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莉+++安海燕
摘要:依法從嚴的治軍思想,為我軍正規化建設“明目”、“聰耳”,指明方向。在當前我軍軍事院校進一步深化改革,整體推進質量建設,建設一流大學的時刻,從嚴治校的管理原則能為我軍軍事院校正規化建設指明路、嚴軍法、統全局、創名校。
關鍵詞:軍事院校;正規化建設;依法從嚴治軍;一流大學
在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這一方案中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扎根中國大地,遵循教育規律,……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
軍事院校,是大學中的一種,是培養特定軍事人才的高等學府,它具備獨特的軍事戰略職能,具有獨特的人才培養方式,雖然它是有別于地方高等院校的特殊主體,但也是一流大學的建設對象之一。其意義不僅在于發展我國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更對提高我軍戰斗力、發展我軍軍事能力、增加我國國際綜合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
早在1981年,鄧小平同志就發出了“必須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①的號召,他還提出,要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和平時期軍隊主要靠教育訓練提高戰斗力,科學技術出戰斗力,改革出戰斗力……要從嚴治軍,依法治軍②。我們可以看出,承擔著軍事訓練任務的軍事院校是達成這一目標的重要媒介。而依法治軍,從嚴治軍,說到底是正規化建設的手段。新世紀我軍的正規化建設更上臺階,依法從嚴治軍的思想,為我軍正規化建設“明目”、“聰耳”,指了方向。在當前我軍軍事院校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整體推進學科建設,建設一流大學的時刻,從嚴治校的管理原則也能為軍事院校正規化建設指明路、嚴軍法、統全局,達到“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最終目的。
一、“從”之度,正規化建設指明路
軍事院校的基本職能是培養“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拉出去就能戰斗的優秀革命軍人。戰斗力是檢驗軍人的根本標準,軍隊建設對正規化建設提出的要求,說到底是對戰斗力建設提出的要求,軍事院校正規化建設始終堅持把鞏固和提高戰斗力作為著力點,緊緊圍繞戰斗力標準開展和實施。而要達到提高戰斗力的目的,離不開從嚴的標準。把握好從嚴治校的“從”之度可以為軍事院校正規化建設指明路徑。
軍事院校的正規化建設重在“兩員”—教員和學員,從嚴治校也要始終突出“兩員”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實行專家治校,減輕教員負擔并加大服務力度,切實做到尊重“兩員”、服務“兩員”、依靠“兩員”、發展“兩員”。把握從嚴的“度”也是軍事院校正規化建設過程中應該注意到的敏感點,我們既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以人為本這個本質與核心,又必須堅持從嚴治校凝聚核心力、提高戰斗力。
就軍事院校來說,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把尊重“兩員”的主體地位和創造精神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發揮“兩員”在軍事院校建設中的主人翁作用,做到理解人、關懷人、尊重人和幫助人,促進“兩員”的全面發展,維護好、實現好和發展好最廣大官兵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調動“兩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軍事院校正規化建設的問題上,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堅持了以為人本,還怎么處理從嚴治校。其實,這兩者不但不存在矛盾,而且還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胡錦濤同志強調的“三個統一”—“把愛護官兵生命與培育戰斗精神統一起來;把關心官兵個人發展與從嚴治軍統一起來;把尊重官兵權益與確保一切行動聽指揮統一起來”就說明了在正規化建設的過程中,以人為本與從嚴治校是促進戰斗力生成,發展軍事院校正規化建設兩個相互推動、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們不可因為強調以人為本就放松了從嚴治校,也不可因為關注了從嚴治校就忽略了以人為本。在正規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要處理好尊重個性自由與嚴格遵紀守法的關系、處理好實現個人價值與嚴格服從集體利益的關系、處理好與時俱進與嚴格正規化管理的關系,只有把握好了科學合理的“從”之度,才是最大的以人為本,兼顧好了以人為本和從嚴治校的關系,就能確保“打得贏”、“不變質”,推進軍事院校正規化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嚴”之法,正規化建設嚴軍法
新世紀新階段下的軍隊正規化建設總體要求高,標準高,其核心是從嚴治軍,我們必須以提高戰斗力為目標,堅持科學的治軍治校觀。那么用什么來衡量戰斗力標準就成為重中之重了。“完善軍事法規,加強科學管理”應該為成為正規化建設中衡量“從嚴”標準的衡器。
軍事院校是培養有智力、有武力、有戰斗力的新一代軍官的孵化器,高標準嚴要求才能培養出真正有能力的職業軍人,必須牢牢把握培養模式改革這個創新點,主動適應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無縫連接戰場、主動對接崗位、積極接軌市場,構建與戰場、崗位、市場零距離的人才培養模式。要建立最優的培養模式,就必須依托軍事法規和條令條例,全面從嚴治校。但從嚴治校并不是指盲目的嚴,也不是隨心所欲的嚴,而是有科學依據的嚴,這個依據就是“軍法”,也就是國家、軍隊等各級的軍事法規、條令條例和各項政策規范。當前我軍已經逐步形成了較全面較系統的條令條例體系,這就為我們全面開展正規化建院和從嚴治院提供了根本的法理依據。我國古代的軍事家帶兵就講究嚴之有則,以則服人。“嚴”要有標準,以“法”為則最能服人。所以,從嚴治校,“嚴”須以法為則,強化法制觀念,改變過時的思維定勢和工作模式,把依照法規制度指導和開展工作作為基本的工作方式。
從嚴治校,以“法”為則,首先必須強化法律意識,使依法從嚴治校成為我們的習慣思維和主導理念,加強法制教育、加大學法力度,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官兵深入學習軍事法律、法規,學習各項條令條例。其次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切實把各項政策規定落實到實處,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問題,嚴格按照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指導和管理,不搞變通、不憑好惡、不留死角、不循私情,切實維護條令法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真正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再次,要注意發揮表率作用,樹立履職盡責的模范。各級領導干部要充分認清自身肩負的責任,自覺把履行職責的過程,當作落實條令法規的過程,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從自身嚴起,帶頭落實制度,切實做到當表率、樹樣板。只有始終把嚴軍法當作標準衡器,才能在軍事院校創建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嚴把舵盤。
三、“治”之重,正規化建設統全局
軍隊正規化建設是個系統工程,具有全局性、一體性的要求,并且內涵豐富,覆蓋面廣。正規化建設,貴在協調全局,統籌結合。正規化建設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實實在在的內容,正規化建設必須貫穿到軍事院校建設的方方面面,以從嚴治校之“治”為著力點,體現在各項具體工作落實上。把正規化建設與從嚴治校緊密結合起來,真正滲透到軍事院校建設的全領域、全過程,做到全程研究謀劃、全程安排部署、全程抓好落實,以達到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目的。
首先,落實規章制度,實抓貫徹執行。各級各項規章是正規化建設的綱要,我們必須依法依章辦事,堅決執行,才能全面規范軍事院校正規化建設。要采取多種形式搞好法規條令條例教育培訓,切實增強貫徹落實規章制度的緊迫感和自覺性,形成領導按條令條例管理部隊、機關按條令條例指導工作、部系按條令條例正規運轉、官兵按條令條例規范行為的良好局面,不斷提高軍事院校正規化、法制化建設水平。要完善獎懲機制,對違反條令條例等規章制度的人和事,該批評的要批評,該處分的要處分;對執行條令條例等規章制度好的單位和個人,要及時予以表揚和獎勵,確保條令條例等規章制度的規定和要求落到實處。
其次,建立長效機制,狠抓制度養成。正規化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重在“治”的過程,要注重經常的“常”,逐步建立完善黨的建設、執法規范化、管理正規化等工作的長效機制,積極探索正規化建設的新內容、新方式和新載體,提高“兩員”參與正規化建設的積極性,強化正規化建設效果。要狠抓制度養成,通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教育、訓練和培養,使條令條例制度形態的東西轉變成為一種思想觀念,進而轉變為行為習慣。養成貴在持久,持久養成貴在自覺。
再次,從嚴治校,重在治“行”,在治“心”,在治“腦”。治“行”是指治作風,;治“心”強調上層道德建設,只有人的內在行為動機端正了,嚴治、法治才有基礎。治“腦”是在治“心”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法治意識,再通過治“腦”來規范“行”。回顧我軍的正規化建設史,之所以有了長足的發展并且還在不斷的進步,一條基本經驗就是堅持適應時代特點的科學治軍理念。在當下軍事院校改革的新形勢下,我們要做好從嚴治校這篇文章,也必須在“治”上下工夫,在治“行”、治“心”、治“腦”上求實效,全面提升管理層次,不斷促進軍事院校正規化建設水平的提升。
四、“校”之名,正規化建設創名校
把握“從”之度,為正規化建設指路徑;“嚴”之法為正規化建設掌舵盤;而“治”之重,為正規化建設統籌全局。從嚴治校是手段,正規化建設是過程,創建一流大學才是最終目標。要創建一流軍事院校,關鍵在于從嚴治校。第一,要牢牢把握培養模式改革這個創新點,主動適應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無縫連接戰場、主動對接崗位、積極接軌市場,構建與戰場、崗位、市場零距離的人才培養模式。第二,要緊緊圍繞教學改革創新這個中心點,進一步提高課程建設水平、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進一步突出教學內容改革。第三,要著力扭住教員執教能力這個關鍵點,深入開展全員性教學崗位練兵、扎實推進績效性教員管理改革、積極探索開放性教員培養機制,切實提升執教能力這一院校和教員的核心能力。第四,要切實強化任職教育發展這個增長點,跟隨軍人職業化改革這個前提,改革教學理念、規范任職教育教學組織、健全任職教育體制機制、配套任職教育教學條件,加快推進軍事院校改革轉型。第五,要始終突出“兩員”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實行專家治校、減輕教員負擔、加大服務力度,切實做到尊重兩員、服務兩員、依靠兩員、發展兩員。
2016年是《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頒布后第一個五年的起始年,在此關鍵時刻,我們應該始終堅持從嚴治校的方針政策,為軍事院校正規化建設發展指明路、掌好舵、統全局。
注釋:
①《鄧小平關于新時期軍隊建設論述選編》,第52頁。
②王文榮、張伊寧主編:《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述要》,國防大學出版社,第1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