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止痛化癥膠囊聯合米非司酮與單純應用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的臨床療效觀察
高燕
目的觀察止痛化癥膠囊聯合米非司酮與單純應用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的臨床療效。方法94例子宮腺肌癥患者, 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研究組及常規組, 各47例。研究組予以止痛化癥膠囊聯合米非司酮治療, 常規組單純應用米非司酮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子宮體積變化以及治療前后痛經情況。結果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74%高于常規組76.6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7.2308,P<0.05)。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子宮體積為(215.78±18.25)cm3, 常規組患者子宮體積為(245.77±29.31)cm3, 研究組患者子宮體積小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t=5.9547,P=0.000<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痛經情況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 且研究組患者改善幅度優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止痛化癥膠囊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 臨床療效確切, 可改善患者痛經癥狀, 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子宮腺肌癥;止痛化癥膠囊;米非司酮
在女性群體中, 子宮腺肌癥是較為常見的良性子宮疾病,是指子宮肌層內生長子宮內膜腺體、間質[1]。治療此病, 臨床通常采用全子宮切除術, 因為此病病灶邊界十分模糊, 手術治療效果欠佳, 難以完整的對其進行切除, 加之有部分女性對生育有要求, 故而實施藥物治療顯得十分重要[2]。此次試驗, 著重以本院94例子宮腺肌癥患者作為此次實驗對象進行分組研究, 探討兩種不同保守治療方案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此次所選擇的94例子宮腺肌癥患者均在2014年10月~2016年2月入住本院, 經婦科檢查發現子宮體積增大, 臨床表現為痛經, 經B超檢查發現子宮腺肌癥影像變化, 全部患者均為婚育女性, 排除代謝性疾病、近6個月實施過激素治療、無免疫性疾病者。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研究組及常規組, 各47例。研究組患者年齡26~42歲,平均年齡(31.5±3.7)歲;常規組患者年齡25~43歲, 平均年齡(32.3±3.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 2 方法
1. 2. 1 常規組患者單純應用米非司酮藥物進行治療, 口服12.5 mg/次, 1次/d, 持續治療3個月。
1. 2. 2 研究組患者在米非司酮治療基礎上, 給予止痛化癥膠囊進行治療, 1.2 g/次, 3次/d, 持續治療3個月。
1. 3 觀察指標評價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的療效, 并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子宮體積(經B超檢查)變化進行詳細觀察, 評價患者痛經情況。
1. 4 評定標準
1. 4. 1 臨床療效評定標準[3]顯效:患者無痛經癥狀, 對日常生活不影響;有效:痛經表現較輕, 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小;無效:痛經癥狀無任何改變, 影響日常生活。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2 痛經評定標準[4]無痛經為0分;痛經較輕但不需服用藥物, 對日常生活無任何影響, 為1分;痛經較為明顯,需服用藥物, 對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響, 為2分;患者痛經需服用藥物, 影響患者日常正常生活, 且無法工作, 為3分。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研究組47例患者中, 顯效40例, 有效5例, 無效2例,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74%;常規組47例患者中, 顯效30例, 有效6例, 無效11例,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6.60%;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7.2308,P<0.05) 。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子宮體積變化對比治療前, 研究組患者子宮體積為(273.32±45.46)cm3, 常規組患者子宮體積為(273.62±46.13)cm3, 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318,P=0.9747>0.05)。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子宮體積為(215.78± 18.25)cm3, 常規組患者子宮體積為(245.77±29.31)cm3, 研究組患者子宮體積小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t=5.9547,P=0.000<0.05)。
2. 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痛經情況對比治療前, 研究組痛經評分為3分患者37例, 2分患者10例, 1分患者0例, 0分患者0例;常規組痛經評分為3分患者36例, 2分患者11例, 1分患者0例, 0分患者0例;兩組患者痛經情況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研究組痛經評分為3分患者0例, 2分患者0例, 1分患者3例, 0分患者44例;常規組痛經評分為3分患者0例, 2分患者4例, 1分患者11例, 0分患者32例。治療后兩組患者痛經情況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 且研究組患者改善幅度優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有研究學者發現[5], 子宮腺肌癥具有12%左右的發病率,且近兩年來上升較為明顯。現階段臨床主張采用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主要包括骶前神經切斷術、全子宮切除術、骶骨神經切除術等術式, 但子宮腺肌癥通常發生于生育期婦女群體, 所以手術治療方案無法滿足子宮保留患者以及有生育要求患者, 所以全子宮切除手術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骶骨神經切除術以及骶前神經切除術雖然在緩解患者痛經方面療效十分顯著, 但無法完全切除病灶, 對生育有著一定的影響, 術后也容易并發癥諸多疾病, 對婦女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影響較大, 臨床開展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因此,臨床多予以藥物進行治療[6-9]。
止痛化癥膠囊的功效在于散結止痛、化瘀活血, 是一種中藥制劑, 主要用于治療血瘀、氣虛所引起的月經紊亂、月經量少有血塊、徵瘕、痛經、腹有徵塊、月經期間小腹疼痛等癥狀。此藥當中的成分包含全蝎、魚腥草、當歸以及丹參等諸多中草藥材, 可有效調經、消痛。氣味微香、微咸、微苦,呈黑褐色、棕褐色顆粒狀。止痛化膠囊的成分比較高效, 特別是在消炎、活血方面, 療效顯著;在鎮痛、抗炎方面, 此藥服用價值較高, 可促進生殖系統良好循環, 消除體內腫塊,提升患者機體免疫抵抗力。此外,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腸桿菌, 有著良好的殺滅、按捺成效。口服用藥, 方便、簡單, 從調理女性體質為關鍵, 正本清源, 進而快速恢復機體各項功能[10-12]。
有臨床研究發現, 在米非司酮治療的基礎之上, 采用止痛化癥膠囊, 可有效縮小患者子宮體積, 提升患者臨床療效,消除患者痛經表現。
從此次實驗結果可知, 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74%高于常規組76.6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7.2308,P<0.05)。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子宮體積為(215.78±18.25)cm3, 常規組患者子宮體積為(245.77±29.31)cm3, 研究組患者子宮體積小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t=5.9547,P=0.000<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痛經情況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 且研究組患者改善幅度優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 止痛化癥膠囊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患者, 療效確切, 建議臨床進一步應用。
[1] 王莉, 劉淑霞, 劉萌, 等. 米非司酮配伍止痛化癥膠囊治療子宮腺肌癥400例療效分析. 河北醫藥, 2009, 31(10):1215-1216.
[2] 孔翠萍. 止痛化癥膠囊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的臨床療效觀察. 海峽藥學, 2016, 28(2):177-178.
[3] 譚鷹. 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療效觀察. 生殖與避孕, 2009, 29(7):484-486.
[4] 尹娟. 超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病效果觀察. 山東醫藥, 2011, 51(17):96-97.
[5] 周文麗. 宮瘤消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213例臨床療效分析. 海軍醫學雜志, 2016, 37(3):264-265.
[6] 馬維玲. 止痛化癥膠囊聯合米非司酮與單純應用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33):179-180.
[7] 曾雪英, 李偉宏. 米非司酮單用與聯合止痛化癥膠囊治療子宮腺肌癥療效比較.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2, 18(12):605.
[8] 趙文霞, 朱向宇, 崔芳, 等. 止痛化癥膠囊增強曲普瑞林治療子宮腺肌病療效的臨床觀察. 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30): 4892-4894.
[9] 張洪波. 止痛化癥膠囊聯合曲普瑞林治療子宮腺肌病的療效及安全性探討. 陜西中醫, 2016, 37(1):19-20.
[10] 趙文霞, 黃驪莉, 嚴琦, 等. 止痛化癥膠囊增加曲普瑞林治療子宮腺肌病療效的臨床觀察.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2, 35(5):59-60.
[11] 王敏. 止痛化癥膠囊治療原發性痛經22例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4, 23(9):34.
[12] 劉蘭, 劉積威. 止痛化癥膠囊的藥效學研究.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1, 13(35):1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8.063
2016-12-23]
274014 山東省菏澤市婦幼保健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