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坡
摘要:男女性比例失調影響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影響人類性比的原因,促進男女性比例平衡發展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本文就影響人類性比原因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人類性比;影響原因
人類的性比(sex ratio),就是以女性為100算出男性的相應數字。如性比為100:100,或者說性別是100(表示男性數,下同),即為性比平衡;男女人口數相比出現顯著差別時就叫性比失調。根據人類個體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可將性比分為第一性比、第二性比和第三性比,而這三種性比是有明顯差異的。現分述如下:
一、第一性比
也稱初級性比,即受精卵的性比。人類的精子有兩種:X精子和Y精子,而卵細胞只有一種——X卵子。從理論上講,X精子和Y精子同X卵子結合成受精卵的機會是相等的,所以人類的第一性比應為100:100,胎兒的男女性別應是相等的,性比應是平衡的。但實際上是男多于女,第一性比高達120~130。其原因一般認為是:由于X精子比Y精子大得多,而生命力卻比Y精子弱得多。X精子行動緩慢,Y精子行動輕快。這兩種精子在從陰道到輸卵管這100多毫米的“游泳比賽”中,Y精子遙遙領先于X精子,獲得較多的與X卵子結合的機會,結果含XY染色體的受精卵數量遠遠超過含有XX染色體的受精卵,因而形成較高的第一性比。
二、第二性比
也稱次級性比,即嬰兒出生時的性比。第二性比是在第一性比的基礎上,經過在孕期兩性胚胎或胎兒的死亡情況不同而形成的。由于孕期男胎死亡率遠遠大于女胎,第二性比比第一性比顯著降低,但性比仍不平衡,差異仍較大。造成的原因主要有:
1、環境的影響。有些地方由于受土壤或飲水中某些化學元素或化學物質含量過高的影響,因而出現了第二性比失調的現象。如英國威爾士北部的戴姆爾思村,連續多年出生的嬰兒都是女性。據研究是因為飲水中鎘元素含量過高所致。近年來我國發現貴陽市女嬰、女青年多,也與當地鎘元素含量高有關。
2、營養的影響。研究資料表明,婦女在營養豐富的條件下,多生女孩;在營養不良的條件下,則多生男孩。我國科學家對我國1960至1962年困難時期出生的嬰兒性別進行了調查統計,發現男孩數確實是遠多于女孩。
3、遺傳素質差異的影響。在美國,白人和黑人所處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是相同的,但白人比黑人生活水平高得多,按理說白人第二性比應比黑人低,但事實上正相反,白人第二性比為106,而黑人只有102.6,這就是遺傳素質差異的影響造成的。有人調查了英、法兩國的兩個家族譜系,其中英國的譜系調查了10代,共出生過35個孩子,其中33個是男孩,僅2個女孩,而且2個女孩中有一個早夭,另一個很可能是兩性人。而法國的另一譜系三代中出生的72個孩子全是女性。這種情況推測只能是遺傳素質不同的結果。
4、戰爭的影響。戰爭時期出生的男嬰數,比和平時期出生的男嬰數量顯著增多。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出生的男嬰在嬰兒總數中占的比例達以往年代的最高水平。美國白人在1935至1968年間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侵朝戰爭和侵越戰爭,第二性比也顯著提高。而當時英、美本國并非戰場,人民生活相對安定,為什么在戰爭期間男嬰反會出生多呢?一般認為是:由于戰爭中男性的死亡率高,故男嬰出生率高,這是一種天然性的補償。這種說法已在動物實驗中得到了證實。
5、出生胎次的影響。統計資料表明,頭胎生男孩的機率較大,出生胎次越多,生女孩的機率越大,故鼓勵多生的國家,第二性比一般較低。我國的第二性比曾高達118(1993年),與一胎化的計劃生育政策有一定關系。
6、病毒的影響。據統計,麻疹流行過的地區,新生男孩數幾倍于女孩;乙型肝炎流行過的地區,新生男孩數也遠高于女嬰數。推測病毒對第二性比也有影響。
7、體液酸堿度的影響。研究表明,當陰道分泌物呈堿性時,多生男孩,呈酸性時多生女孩。其原因是Y精子耐堿性不耐酸性,而X精子耐酸性不耐堿性。
三、第三性比
也稱第三級性比,即在出生后的漫長歲月里,人類個體在嬰兒、兒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齡和發育階段的綜合性比。第三性比的最大特點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性比的變化趨勢是逐步降低。從全世界來看,第三性比達100:100應在10~40歲之間。但一般情況下,大約到20歲左右男女性比可達100:100。此后同齡的男性數開始比女性數減少,性比開始低于100。第三性比仍不平衡,其失調原因除因第二性比失調引起之外,主要還有:
1、戰爭的影響。戰爭使成千上萬的男性青年在戰場上流血犧牲,無疑對第三性比產生很大的影響。如越南,目前男性人口降至43%,女性人口已升至57%,性比已降為75.5,這是當今世界性比最低的國家。另外,從德國、朝鮮、韓國、日本、前蘇聯各國也可明顯地觀察出來,這些國家男性均少于女性,性比均較低。
2、民族意識的影響。有些民族重男輕女的思想十分嚴重,不惜用溺女嬰的方法來保持男性的絕對地位,女嬰被溺,男嬰的數量就相對地增加,使第三性比升高。這些地方婦女地位低,生病得不到良好的照顧,婦女死亡率高,也會使性比升高。
3、生產力水平的影響。由于男子體力較女性強,在生產力低下,以人力為主要勞動力的國家和地區,男性地位比女性高,人們希望多生男孩,以增加勞動力,這些地方的性比都較高。如我國農村的第三性比就高于城市。
四、我國的第三性比
新中國建國后共進行過六次大規模的人口普查,結果表明其第三性比分別約為107.6(1953年);106.8(1964年);106.3(1982年);106.6(1990年)。總的來說,1949年后我國的性比一直是下降的,但性比仍偏高,距性比平衡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農村性比更高。目前,我國農村男性比女性多三千多萬,將會有很多男性青年找不到對象。性比失調,會使一部分男青年找不到配偶,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安定,從而影響國家建設。當前我國農村中出現的變相買賣婚姻、拐騙婦女等不良現象,與農村中出現的性比偏高有密切關系。可見,性比失調問題已絕非是生物學上的純理論問題,而將可能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故我們目前應加強“生男生女一個樣”的教育,并使人們認識到性比失調可能帶來嚴重后果,同時也應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逐步地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