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鵬斌
【摘要】《菜根譚》是一本修身養德、為人處世的好書。讀《菜根譚》,能夠讓我們從中得到許多的關于教書育人方面的啟迪。首先在師德師風建設方面,教師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懷,在言行方面要以身作則。其次在教育教學方面,教師在進行批評教師時應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教育,發揮學生的潛能。
【關鍵詞】菜根譚;教書育人;師德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明代洪應明所著《菜根譚》一書,屬禪宗語錄,以其精妙的哲理享譽海內外。其中蘊藏著對于教師修身養性、教書育人方面的巨大力量。我結合書中的一些啟示,談一談在師德師風建設、教育教學方面的一點看法。
一、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
(一)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懷
教育以育人為本,育人以育德為先。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應該樹立崇高的師德,為人師表、身正為范,只有這樣才談得上如何教書育人。“心無物欲,坐有琴書。寵辱偕忘;專心致讀”。這是《菜根譚》對讀書人形象的刻畫。但隨著社會收入差距的擴大,物價快速的上漲,少數教師產生了嚴重的利益主義傾向。有的向家長索要紅包、禮品;有的在課上故意不講該講的知識點,而是留到輔導班等。這都是因為教師把物質需求看得過重,抵擋不了物欲的誘惑。《菜根譚》中說到“處逆比于下,心怠思于上。富者多憂,貴者多險”。當我們心理不平衡的時候,應該來點阿Q精神,及時調整自己,這樣才不會走入誤區。《菜根譚》中還說到“做人無甚高遠事業,擺脫得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功夫,減除得物累,便臻圣境”。要樹立高尚的師德,我們必須要有一份淡泊恒久的操守,把名利看淡。“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要想做一個好教師,必須守本分,講良心,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教育好他們。
(二)在言行方面要以身作則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葉榮茂者”,這說明我們教師必須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信服。“養弟子如養閨女,最要嚴出入,謹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凈田中下一不凈的種子,便終身難植嘉苗矣。”這提醒我們,教師要告誡學生,生活上應量力而行、不搞攀比。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均十分重視身教的作用,認為身教勝于言教。我國著名教育學家張伯苓有一次教育學生不能抽煙,學生反問:難受您抽煙就不損害健康嗎?張伯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立即戒煙,從此他的學生再也沒有抽過煙。可見,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影響之大。而現在很多教師只在課堂中講得一套又一套,自己做的卻不盡人意。有的受“拜金主義”的影響缺失奉獻精神,為酬付勞;有的不安心本職工作,對教學敷衍了事,心系他處。試想這樣的教師怎么能為人師何表、教育好
學生?
二、教育教學方法
(一)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
現在有很多教師不愛學生,不把學生當人看。有的不與學生溝通,師生感情淡薄;有的親疏傾向明顯,愛富嫌貧,愛成績好的厭惡成績差的;有的動輒體罰學生,謾罵、挖苦、羞辱學生。這首要的原因在于教師沒有尊重學生的人格,沒有把學生置于教育的主體位置。其次在于很多教師沒有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菜根譚》中對學生的教育尤其是差生的教育有很多精妙的語句。其中的應務篇對于批評理論的論述,例如因材施教、尊重學生人格與尊嚴等理論與現代教育心理學批評理論存在著很大的相同之處。例如“責勿太嚴,教勿太高”“不宜暴揚,不宜輕棄”,有時需“曲為彌縫,如暴而揚之,是以短攻短。”“若此事難言,借他事隱諷之;今日不悟,俟來日正警之。”“如春風之解凍,和氣之消冰。”這提示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應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而要全方面的了解他,用春風化雨的力量與他進行溝通,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只要對學生有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樂其教;教師的專業才能成長,教育質量才能提高。
(二)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教育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興由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這幾句話對于教師的教學有很有的啟發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機會、因勢利導、引領學生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親歷知識的生成,才能更好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系統。正所謂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根據學生的特點及學習能力,安排不同的學習內容與任務,為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空間,挖掘其潛能。教師應幫助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三、結論
《菜根譚》是一部教師修身養性的寶典,其中還有其他很多關于教師正心、修身、養性、育人的學問。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向《菜根譚》學習智慧,汲取正能量,我們一定樹立正確的教育信仰,守住底線、善待工作、善待學生,享受充滿詩意的教育人生。
參考文獻
[1]蔡欣.傳道授業解惑——淺談教書育人中的師德建設[J].中國輕工教育,2008(B08).
[2]康永娟.淺談如何提高教師自身的師德修養[J].大觀周刊,2012(16).
[3]馬文君.國學文化對新時期民族精神發展的影響研究——以國學讀本《菜根譚》為例[J].文教資料,2012(8).
[4]齊小軍,尹貴斌,馬少霞.《菜根譚》中廉潔社會生活方式思想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