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剛 馬少兵 吳金花 羅小軍 申勝輝 熊豐裕
(1.桃江縣種植業推廣中心,湖南 益陽 413400;2.桃江縣浮邱山鄉農業綜合服務站,湖南 益陽 413400 )
播種期對早熟油菜雜1613菜苔產量的影響
王 剛1馬少兵2吳金花1羅小軍1申勝輝1熊豐裕1
(1.桃江縣種植業推廣中心,湖南 益陽 413400;2.桃江縣浮邱山鄉農業綜合服務站,湖南 益陽 413400 )
研究了4個播種期對早熟油菜雜1613油菜苔產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9月15日—10月15日播種 ,在9 月25日左右油菜苔產量高,其中9月25日播種的產量為740kg/667m2,經濟效益超過1800元/667m2;隨著播種時間的推遲,油菜苔產量逐漸下降,但10月15日播種的油菜苔產量仍達335kg/667m2,經濟效益超過800元/667m2,仍高于油菜籽的經濟效益。
菜用油菜;油菜苔;播種期;產量;經濟效益
早熟油菜雜1613是湖南農業大學油料作物研究所選育的半冬性甘藍型雙低油菜新品種,當其抽苔后.可以摘取鮮嫩部分食用。早熟油菜雜1613菜苔鮮、嫩,具有甘藍的清香味,口感優于白菜苔、紅菜苔,廣受市場歡迎,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1]。采苔后的油菜可以用作綠肥,可以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早熟油菜品種具有秋冬季生長快、抽苔早的特點,播種期對油菜苔的產量影響較大,為了探索適宜的菜苔用油菜播種期及其經濟效益,特開展菜用早熟油菜1613的采苔效益最大化的最佳播種期試驗,以期指導農民增產增收 ,為大面積推廣油蔬兩用油菜早熟油菜雜1613提供理論依據。
1.1 供試材料
供試材料為湖南農業大學油料作物研究所選育早熟油菜雜1613。
1.2 實驗地點
試驗在湖南省桃江縣沾溪鎮衛紅村進行,土質為沙壤土,肥力中等,前茬為水稻。
1.3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3—2014年進行。設置4個播種期:9 月15日(D1)、9月25日(D2)、10月5日(D3)、10月15日(D4),D0為非采苔。大田基肥施45%硫酸鉀型洋豐復合肥30kg/667m2、尿素10 kg/667m2、硼肥1kg/667m2。各處理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廂寬1.5m,溝寬0.3m,試驗小區面積200m2。條播,行距33 cm、株距13 cm,每小區4500株,折合每667m2種植15000株。試驗田四周設保護行寬1.5m,各小區間隔1.5 m。播種20d后間苗,間苗后10d定苗并人工中耕除草 ,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和普尊分別防治蚜蟲和菜青蟲,用康樸綠作葉面噴施作微肥,開始采苔后每20d補施尿素5 kg/667m2。當主莖為30~40cm、花蕾呈綠色時摘取上端15~25cm菜苔。采摘主苔時,應留3~5片葉以利側苔發育。采摘后用電子秤稱量每個小區油菜苔重量。
2.1 不同播種期采苔處理對早熟油菜雜1613生育期的影響
在9月播種,由于氣溫較高,種子萌發快,因此出苗快,只需2~3 d;出苗后生長快,抽苔早,從播種到抽苔只需52~55 d。與9月播種的2個處理相比,10月播種的2個處理,由于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期間氣溫相對較低,因此生育期明顯延長,從播種到出苗需5~7 d,從播種到抽苔需65~70 d(表1)。最早播種的處理D1在11月上旬就已開始抽苔,但由于這時最低氣溫仍在5℃以上,采收的油菜苔內可溶性糖含量低,口感較差,并且菜苔粗度也較細,纖維含量較高,商品性差。所有處理最后一次采摘日期都為2015年3月15日前后,以抽苔后2d,花蕾不會展開確定最后采苔期(表1)。

表1 不同播種期處理油菜苔生育進程
2.2 不同播期早熟油菜雜1613的鮮苔產量
不同播種期鮮苔的產量差異較大(表2),播期越早,總產量越高。D1采摘的折合產量達801.5kg/667m2,但由于播種早,前期苔小且口感較差,商品性差,D2采摘的折合產量達740kg/667m2,D3產量較D1和D2大幅下降,而播種最晚的處理D4由于營養體較小,每次采摘的鮮苔量較少,此外受生長季節限制,采摘次數也有所減少,致使折合產量只有335kg/667m2,不到D1和D2的一半。多重比較結果顯示,D1產量極顯著高于其他3個處理:D2產量極顯著高于D3和處理D4:D3產量也極顯著高于D4,說明播種期對鮮苔產量的影響很大。因此,作為菜用油菜來說,播期要盡量提前,增加采苔次數,以提高產量。

表2 不同播種期鮮苔產量
2.3 經濟效益分析
667 m2油菜苔生產需要機械耕整地費用180元,種子成本20元,化肥投入200元,農藥投入50元,成本投入為450元,而667m2產籽型油菜生產成本約為400元。產籽型油菜667m2產量在175kg左右,按4.0元/kg計算,產值在700元左右,效益300元/667m2。本研究中9月25日播種的油菜苔產量為740kg/667m2,油菜苔的市場批發價格一般在2~3元/kg,若按中間價2.4元/kg計算,則產值約為1800元/667m2。最晚播種的處理,其菜苔產量也達到335kg/667m2,產值為804元/667m2,仍高于采收油菜籽的經濟效益。
湖南地區早熟油菜直播的適宜播種期在9月下旬—10月下旬,育苗移栽,其播種期最早可以提前到9月上中旬[2]。油菜適時早播有利于增大苗期營養體,為油菜苔高產打好基礎。但早熟油菜品種播種太早則秋季抽苔,油菜苔口感不好,只有經歷霜凍之后,油菜受抗寒機制影響,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植株內的淀粉水解變成麥芽糖,再經過麥芽糖酶的作用下變成葡萄糖后.菜苔才會香甜可口[3]。早熟油菜品種前期生長旺盛、抽苔快、菜苔脆嫩粗壯是菜用油菜苔品種首選。
本研究結果表明,早熟油菜雜1613在9月25日左右播種,油菜的生育進程快,菜苔產量高,品質好,適宜在一季稻地區種植。適期播種的菜用油菜的經濟效益明顯高于油菜籽,減去生產成本之后可獲經濟效益1350元/667m2。 油菜菜用比收獲菜籽增收超過1000 元/667m2,菜用油菜的經濟效益明顯高于以往的油菜籽栽培,是增加農民收入和提高冬閑田利用率的有效途徑[4]。菜用油菜用于壓青作綠肥,能顯著提升土壤有機質和改善土壤結構,可以減少化肥施用量[5]。油菜壓青還田以盛花期為最佳,此時生物最大,且植株體內成分最為豐富。油菜菜用既可以大幅增加油菜的生產效益,又可以提高冬閑田利用率,還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有助于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效益明顯。因此油菜菜用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值得推廣生產。
[1]王燕,王國槐.苔油兩用油菜的研究現狀及其發展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9):9194-9195.
[2]田豐,王娟,鄭華斌,等.油菜早熟品種分期播種研究[J].作物研究,2015,29(4):374-377.
[3]王燕,王國槐.不同因素對油菜菜薹品質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7(30):9497-9498,9544.
[4]石有明,張丕輝,石華娟,等.甘藍型雙低油菜油蔬兩用栽培的產量、效益及菜苔營養研究初報[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23):224-227.
[5]王丹英,彭建,徐春梅,等.油菜作為綠肥還田的培肥效應及對水稻生長的影響[J].中國水稻科學,201l,26(1):85-89.
S634.3
A DOI∶10.11974/nyyjs.201610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