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敏
【摘要】初中語文是基礎學科,是知識銜接的重要過程,在此階段需要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作文寫作在語文學習中占了相當多的比重,所以引導學生通過修改創作一篇優秀作文是關鍵性工作。本文根據以往教學經驗,對引導學生正確修改作文的方法作如下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寫作修改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初中的作文寫作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不斷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創新以及提高結合實際閱讀需要的寫作水平。所以初中教師要不斷探索作文修改的方法,以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進步。
一、存在的問題
寫作能力是語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文修改能力又是寫作能力的重要組成。優秀的文章難以一蹴而就,一般都要經過反復修改,修改是一種能力,若培養學生養成這種能力,他們將受益匪淺。但是這種能力的養成是不易的,學生在作文修改過程中一般會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修改主體沒有弄清楚,有些學生依賴于教師的精批細改,自己要修改時就無從下筆。學生才是作文修改的主體;沒有修改目標,不知道怎樣修改才是一篇好作文;對作文修改不夠重視,經常粗略地寫完就放下不管。學生的這些問題反映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寫作不夠重視,批改時只追求速度,不去思考如何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沒有系統教授作文修改方法,沒有讓學生理解作文的優秀體現在哪里,對學生的修改缺少鼓勵和反饋等。身為教育工作者應該高度重視以上問題,并不斷探索解決辦法。
二、具體方法
(一)給學生樹立榜樣
對于作文修改能力的培養首先就要喚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主體,意識到寫作是圍繞自身實際生活進行,表達切身感受的一項創造性活動,并且能充分發現修改在寫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首要的一點便要激發學生對作文修改的興趣。可以給學生講名人的故事,樹立榜樣以此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通過這些名人讓學生意識到優秀的作品都是通過仔細斟酌,苦苦修改得來的,也讓他們意識到經過反復修改,自己的作文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比如老舍,他的文章都經過了反復修改,他說過:“文章必須修改,誰也不能一下子就寫成一大篇,又快又好。”老舍的例子能讓學生意識到修改的重要性,還能鼓勵學生建立起寫作的自信。魯迅的文章也如此,都經過反復推敲,他總是帶著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作品:“自己覺得拗口的,就增刪幾個字,一定要把它讀得順口。”“不用只有自己懂得或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來的字句。”而且修改時要果斷:“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因為有了這種嚴謹的文章修改過程,這些作家的文章才能熠熠生輝。告訴學生他們的作文也是,只要經過打磨也能變成耀眼的鉆石,讓學生對自己在寫作修改過程中的主動性有一個充分認識。
(二)教授修改步驟
作文修改是初稿到定稿之間完善加工的過程,它有自身的邏輯性順序,教師要有計劃地把這個修改步驟教給學生。比如學生以童年經歷為題寫文章,在文章完成后首先要通讀一遍,看看有無錯別字,標點符號、詞語的運用是否合理,句子的表達是否準確,段落是否連貫完整等。在保證正確性后再讀第二遍,對初稿的粗糙部分進行刪減補充、潤色修改,對文章題目的選取,是否切題,結構的連貫性,行文風格等層次上進行修改,使文章結構更明確,語句更富有文采。接下來將文章放置一段時間,受一種思維定式的影響,作文寫完后學生無法立刻做出大范圍改動,所以可以等過幾節課再將作文拿出來修改,就更容易跳出原本思路,產生新的修改思路。學生缺乏方向時可以鼓勵他們多讀優秀的作品,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的童年》這些寫童年的文章,讓他們從中汲取營養。
(三)打好修改基礎
要鼓勵學生多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通過閱讀訓練增強學生的語感,培養他們的文學素養,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意識到寫作中情感表達和創新的重要性,同時與修改這一活動的基本內涵互相印證,即作者基于對文題和題意的深刻認知,以批判的思維對文章內容進行再次認識,發現以及創造。比如要求學生寫情感類的文章,如親情,友情,師生情等,可以讓學生閱讀此類文章及文學著作,如高爾基的《母親》,E· B·懷特的《夏洛的網》等。學生在閱讀量積累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情感表達的方式,同時對比分析自己的文章,就能夠漸漸清楚自己的作品與名作的差距所在,在內心深處形成文體,修辭,遣詞造句等各方面的標準。在自我修改的過程中,以通過閱讀所形成的標準為自我評價的基點,完成認識的不斷深化,表述的不斷規范,情感的不斷遞進,以及內容的再次創造,等等。總之,閱讀是打好修改基礎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四)開展改文活動
新課程標準提出,應該重視作文修改的評價,主要包括改文態度、內容、過程,以及方法。并且以學生自改和互改的方式,促進互相了解合作,提高寫作水平。由此,我們可以采取開展改文活動的方法,積極激發學生改文興趣,培養改文意識。改文活動,要求師生全員參與,具體模式包括教師范改,師生共改,學生間交換互改,學生自我修改等。改文活動的最終目的,即是通過改文活動的反復實踐,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改文習慣和意識。
三、結語
綜上,初中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對學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和意識進行培養,這對學生未來寫作的規范程度,情感表達,以及創作創新都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孫鶯.初中作文評價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