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安昶
摘 要:隨著經濟的大發展,競爭環境的日益嚴峻,建筑市場同樣也面臨著更高要求的挑戰,我國建筑市場在傳統的關注建筑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之下,更應該關注最新的設計理念、人文思想、國家政策傾向以及全新的建筑風格。競爭的加劇使得建筑業單純的依靠低成本取勝的時代已經成為了過去時,節能、環保、低碳的綠色理念已經成為了時代主題。
關鍵詞:綠色施工技術;建筑;可持續發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24.101
0 引言
近年來,綠色施工逐漸成為我國建筑施工管理的主要發展方向?,F階段,我國陸續相關綠色建筑評估標準進行了建設與完善,例如綠色辦公建筑評估標準、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生態住宅評估體系等等,符合我國國情發展的建筑評定體系不斷趨于成熟。然而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由于我國綠色建筑評價體系起步較晚,因此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一定差距。這需要我們針對此展開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發展對策,不斷研發新型的綠色施工技術,以促進我國建筑的可持續發展。
1 綠色設計建筑的具體內涵
建筑理念,強調的是在建筑過程中,更加尊重自然環境和原有的客觀規律,較大程度的降低資源消耗,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不斷降低建筑施工過程中對于自然環境的污染,加強建筑設計的綠色環保的特性,改變以往在建筑過程中對于資源的浪費和無端的損耗。在這一綠色建筑的設計中,既是人們對改善環境做出的巨大的努力,也是為了更好的將自然與人文與建筑更和諧的相融合。
2 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
(1)和諧原則。綠色建筑無論是在建造或者使用過程中,都需要強調和諧關系。這和建筑自身產生的背景有關,影響建筑的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建造過程中的材料消耗,使用過程中的違規裝修以及拆除時的環境污染等,這一系列的過程都存在著一定的資源損耗和污染,這無疑也更加強調了和諧的重要性。
(2)因地制宜原則。建筑設計不是一味的追求別致創新,在具有獨特思維的基礎上更應該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地形地貌、氣候特征,善于利用其客觀規律,因地制宜,不斷提高現有土地的資源使用效率。這不僅可以節約現有的能源資源,更能使得當地的能源得到最大化的使用,為此,在綠色施工技術在建筑可持續發展得應用過程中,必須順應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對建筑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充分考察與研究,并選擇合理的設計形式與技術手段,以此提高建筑的適用性與科學性。這既符合經濟發展的成本節約原則,又符合當今時代環保的大背景。
(3)經濟原則。綠色建筑設計并不是單純的投入,亦或者是與產出不成比例的反方向浪費支出。而是在體現綠色建筑設計原理的基礎上,運用一定的技術,結合當地的建筑特色,建造經濟實惠的綠色建筑,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任何投入都不是無止境的成本消耗,而是帶有一定目的的回報需求,經濟成本最大化原則并不意味著在公共建筑過程中選用不符合標準的材料,偷工減料,而是充分利用最新研制出的能源、材料,滿足其建造的訴求。
3 綠色建筑的設計途徑
(1)注重運用新型的綠色能源系統。新型的且正在被大力推廣的新型能源,如風能、太陽能,正在以其無污染,可持續的優點,被更多的生活實踐領域所應用。主要用于發電的風能,不斷實現電力系統的能源消耗低化;而轉化為熱能的太陽能,可以盡可能多的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能源需求。此外,建筑行業還必須針對其他新型的建筑能源加以大力研究與開發,并對其加以運用與發展。
(2)不斷降低建筑過程中各種人為損耗。在建筑建造過程中,一些環境污染是難以避免的,甚至會由于選用的材料不符合相關安全規定而造成安全隱患,造成周邊環境的污染。而且,各種建筑不一定奢侈復雜就是美,在建筑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其簡約環保安全,盡量避免建筑材料的人為消耗。再次,還是要關注技術設施的運用,建筑工人應注意施工的技術方法,學習掌握最新技術,盡量減少對建筑物周邊環境的污染。
(3)合理利用建筑材料。在建筑過程中,應該注重運用無公害、節能環保的材料。在建筑中使用的材料應該是經過國家質檢部門檢驗的,對人體傷害較小的材料。選取這些材料的標準必須是揮發很低、基本無放射、活性很低,要滿足人們追求綠色環保的心理訴求。科技在不斷地發展,時代的車輪在向前推進著,節能環保的材料不斷問世。
4 綠色建筑的應用建議
(1)綠色建筑的設計方案。在建筑設計的方案里面應該盡可能的運用純天然的資源,比如風、光照等。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經濟效用最大化的原則,要盡可能的控制長期成本,合理計算長期消耗,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建筑的長期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為建筑選取工藝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將生態環境作為其重要的考慮因素,為打造出生態環保,富于人文氣息的建筑打下基礎。
(2)建筑過程中要統籌全局,考慮其全面系統。建筑過程中當地的人文氣息、地形地貌、氣候特征都是其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建筑設計者應強調因地制宜,依據當地的自然能源優勢,選取最合適的節能低碳環保的材料,降低其建造過程中的成本。另外,在施工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新型技術,減少對當地環境的污染。
(3)合理運用信息技術。隨著21世紀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人類已進入了信息時代,如果想要取得實質性發展,建筑行業就必須充分結合信息技術,在以往,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軟件開發與應用,在計算機輔助計算與管理軟件的幫助與引導下,建筑施工發展不斷趨于綠色、高效、環保。此外,在材料方面,為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減小資源浪費,還需要對材料配置進行優化處理,使材料用量得到有效控制。在建筑模版設計中,可以對先進的成型軟件技術加以利用,如此可以提高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并且能夠對模板的循環利用產生積極的影響。
5 總結
綠色建筑并不是憑空出現的夸夸奇談的項目,而是經濟發展、技術進步、生態平衡三者的共同訴求。它是應歷史潮流而生的產物,為之前人們的鋪張浪費、污染環境敲響了警鐘,告誡世人,要將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協調,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重保護環境,愛護自然。不斷利用新技術,新應用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
參考文獻:
[1]梁波.建筑可持續發展中的綠色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04).
[2]胡致果.綠色施工技術在建筑可持續發展中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4):420.
[3]王贊,邵崎,魏琪琪等.建筑可持續發展中的綠色施工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7):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