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華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許多同學在踏進中學大門的同時就已經擔心起能否學好數學。因為數學本身是一門內容抽象而枯燥的學科。因此,如何把要學生學數學變成學生自己要學數學;把枯燥乏味的數學變得有趣這就是我們每個數學教師的重大課題。因為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是學好數學的保證。如果能使每一位同學都能懷著極大的興趣來希望知道數學的魅力在何處,它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若能做到這一點,我想我們的數學教學將變得更有意義了。在此我想談談,如何利用數學興趣小組這種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培養數學應用的能力,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數學興趣小組在許多同學眼里是已經對數學有興趣的同學才參加的。更或者是有希望參加數學競賽的同學才參加的。這樣的興趣小組就變成了數學提優小組,或者是競賽輔導小組。我認為興趣小組,提優小組,競賽輔導小組應該分清概念它們是不同的。興趣小組應該是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參加的。沒有興趣的同學,我們可以通過參加興趣小組活動變的有興趣麼。
數學興趣小組定位在“數學是有用的”這個角度全方位的向同學們介紹數學的方方面面,從而激發數學興趣。在組織過程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將思想教育貫穿到數學教學活動內容中,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發展水平和具體情況結合教材具體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生動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具體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心理及聯系所學教材的內容進行相關內容背景介紹或實際應用。數學是有用的,有用在哪些方面通過不同主題的活動分別向學生介紹,激發他們的數學興趣。
一、結合課堂教學內容,介紹背景知識,培養數學興趣
初中數學,從初一代數起,就進入了形式運算階段,而小學數學屬于具體運算階段。如何使學生順利的渡過這樣一個轉變。對于教材中出現的新知識,如代數式,負數,一元一次方程等,如何使學生牢固掌握。我們就可以利用興趣小組活動向學生介紹這些知識是怎樣產生的,為什么需要這些知識。讓學生了解這些問題,不但可以使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需要他們掌握的結論,更重要地是可以使學生逐步學會獲取新知識的方法,從而培養他們的能力數學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種思維活動,應該盡可能地讓學生參加到這個活動中去,從而形成和發展那些具有數學思維特點的智力結構。當然,不可能要求學生向數學家那樣去重新發現問題。但是通過介紹背景知識學生也就不只是簡單的死記結論了。
興趣小組的活動。經常性的結合教材內容向學生介紹各種知識背景,加深他們對教材的理解,培養學習興趣。
二、介紹數學史、數學家軼事等,培養數學興趣
在興趣小組活動中,向學生生動的講述一些數學史,使學生在陶醉于我們祖先的偉大成就而深感自豪的同時,激發他們對數學的占有的想往。例如,介紹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古巴比倫人遺留下來的平方數表;中國數學的世界之最;關于勾股定理的發現等等。這些數學史話適時地講解給學生聽,能引起他們對數學的很大興趣。而數學家們的軼事則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更能使他們從中學到數學家們的治學精神。
祖沖之這位從5世紀至15世紀,世界上最具數學才能的數學家的故事當然一定要向同學們介紹。因為在千年之中,祖沖之一直保持著π七位小數近似值的記錄。他在數學,天文歷法上的偉大成就以及他勇于革新,敢于堅持真理的大無畏精神受到中國和世界各國科學界的高度評價,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無比崇敬。
象這樣古今中外的數學家的奇聞軼事可謂數不勝數。只要結合初中教材,根據學生所學內容總能找到與教材內容相關聯的例子,講解給同學們。不僅可以培養數學興趣,而且擴大知識面及提高同學們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和發現推理能力。以上的介紹可以利用教學錄像帶而不只是教師的敘述,相信效果會更好。
三、介紹數學美,培養數學興趣
美是人類創造性實踐活動的產物,是人類本質力量的感性顯現。通常所說的美以自然美,社會美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藝術美,科學美的形態而存在。數學美是自然美的客觀反映,是科學美的核心。在一些簡單的式子中我們可以發現數學美。如12=3×4,56=7×8,12=3+4+5……這些都是數學等式的趣味美。普洛克拉斯早就斷言:“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在一個偏僻的山莊中,一位五年級的小女孩驚喜地在本子上寫下了一個等式 (1+2)×3-4=5。這個等式與小姑娘的美麗可謂相得益彰。你也可以發現,關鍵在于我們要有一顆發現美的眼睛。簡單性也是數學美的一個基本內容。數學理論的迷人之處就是在于能用最簡潔的方式揭示現實世界中的量及其關系的規律。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美在本質上終究是簡單性。”在介紹數學美時可以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媒體讓同學在投影片上看到圖形的對稱美,甚至可以讓他們自己動手制作投影膠片,還可以是電腦多媒體軟件上利用幾何畫板,讓同學們自己來制作課件,看到圖形的翻轉,放大縮小,重合等等。從而欣賞數學的趣味美,對稱美,簡單美,和諧美,激發強烈的數學興趣,而且可增長他們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創造能力。
四、介紹數學語言的特點,培養數學興趣
數學語言是最簡潔的通用語言。甚至有人說,如果存在外星人用數學語言與他們交流是最優選擇。作為知識體系的科學必須用語言來表達,而在眾多的科學語言中唯有數學語言是一切科學都使用的語言,它超越了學科界線,在一切領域中發揮作用。伽里略在400年前曾指出,宇宙大自然的奧秘寫在一本巨書上,而這部書是用數學語言寫的。現代科技界認為:一門學科使用數學越多表示這門學科越成熟。數學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它是精確簡約通用的科學語言。它用最少量,最明確的語言傳達最大量,最準確的信息;用最抽象最概括的語言傳達普遍存在的矛盾,規律,絕沒有含糊不清或產生歧義的缺點。一個公式勝過一打說明,也正是如此。數學語言成為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成為唯一通用的科學語言。因此,在數學教育中就很強調數學語言訓練。諸如用符號語言給應用題列方程,用邏輯語言寫出證明,函數語言描述運動模式,用計算機語言指揮計算等等。通過對數學語言特點的介紹,提高同學們對數學的興趣,從而樹立他們掌握好數學語言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劉安君,等.《數學教育學》,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
[2] 孫瑞清,《數學教育實驗與教育評價概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