過這個初次朗讀,學生基本上了解了文本的大意,了解了文本中黃山奇松主要是以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為代表,山上松樹繁多,千姿百態,為學生下面的深層探究黃山奇松奠定了基礎。
二、認真細讀,掃除障礙
小學生語文教學其中一個重要的任務是字詞的教學,所以我們要注意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領會文本的重點詞語,包括生字的音、形、義,詞語的字形,詞語的釋義,近義詞、反義詞辨析,讓學生在朗讀中漸漸明晰文本的意義,對于文本的這些詞語,不能僅僅明白字面上的意思,一定要放在文本中去體會,這樣才不會偏離軌道。
如學習《黃山奇松》一課,首先布置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掌握“譽、陡、屏、賓、屹、臥”等詞語,學會語音上的拼讀,然后分析他們的字形,進行字形和語義上的辨析,尤其是一些詞語的意義,需要我們好好地根據文本,領悟其中包含的意思。像“瀟灑、挺秀、飽經風霜、遒勁、郁郁蒼蒼、千姿百態”等詞語,要指導學生在朗讀中仔細體會它本文中的實際意義,為下面的探究文本、領會內涵掃除語言上的障礙。
有些人認為這一步可以放在課前預習上完成,如果我們面對的都是那些學習能力強且學習非常自主的學生,可以減少這一步,讓他們這樣做;但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他們的自主性還差點,對于預習文本做不到非常扎實,所以還要專門利用朗讀文本來完成這個任務,夯實這個基礎,對于下面的進一步學習是有利的,要切實做好這個基礎的積累工作。
三、涵詠精讀,領會內涵
對于每一個小學生來說,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師指導,從而更好地發展他們閱讀文本的能力。筆者一般在這個過程使用的時間長,這也是重點關注的地方。但如果因為重要,探究合作的時間分配的多,而忽略了朗讀的時間,那就本末倒置了。所以我們要以朗讀為主線,牢牢抓住文本,以讀促思,在朗讀中思考問題,然后再加以探究合作,這樣就可以更深刻地完成對文本的解讀,體會文本的內涵,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像《黃山奇松》一課,我們要在探究合作前,讓學生認真讀書,在朗讀的基礎上思考下面問題:1.黃山奇松在文本中怎么描述的,用了什么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2.這三個黃山奇松的特點是什么,看到他們你想到了什么?3.黃山奇松奇在何處,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回答。這幾個問題的提出,從黃山奇松中極具代表性的三個“迎客、陪客、送客”的松樹講起,具體刻畫最能代表黃山的迎客松,讓學生根據旅游的步驟,先是感受迎客松的熱情,進而感受陪客松的款款深情,走后再感到送客松的依依不舍,這樣學生對于這三個松樹的特征、描寫的妙處就可以完全感受到了。筆者在課堂上為了完成探究任務,讓學生根據圖片,結合文本的朗讀,進一步發展他們的想象力,更真切地感受黃山奇松的奇。
四、拓展閱讀,加強鞏固
朗讀不只是對于文本的內容,學完課內的,我們可以利用課外拓展訓練,加強對閱讀能力的鞏固,所以我們還可以找一些和文本相關的文章或練習,把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鞏固訓練,進一步扎實知識基礎。
如《黃山奇松》一課談到了“四絕”,這四個里面和奇松比較相似的是怪石,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根據對文本的領會,利用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對奇石進行描繪,可以像開頭描繪三棵奇松那樣具體描繪,也可以像結尾那樣進行群體描繪,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當然學生對怪石可能會不熟悉,所以我們可以借助投影,讓學生認識黃山的怪石名稱,以備不時之需。學生要想寫出有關怪石的文章,首先得仔細多讀幾遍朗讀文本,在對文本了解更好的情況下,才能把文章寫好,所以這種拓展訓練,既鞏固了對文本的學習,還加強了對文本寫作方法的領會,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課堂利用四步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時能立足文本,在朗讀的基礎上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完成對內涵的深刻探究,完成對課堂學習鞏固的拓展訓練,只有多讀多練,才能加強小學生閱讀的能力,才能不斷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