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拓
作文是運用書面語的綜合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對片區內學校一年多的調研,我們發現教師怕教作文,怕改作文;學生一聽到寫作文就感到頭疼,大多數作文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所寫作文言之無物,沒有感情。如何改變這種現狀,談談自己的看法。
新課標指出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文教學首先要樹立大作文觀,不能把作文從大語文中脫離出來。我們在研究中發現,把作文教學融入閱讀教學比單純作文課上講作文效果要好得多。字詞是工具,閱讀提供范式(作文的形式。當然閱讀不僅僅提供范式)。單單有了工具、范式還不行,作文還是主觀能動地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形成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一種方式,對世界的認識、對自我的認識通過作文又表述出來,由此我們說作文是對世界的認識。基于此,我們說“功夫在詩外”,既要抓好課堂教學,還要積極開發課外學習資源,例如: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使學生去觀察生活、去感悟生活,形成無處無作文的局面。
大作文觀中素材最重要。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這就告訴我們作文的素材問題。生活是作文的源頭,小學生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及一切材料都來自現實生活。如何從生活中發現素材、積累素材、提煉素材是作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教師要交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使之善于觀察,能發現素材。如觀察一片樹葉,先整體觀察,再局部觀察;觀察櫻桃可觀察大小、顏色,內部,還可體驗味道等;觀察人可觀察行動、語言、進而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在中高段要訓練提煉素材的能力,同樣的素材,世界觀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生活閱歷不同,素材體現的情感、價值觀可能也不相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培養學生的慧眼,勤于觀察、善于觀察。有了素材,還要善于積累,教師要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除了從生活中積累素材,還應當向閱讀要素材,別人文章里的東西可以再次分解、提煉、重組可以散發出新的活力。這是無數的例子證明了的,如余秋雨的文化散文。
大作文觀中范式離不了。心中有想寫的東西,怎樣表述出來?青年報刊發了一篇文章《警惕作文訓練中的技術化傾向》,作者寫道,“一提到作文訓練,人們便自然而然地將它與方法和技巧聯系在一起。筆者聽過很多作文教學的公開課、示范課,執教者大都著眼于寫作方法和技巧,按照課前設置的目標,指導學生進行專項訓練。……文章本是思想和情感的產物……。”誠然作文訓練不應單純地指導學生掌握和運用寫作方法,更要調動學生的思想感情,激發他們的寫作欲望,但我們教的是學生,仍然停留于寫作基礎階段,必要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他們準確地甚至精彩地表達思想感情。如果連段落都分不清楚,句子都說不利落,就很難把思想準確地表達出來,也很難打動讀者。事實上,作文指導中,內容和方法是不可分割的。沒有內容可寫,掌握再多的方法也無用;而不掌握寫作方法,滿腦子的東西也寫不出來,所以范式的學習是必需的。
我們把范式粗略地分為表達上的范式、結構上的范式、敘述上的范式。表達上的范式一是掌握各種修辭手法及表現方法,二是描寫方法。如果表達上的范式掌握不牢固,在作文上表現為寫不具體,缺乏文采等。結構上的范式是篇章的訓練,如果缺少結構上的范式,就好比沒有設計圖紙材料堆積在一起,。建不成宏偉的高樓大廈。低段模仿課文的段進行段的訓練,課文提供了最好的范式,在進行段的訓練時,要把段的結構使學生內化于心;中段從三年級開始逐步由段到篇,到四年級要掌握基本的文章結構范式,特別是分總、平行等結構范式。敘述上的范式就是要借鑒課本、課外書中別人是怎樣敘述的,先敘述什么,再敘述什么,最后敘述什么,即把握脈絡上的范式。游記性文章掌握移步換景,寫景的要加強方位順序敘述的訓練,還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按時間順序寫也必須掌握。起步作文有的老師寫出了文章的脈絡,學生進行創造性補充,行之有效,我稱之為填空式作文;高年級就是利用以掌握的范式較合理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初步做到“我手寫我心”,言之有物,逐步摒棄 “學生腔”。古人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基本范式熟了,掌握了,才能“文無定法”,隨心所欲。
興趣的培養也很重要。課標指出“第一、第二學段可從寫話、習作入手,以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少寫命題作文。加強對平時練筆的指導,提倡寫日記、書信、讀書筆記等。”除了課標指出的方法,還可以用作文的評改激勵機制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老師要及時進行評改,多找優點,即使是學生的作文寫得一無是處,你也要能以火眼金睛,找到他的優點之處,并寫上幾句鼓勵、贊揚的話,以提高他們對作文的興趣。還可以辦作文展板、老師在課堂上讀學生好的作文(有獨到地方的作文),鼓勵投稿等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興趣。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使學生如“塊壘于胸”,不吐不快”,逐步變學生被動表達為主動表達。
材料有了,情感有了,范式有了,則學生可以“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