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貴
摘要:眾所周知,法律是一個國家在行為、管理、運行中必須遵循的準則和體系,而勞動法則是基于勞動人民制定的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合同,具有規范性和嚴格的執行力?,F如今,市場經濟全面發展,企業數量不斷增多,據數據顯示,我國企業職工與企業之間的糾紛案件不斷增多,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勞動者處于弱勢地位,隨著法律觀念的傳播和新思想的出現,勞動人民也認識到了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要性。所謂的勞動法強制性規范,就是基于合法、公平的地位而建立的強制規定,通過嚴格的制度,對一些體系堅決執行,有助于促進勞動公平,保證合同簽訂雙方的利益,轉變勞動者的劣勢地位。但是目前我國出臺的勞動法在強制性規范上仍有很大的欠缺,規范不嚴謹,內容也過于寬泛,很多公共政策與條款相互制約,具體內容存在漏洞,容易出現規范漏洞,從而不利于保證勞動合理性和規范性,無法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國必須對勞動法的制定情況做出研究,明確強制性規范的內容,并不斷完善內容體系,確保勞動法的合法性和制度性,并保證嚴格執行。
關鍵詞:勞動法;政策條款;限定;強制性規范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及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我國百姓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尤其是有關勞動法的界定和使用,更是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吨腥A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對涉外勞動活動給予了強制性規定,該法律對從事國外勞動活動的工作者也同樣適用。該法規是國際私法多元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也是維護者權益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傳統法治觀念的制約,和社會主義宏觀調控以及計劃經濟體制的深刻影響,國家有關勞動法的強制執行內容還不夠明確,沒有厘清相關概念和類別內容,阻礙了它的適用性特點。對此,本文就結合我國的勞動法,對強制性規范做出研究,分析有關條款,并提出強制性認定的具體準則,從而發揮法律效力,確保社會發展。
一、有關勞動法強制性規范的概述
有關強制性規范的界定由于地區和國家差異,具有很大的不同,警察法、適用法、直接適用法都包含在其中。但是即便名稱和界定存在差異,但是最基本的概念卻大致相同。勞動法強制性規范主要是指一國實體法規范應該適用的沖突情況,早在現代羅馬體系制度中就對勞動法強制執行做出了規定,明確提出了法律的絕對性和重要性,也是勞動法律最基本的雛形。伴隨著法國學者經典論著的發表,強制規范才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并逐步流行和推廣開來。
強制性規范實際上存在二元化體系,一是在原則適用上要遵循沖突規則選擇規范,不管是單邊規則還是雙邊規則都要按照連續因素確定核心參考標準,通過物理位置確認在何種法域遵照何種法律;二是在出現例外狀況時的法律適用情況,他的具體功能是要落實國家的利益訴求,根據合同當事人確認法律,滿足最終的訴求。由此可見,強制法規范作為直接適用法院所在國家的實體法律,是核心與規范制度,強制所蘊含的意義與使命也非常清晰,是國家發展的具體保證。
二、勞動法強制性規范與內容
強制性規范作為正常的沖突法機制之例外,著力于保障核心國家政策和矯正私人自治之弊端。傳統上強制性規范之首要功能旨在經由私法保護國家利益,其主要旨在保護弱勢一方當事人,因其并不存在對等之博弈能力和審查選法結果之能力,從而決定其在選法之際常處于易被傷害之境地。民法內的強制性規范主要考慮的是民法基本制度的安定性、當事人之間利益關系的平衡,特別是為了對弱者利益的保護以及維護社會公共道德等而設置的規范,而國際私法中的強制性規范與民法中的強制性規范之間存在較大的不同。
(一)強制性水平不同
勞動法律中的強制性規范建立在二元體系之上,強調的是不同當事人之間的適用性,屬于自治法的內容。另外,通過勞動法律強制性的規定要維護公眾的合法群益,對企業的不法活動給予干涉,起到支撐的作用。
(二)法律適用體系地位的差異
我國勞動法強制規范要服從規范化的指引,要按照準據法堅持使用,而國際法律中有關強制性的規范則必須考慮當事人的選擇,無論涉外準據法又怎樣的差別,都必須遵照原則類別。最初的《羅馬公約》就對法律地位進行了闡述,強制性規范不受外在影響,當沒有兜底性強制規范的時候,就要適應合同內容;勞動合同當事人所簽訂的條件高于法律,也同樣有效。我國的《勞動合同法》具有不可拋棄、貶低的效果。
三、勞動法在強制性規范中的確立
(一)堅持強制性規范勞動法的積極作用
勞動者相對于企業而言,處于弱勢地位,通過制定強制性制度,可以在固定形式上做出正確的選擇,維護雇傭關系之間的協調性,在勞動行政法上保護權益,并維護勞動集體法規,合同從實質上而言也被譽為是私人關系的確認,沖突規范價值要保持中立,對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處做出強制更改,用硬性保證做好正義探求。無論是哪種選法方法,對涉外勞動合同中勞工保護都存在局限性,故而將保護勞工之規定納入強制性規范保護范疇而予以直接適用方能較好地保護勞工權益。
(二)勞動法中基于強制規范的認識
在《法律適用法》出現之前,國家各部門有關強制管理的認定存在分歧,當事人是否可以排除還不確定。針對強制性認定問題,必須出臺法規維護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對公眾利益做出合理的解釋,規定涉外工作內容。一是此類規范所蘊含之政策對整個社會被視為至關重要,要求國家采取某種積極措施來保證實現此等國內政策;二是在此類規范之適用范圍內,不適用此類規范將嚴重損害上述被認為至為重要的政策目標之實現。法國勞動法中有諸多公共政策條文的規定,其適用于法國境內雇傭的所有個人或者能夠表明與法國存在足夠聯系之人,這些制度也包括社會最低工資、勞動者工作時長的確認,以及終止合同賠償等多元內容。
(三)區分強制規定與自我限制的不同
強制性與自我限制之間存在聯系和矛盾之處,在國際法與我國法律之間也必須協調好兩者的關系,目前司法部門與學理性分析還存在不同之處,基于勞動法的規定必須堅持創新,通過研究得出一致性結論。強制性規范有自我限定功能,即使強制性規范所屬法律為準據法,但其在何種程度上能予以適用亦非清晰。強制性規范規制之情形雖不與特定經濟或社會目標相關聯但可適用,如果強制性規范不能滿足此標準則不適用。因此,如果強制性規范所彰顯之明確宗旨在個案中無甚關聯,則不能適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勞動法是我國和國際社會都非常重要的一部法律,它的制定和推行是為了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突出嚴格管理,防止企業出現不公正待遇,最終實現雙贏的局面。當然,在實際開展勞動法管理過程中,必須做好強制性規范,通過必要的規定落實嚴格控制,解決諸多弊端和爭議,做好國家有關勞動的規范。
參考文獻:
[1]單海玲.我國涉外勞動法律規范的弊端與矯正[J].法學,2012,04:95-106.
[2]姜濤.論勞動刑法的建構及其法理[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7,05:48-57.
[3]王葆蒔.德國國際私法中關于“強制性規范”的理論和司法實踐研究[J].武大國際法評論,2013,02:244-263.
[4]姜濤.勞動法治視域下勞動刑法制度創生的法理求證[J].法制與社會發展,2011,02:100-115.
[5]趙紅梅.《勞動合同法》之錯的社會法學解析——個別勞動法的局限與集體勞動法的倚重[J].閱江學刊,2011,03:29-38.
[6]李鳳琴.涉外勞動爭議中中國勞動法律規范的適用[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131-13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