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鳳+程香平
摘要:更新教育思想,從素質教育出發,從陳舊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更新教學理念,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從現實生活出發,不斷進行課堂教學結構的改革,大力倡導新的學習方式: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
關鍵詞:孩子;數學;改革
現在的孩子們見識多、信息量大、敢說敢做、思維敏捷、表達能力強,自尊心強,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使孩子們愛數學,愉快地學好數學,從而使孩子們獲得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我認為,首先要更新教育思想,從素質教育出發,從陳舊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更新教學理念,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從現實生活出發,不斷進行課堂教學結構的改革,教改兩年以來,我自始至終的堅持貫徹著新一輪課堂改革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作為一名新課程的實踐者,我盡量在教學中落實這一理念。下面就這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設疑難激趣,使學生主動參與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材料的內在興趣”,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好奇的東西容易產生興趣,教師在教學時,若能根據教材特點有意設置懸念,提出新穎有吸引里的問題,則能創造出誘人的學習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并使這種好奇心轉化為求知欲,進而轉移到對新知識的學習上去。
例如:教學0的認識一課教師創始情境,過節了,孩子們拿著五彩氣球,高興地在院子里玩。小明一不小心,手中拿著的氣球全飛走了。老師問:小明手中現在還有幾只氣球?能用學過的數來表示嗎?學生回答:不能。老師問:用什么數來表示小明手里剩下的氣球呢?就是我們今天要探究的問題。這時,全班同學興趣盎然,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急切想悟出其中的奧妙,教師抓住學生注意力集中,求知欲望盛,思維活躍、積極這一有利時機,引導學生認識數0。
這樣的處理,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借此創設問題的情境,給學生以懸念,激發學生想要解決問題的強烈欲望,使其躍躍欲試,欲罷不能。
二、寓教于樂,使學生樂于探究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度,他對具體形象的內容,生動活潑的形式,新奇動人的事物比較敏感。針對這一心理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的教具,生動的故事,有趣的活動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寓知識數學于活動之中,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把活動引進課堂,巧妙地設計新穎、有吸引力的學習形式,就能創設出輕松活潑的學習情境,從而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好數學,從而逐漸地愛上這一學科。例如:教學“認識立體圖形”一課,課前通過同學們的積極準備活動,便接觸了各種性形狀的物體。對形狀已經有了一定的感知。課上教師讓學生活動:①分一分,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并小組交流,怎樣分,為什么?通過此活動,順利的引出了四種立體圖形,②摸一摸,讓學生動手摸實物,并將自己摸的感受進行交流,使學生進一步感知了四種立體圖形的特點,③認一認,用逐個看掛圖,認實物的方法完成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的認識,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表象,并初步建立空間觀念,讓學生閉著眼睛聽老師說名稱想圖形的樣子,進一步加深了這四種圖形在頭腦中的印象。④說一說,拓展學生思路,深入日常生活,讓學生說一說平時我們在教室、學校、家里、路邊……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這四種圖形,充分體現了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本節課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引導參與,使學生勤于動手
學習活動最好的方法是做,通過“做”,把靜態的知識變為動態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地讓學生勤于動手操作。使學生在一系列的動作中獲得知識。“懶老師帶出勤學生”,這是我在一次教學中,深刻感受到,新教材“分類”一課,我看過教材后,便準備搞一次實踐活動,為了上好這一課,我在課前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忙得不亦樂乎。一個人忙不過來,就動員全家人幫忙,就連小兒子也不放過,害得大家還以為我要準備一學期的學具呢。但由于個人時間、能力有限,直到上課前三天還理不出頭緒,不知從何下手,寢食難安,為“課”消得人憔悴。
我多想放棄這次的實踐課,但念到自己和全家人的努力,又著實的不甘心,心煩意亂之際,我突然醒悟,全班幾十個人,干嘛就我一人折騰,何不把準備工作澆灌學生,這樣豈不省時省力。于是,全班便行動起來,而我則在一旁“偷懶”,當然,對各小組的監督、檢查,一刻也沒放松。到我上課那天,同學們早已產生了收拾、整理的愿望。課便愉快而順利的結束了,同學們的收獲卻不少。常言道:懶媽媽養出勤孩子,沒想到這時在課堂教學中還真應了這個理!
后來,我又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搞了很多的實踐課,我已經不再有第一節實踐課那樣強烈的喜悅,但同學們卻依然帶著狂熱進行知識的探究。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了,教學自然會有新的突破,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我充分放手,做起“懶人”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采用多種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方法、手段去教學,使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取數學思想,數學知識,數學方法,使他們從一年級開始就愛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