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欽
【摘 要】隨著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中職院校為了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就需要注重培養技能型人才,這就需要通過改變教學方法,優化課程結構,建立“雙師型”的教學隊伍等有效策略來加強人才的培養效果,因此本文分析了中職機電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途徑。
【關鍵詞】中職;機電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途徑
教育改革的深入,中職院校也在進行教育改革,為了要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機電專業教育也為培養技能型的人才做出了很多改變,并確定了培養學生高素質、高能力、職業化和現代化的培養目標,學校也聯合了企業共同培養人才,并獲得了一些成績。
一、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
為了讓學生能夠具備專業相關崗位的能力,滿足企業對崗位工作人員的要求,將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作為主要方向,且學校應該要著眼于勞動力市場的實際需要,培養出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
(一)不斷優化教學結構
中職的課程設計應該要明確受教育者的學習需求,在對此進行分析之后,以及職業、市場等情況進行分析之后,優化教學的結構。學校可以定期開展實地調查,調查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工作的評價、滿意度等,讓相關領導人員對畢業生的水平以及當屆實習生的質量進行評價,進而對學校的課程開始進行評價。中職學校應該設置一個機電專業的委員會,專門負責這方面的內容,能夠及時的采納意見,時刻關注所在地機電行業的最新消息和變化,并且相對應的調整教學計劃,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二)調整專業課程結構
學校需要結合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標準,調整課程結構,改變以往注重理論知識教學的情況,要減少這部分教學的比重,確保理論知識的“精”度,教授學生必須要掌握的知識即可,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比如學校可以開設專業課程,如機械設計基礎,里面包括力學、機械零件和原理等、機械制造基礎將切削機床以及金屬工藝學等內容進行了有機結合,而電子技術基礎則是將電工方面、單片機等內容綜合起來,這三門課程,從課程內容來看都具有比較強的綜合性。
(三)開發校本課程
每個地區的職業教育都有其自己的特點,因此要想會使用國家統一標準的進行教學,并不能充分發揮出地方性的教學特性,和當地企業的用人要求也有所出入,會影響教學的有效性,因此要想搞好機電專業建設就需要開發校本課程。學校應該要在分析職業的基礎上,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統一,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培養學生具有高素質以及高專業技術能力的人才,將這作為校本課程的理念。結合地方的經濟特點,學校可自己編寫教材,比如《數控車床編程操作》、《職業道德補充教材》等。
另外在開發校本課程的時候,也需要考慮和學校合作的企業的情況,包括企業領域內的新變化、技術等內容,要掌握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以此為標準,對學生實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和技術培養,實現中職教育的有效性。比如某集團,其是以生產銅管、銅棒為主的生產公司,在這方面是國內生產規模靠前,因此學校可以依據集團的產業結構,增設相關的課程,比如銅加工工藝課程。再比如某個生產汽車制動系統的集團,集團內主要以各種汽車零配件為主,因此學校就可以依據其要求,在聯合開辦的定向班中開設汽車發展史課程等,實現課程教學與企業崗位的對接,能夠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企業的技術水平、生產情況等[1]。這樣做可以有效的加大企業對學校教學的重視,提高參與度,還能讓企業用心,注重對未來職工的培養,提高企業的積極性。
二、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
教師是教學的直接實踐者,其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學校應該加大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建設“雙師型”的師資隊伍。
(一)實施專業教師“六個一”工程
學校要加強建立“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實施“六個一”工程,即聯系一家企業,學精一門技術,結識一批專家,帶好一批學生,每周要進廠實習一天,每個學期一篇調研報告,教師要分別去往不同的企業,跟隨學生做好跟班訓練,讓學生體驗不同的工種。
(二)聘請客座教師
教學中除了本校聘請的專業教師之外,還應該聘請一些企業中機電專業的技術人員,優秀人才等參與學生的培養中,可以為學生講授特色的課程或者是專題講座等,這樣可以的彌補學校教師在專業實踐經驗上的不足。
(三)加強研究活動
學校應該要加強研究活動的力度,讓有能力的教師多去參加企業的科研活動,也可以從中學到新的東西。
三、強化職業技能訓練
實習教學以及技能訓練是教學中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要明確學生的需求,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一)在專業教學中強化技能訓練
要在每一年明確具體的學生培養方向,第一年要按機電大類教授學生學習公共基礎課和職業基礎課,第二學年就可以增加專項的職業技能培訓,讓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和就業選擇專業模塊的學習,為接下來的頂崗實習做好知識、實踐經驗的儲備[2]。對于那些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學校可以讓他們參加技能強化班,讓他們發展更進一步。
(二)開展多樣的實踐教學
讓學生到真實的環境去檢驗和訓練自己的技能,進而提高技能水平,就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學校可以讓技能水平較好的學生去實訓中心去鍛煉,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比如普通車床加工技術、數控車床加工技術等。還可以采取工學交替的方法,安排學生到合作的企業中去見習,讓學生身處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切身了解崗位的要求等。比如,可以就某企業的定向班,讓學生每年的五月份至八月份空出一段時間去企業中進行頂崗學習,采取制定工作人員帶教,教師協助管理的教學方法,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技能平,讓學生多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提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機電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是必然的,學校應該以企業的用人需求為標準,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通過多種培養途徑,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田玉敏.高等學校教學評估迎評工作實用操作指南[M].北京.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11
[2]顧明仁.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實施手冊[M].北京:當代中國音像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