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陸鳴++高曉東++夏倩
摘 要:2015年開始,無錫市重點對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進行了示范推廣,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就無錫市當前生產上主要的示范推廣模式和技術應用情況進行了概述,并提出了綠色防控技術在無錫市推廣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下階段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無錫;蔬菜;病蟲害防控;示范推廣
中圖分類號:S-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6)24-0079-03
蔬菜產品的質量安全是廣大消費者最為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之一,其中與蔬菜病蟲害防控相關的農藥使用直接關系到蔬菜產品的質量安全。2011年,農業部辦公廳發文就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提出了意見,無錫市也圍繞這個課題開展了相關工作。2015年開始,無錫市實施了現代農業(蔬菜)科技綜合示范推廣(無錫)項目,示范面積擴大到173.3 hm2,項目區內蔬菜生產年用藥次數明顯減少4~5次,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為大面積推廣應用積累了經驗。
1 示范推廣模式與技術措施
1.1 示范推廣模式
以服務城郊型葉菜周年生產為主線,重點圍繞克服連作障礙,防治小菜蛾、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等重要靶標病蟲害,按照“服務重點、整合資源、強化組裝、落實到戶”的原則,通過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段試驗、示范、推廣綠色防控集成技術,形成具體模式加以推廣應用。
具體實踐中,一是整合資源、加強領導。充分發揮行政推動的作用,通過宣傳發動,統一思想認識,加強對這一工作的領導,整合了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項目、江蘇省重大病蟲害防治項目、科技入戶項目等多個項目資源,確保啟動有力、投入持續、效果明顯。
二是詳細論證、技術集成。示范推廣過程中,邀請了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等專家對相關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論證,根據專家論證意見,強化了相關技術的組裝集成。
三是細化培訓、落實到戶。通過編寫《蔬菜病蟲綠色防控技術培訓教材》、拍攝《蔬菜病蟲綠色防控技術專題片》等多種形式,細化落實各項技術措施的培訓,同時要求項目區各蔬菜基地負責人包干各項技術措施落實到位、各技術人員包干各項技術措施效果到位,通過2個“包干”保障整個示范推廣落實到戶,具體技術落實到田。
1.2 技術措施
在示范推廣過程中,圍繞城郊型葉菜周年生產,具體采用了六大類技術措施。
①農業防治技術 一是做到項目區內全園清潔,徹底清除雜草,生產期內及時加強植株管理,徹底清除病殘體、廢棄物并集中處理,利用發酵池處理秸稈發酵還田,減少病蟲害侵染來源。二是確保換茬間隔時間,深耕并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使用石灰提高土壤pH值及氰氨化鈣(石灰氮)消毒土壤等措施。三是選用抗逆性強的品種,通過溫湯浸種、藥劑處理等方法做好種子消毒,采取與不同類型不同科蔬菜合理輪作、水旱輪作等措施防治連作障礙。
②生態防治技術 一是根據各種作物溫濕度要求,及時揭、蓋大棚等設施覆蓋物,合理通風與閉棚。二是覆膜高溫悶棚,利用太陽能高溫殺菌消毒。三是針對不同作物合理選用噴灌、膜下滴灌等灌溉方式,采用深溝高畦,并及時清溝理墑降漬。
③性信息素誘殺技術 針對甜菜夜蛾、小菜蛾、斜紋夜蛾3種靶標害蟲,選用性誘劑及誘捕器裝置,確保項目區內大面積連片使用,重點落實各種誘捕器的技術關鍵點、安裝、使用和日常維護,每4~6周及時更換誘芯,破壞和干擾3種害蟲雌雄成蟲交配產卵,壓低成蟲基數,整體大幅度降低害蟲的密度。
④物理防治技術 一是使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將害蟲誘捕后滅殺,壓低趨光性害蟲基數。二是利用色板誘殺害蟲,在設施內利用黃板、藍板等色板防治蚜蟲、粉虱、薊馬、斑潛蠅等害蟲,在葉菜上方5~20 cm處或果菜田間每 667 m2掛設黃板70~80塊,薊馬發生嚴重地區再掛設藍板20~30塊。三是使用防蟲網阻隔害蟲,采用框架式防蟲網室、單棚覆蓋防蟲網室、棚室通風口覆蓋防蟲網3種覆蓋方式。四是應用自控臭氧發生器,通過產生臭氧控制真菌性病害及飛虱、蚜蟲等小型害蟲。
⑤生物防治技術 一是針對主要靶標害蟲合理搭配選用苦參堿、印楝素、多殺菌素、甜核·蘇云金桿菌、蘇云金桿菌、乙基多殺菌素、甜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和短穩桿菌等高效生物農藥。二是引進天敵昆蟲防治害蟲。
三是使用生物菌劑或者生物菌肥防治連作障礙。
⑥科學用藥技術 一是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選用噻蟲嗪、阿維菌素等防治害蟲,嘧霉胺、腐霉利等防治病害,同時注意交替輪換用藥,防止產生抗藥性。二是改進用藥方法,推廣使用煙霧機、靜電噴霧技術等,推動統防統治,提高用藥防治效果。三是適期防治、采收,如根據蛾發生高峰期于1~2齡幼蟲期合理用藥,提高殺蟲效果,并嚴格按安全間隔期用藥和采收,確保蔬菜農藥殘留不超標。 2 存在問題
2.1 綠色防控認識不夠深入
一方面,相關領導干部、技術人員對綠色防控的認識不夠深入,還沒有充分認識到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推廣關乎到實現生態文明的大局,關乎到實現病蟲害綜合防治、農藥減量增效的目標,缺乏系統推進綠色防控措施落實、強化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相關企業、合作社及菜農認識不夠深入,主觀上對綠色防控這一新生事物還不能完全接受,企業怕增加生產成本,菜農怕麻煩,加上無錫菜農90%以上是外來農戶,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普遍對化學農藥的依賴性較強,雖然對綠色防控效果認可,但還是認為不如使用化學農藥簡單易行,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參與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2.2 技術體系不夠完善
一方面,在單個技術成熟應用的基礎上配套形成體系有待進一步總結完善,加上部分技術還處于試驗示范階段,相關技術儲備不夠,尚未形成技術規范,關鍵技術配套及集成有待加強,示范推廣效果的潛力還有待進一步發掘。另一方面,目前尚未建立起對綠色防控技術有效的科學評價體系,評價指標單一,只體現在農藥次數、用藥量減少等個別指標上,還不能從經濟、社會和生態等多方面綜合評價。
2.3 示范推廣措施不夠到位
按照全方位、網絡化、多層次地開展示范推廣、宣傳培訓、指導服務的要求,目前示范推廣的力度、措施落實還不夠,還存在網絡化展示不夠、個性化培訓不夠、感性化效果展示不夠等問題,除了行政推動外,還沒有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蔬菜生產中,病蟲害統防統治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也直接影響了綠色防控示范推廣的效果。
2.4 投入機制還不夠健全
由于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對綠色防控的認識和積極性還不足,還沒有形成政府投入為引導、生產經營主體投入為主的投入機制,現有示范推廣的成果基礎不牢固,一旦項目結束或者各類財政扶持項目資金整合不到位,很容易出現示范推廣措施無法落實、示范效果打折扣甚至開倒車的情況。
3 下階段對策措施
3.1 進一步加強技術配套集成,建立完善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科學評價體系
盡快形成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關鍵技術的體系配套與集成,加強技術儲備,提高技術的先進性、操作性、易用性。特別是要針對城郊型葉菜周年生產的特點,總結出幾套成熟有效的周年生產模式,從品種選擇到生產全程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進行技術組裝集成,并形成相應的生產技術規程加以推廣應用。建立完善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科學評價體系,在經濟性指標基礎上,重點圍繞蔬菜產品質量安全、對生態環境保護設計評價指標,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決策依據。
3.2 有針對性地建立、鞏固、提升一批綠色防控示范展示區,加強與市場的聯動
通過不斷擴大示范推廣規模,通過典型引路、聯防聯控、示范帶動、產銷聯動、農超對接等方式方法,積極推動綠色防控模式下生產的蔬菜產品與市場、消費者的對接互動,真正體現高品質蔬菜產品的優質優價,真正體現綠色防控技術的價值。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企業和農民廣泛采用綠色防控技術,真正使他們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體會到綠色防控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收益,充分調動這些生產經營主體的積極性,進而推動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進入良性循環發展道路。
3.3 完善投入機制,加大財政專項投入,拓展生態補償資金投入渠道
要契合深入開展“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的目標任務,真正提升對綠色防控的認識與重視力度,尤其是提升開展綠色防控與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之間關聯的認識。在既有項目資金、扶持政策整合的基礎上,利用好無錫市全面實行生態補償政策,對基本農田中市屬蔬菜基地依面積每年進行生態補償補貼,將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補貼和物化補貼納入生態補償資金使用范圍,確保一個長期穩定的投入渠道,逐步建立起各級財政補貼、技術人員服務、生產者投入的綠色防控技術應用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 王曉青,鄭建秋,周春江,等.北京市蔬菜病蟲全程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及應用[J].中國蔬菜,2013(21):25-29.
[2] 楊普云,梁俊敏,李萍,等.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應用[J].中國植保導刊,2014(12):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