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志
摘要:新課程要求教師實行教學互動的教學方式,就是強調在師生平等交往、多元互動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創造性。新課程倡導的師生教學互動。不再是單純的單向的知識訓導,而是對“過程與方法”、睛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啟迪性互動。
關鍵詞:閱讀;語文;方法
語文教學,就是要教給學生學習語言的方法,特別是閱讀的方法,使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語文學習的習慣,以便將來能夠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去閱讀盡可能多的資料,吸收盡可能多的信息來適應社會工作和學習的需要。傳統的現行的教學方式,把教師對書本知識的講授當成學習知識、吸收成長的唯一途徑,而新課程開放的教學過程,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環境和現代信息技術整合下的教學內容,極大地擴展了學生學習的信息來源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簡談以下幾點:
一、多元互動策略是新課程的教學策略之一
善于從多個角度、采取多種形式、利用多種資源進行個性需求的多種整合互動,形成多元智能的個性化教學策略。其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綜合建構的能力,進而促進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全面和諧發展、個性充分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傳統教學是教師向學生單向傳遞知識,學生只是被動接受,學生缺乏學習的自主性。新課程強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要進行教學互動,就是要求教師以特有的專業閱歷、教學經驗和對新知的深入理解與問題情境的整體把握,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師生互動點,不僅僅是知識,更主要的是獲取知識的程序、方法、策略、情感體驗、價值認識等。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地、主動地進行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地分析綜合、反思體驗、提煉概括等多樣化思維。經過師生交往互動中多種觀點的碰撞、研討、爭辯、交流、與分享,進一步理解掌握主題。
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學生素質發展的根本目標要求教師真誠對待學生,尊重、理解學生,在與學生民主平等交往、溝通中進行互動式指導、誘導、疏導。真誠、親和、愉悅的教學氣氛,才能使學生釋放自主學習的能量,才能在學習共同體中實現教學相長,才能在互動教學中共生共刨,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學生在實踐活動和情境中進行自主合作探究、進行反思體驗,學會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建構,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個性充分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二、必須激發和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激發和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我們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和每次的教學活動來進行。利用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和實用性,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得一種精神的滿足,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難易程度不同及文質皆美的教學內容,既能讓學生不斷學到知識,又能使學生體驗閱讀活動的樂趣。如閱讀小說作品,使學生了解人物性格特點,環境映襯,如閱讀議論文的文章,從而增強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閱讀文藝作品,可以受到政治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情操。使學生更自覺地努力去閱讀,去探求新知識的領域。
三、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多次強調:“教課本本質,并非老師講一篇課文與學生聽。鴯教育引導學生理解此課文,從而使學生能有觀其他類似之文章,閱讀教學之目的,我以為首要的要養成讀書的良好習慣”。
講讀課文的教學是單元的主體,體現了單元教學的要求。是“舉一反三”中的“舉一”的部分,自讀課文是單元的補充,著眼于實際應用,是“反三”的部分和后面的思考和練習,還要看注釋,使用工具書查閱參考資料,圈點批注、審題、分段落。使學生通過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設計好預習思考題,使學生在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礎上研究課文的重點,啟發學生比較深入的思考。鼓勵學生質疑、辨疑、析疑、解疑。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當然,布置就是檢查,要通過布置和檢查來促使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布置和檢查預習后,我以課文為“例子“教給學生閱讀這一類課文的方法。閱讀課文最基本的方法是:整體一局部一整體。既先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獲得總的印象,然后以此為聯系點和依據。課內自讀課文是講讀課文的延伸和補充,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習慣的必要步驟。課內自讀課文導讀,就是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講讀課上嘗到的知識、規律、方法進行自讀,以起到“舉一反三“的功效。
總之,互動教學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促使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種氛圍里,學生才容易把體驗到、感受到、領悟到、思考到的真情實感與老師和其他學生相互交流。在這種氛圍里,教師才能夠及時捕捉交流學生閃現出的有價值的教育教學信息,促其“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