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琴 王軍
·經驗交流·
門診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狀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王玉琴 王軍
目的研究分析門診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狀態及其影響因素。方法13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 均采用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進行評估, 將其中不同性別、年齡、高血壓病程、高血壓分級、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及社會支持程度患者的HAD評估結果進行比較, 同時采用Logistic分析上述研究因素與此類老年患者心理狀態的關系。結果女性、年齡≥65歲、高血壓病程≥10年、高血壓分級較高、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及社會支持程度較低患者HAD的焦慮和抑郁評分均高于男性、年齡<65歲、高血壓病程<10年、高血壓分級較低、無其他基礎疾病及社會支持程度較高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Logistic分析顯示, 性別、年齡、高血壓病程、高血壓分級、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及社會支持程度是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的影響因素(Wald-χ2=5.684、6.137、6.641、7.125、5.846及7.451,P<0.05)。性別、年齡、高血壓病程、高血壓分級、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及社會支持程度是老年高血壓患者抑郁的影響因素(Wald-χ2=6.236、6.876、6.520、7.466、5.932及7.578,P<0.05)。結論門診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狀態較差, 且性別、年齡、高血壓病程、高血壓分級、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及社會支持程度均是此類患者不良心理狀態的重要影響因素。
門診;老年高血壓;心理狀態;影響因素
高血壓是臨床高發病, 而老年高血壓患者也是門診就診率極高的一類人群, 此類人群的治療態度是對其治療效果影響極大的一個方面, 因此對于此類老年高血壓人群的此方面改善需求較高[1,2], 而心理狀態作為此類人群的重要影響方面,對其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與掌握則成為必要的基礎[3]。本文中就門診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狀態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分析, 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 1 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于本院門診就診的13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70例,女60例;年齡:<65歲77例, ≥65歲53例;高血壓病程:<10年58例, ≥10年72例;高血壓分級:1級42例, 2級60例, 3級28例;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合并46例, 未合并84例;社會支持程度:較高68例, 一般40例, 較低22例。所有老年高血壓患者及(或)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及同意。
1. 2 方法將130例門診就診老年高血壓患者采用HAD進行評估, 然后將評估結果分別統計, 然后將其中不同性別、年齡、高血壓病程、高血壓分級、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及社會支持程度患者的HAD評估結果進行比較, 同時采用Logistic分析上述研究因素與此類老年患者心理狀態的關系。
1. 3 評價標準HAD是有效評估患者心理狀態的量表, 本量表在我國臨床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 量表包括焦慮和抑郁兩個方面, 每個方面分別包括7個評估指標, 評分≥8分和≤7分分別表示陽性和陰性, 分值越高則表示不良心理狀態越為明顯[4]。
1. 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應用Logistic回歸模型。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門診老年高血壓患者的HAD評估結果比較女性患者的焦慮評分為(8.65±0.73)分, 抑郁評分為(8.32±0.69)分;男性患者的焦慮評分為(6.73±0.65)分, 抑郁評分為(6.41±0.57)分。年齡<65歲患者的焦慮評分為(6.45±0.58)分, 抑郁評分為(6.32±0.53)分;≥65歲患者的焦慮評分為(8.70±0.78)分,抑郁評分為(8.45±0.71)分。高血壓病程<10年患者的焦慮評分為(6.52±0.61)分, 抑郁評分為(6.23±0.56)分;≥10年患者的焦慮評分為(8.63±0.77)分, 抑郁評分為(8.37±0.72)分。高血壓分級1級患者的焦慮評分為(6.10±0.60)分, 抑郁評分為(5.99±0.54)分;2級患者的焦慮評分為(7.67±0.72)分,抑郁評分為(7.82±0.63)分;3級患者的焦慮評分為(9.26± 0.81)分, 抑郁評分為(8.99±0.73)分。未合并其他基礎疾病者的焦慮評分為(6.42±0.53)分, 抑郁評分為(6.24±0.50)分;合并其他基礎疾病者的焦慮評分為(8.72±0.78)分, 抑郁評分為(8.42±0.73)分。社會支持程度較高患者的焦慮評分為(5.79±0.43)分, 抑郁評分為(5.53±0.40)分;一般患者的焦慮評分為(6.64±0.53)分, 抑郁評分為(6.37±0.50)分;較低患者的焦慮評分為(8.26±0.73)分, 抑郁評分為(8.11±0.69)分。女性、年齡≥65歲、高血壓病程≥10年、高血壓分級較高、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及社會支持程度較低患者HAD的焦慮和抑郁評分均高于男性、年齡<65歲、高血壓病程<10年、高血壓分級較低、無其他基礎疾病及社會支持程度較高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研究因素與焦慮狀態的關系經Logistic分析顯示, 性別、年齡、高血壓病程、高血壓分級、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及社會支持程度是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的影響因素(Waldχ2=5.684、6.137、6.641、7.125、5.846及7.451,P<0.05)。
2. 3 研究因素與抑郁狀態的關系經Logistic分析顯示, 性別、年齡、高血壓病程、高血壓分級、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及社會支持程度是老年高血壓患者抑郁的影響因素(Waldχ2=6.236、6.876、6.520、7.466、5.932及7.578,P<0.05)。
老年高血壓患者是門診中較為常見的一類人群, 而高血壓的臨床危害突出[5,6], 可導致多類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臨床中對于老年高血壓的診治重視程度極高, 而與本類患者各方面研究極多[7-9], 其中研究普遍顯示, 患者的心理狀態是對其治療態度及其他多個方面均影響較大的因素, 因此對于患者的疾病治療與預后均影響較大, 因此對于此類患者進行心理狀態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價值極高[10-13]。本文中就門診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狀態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分析, 門診老年高血壓患者HAD的焦慮和抑郁評分均較高, 且女性、年齡≥65歲、高血壓病程≥10年、高血壓分級較高、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及社會支持程度較低患者HAD的焦慮和抑郁評分均高于男性、年齡<65歲、高血壓病程<10年、高血壓分級較低、無其他基礎疾病及社會支持程度較高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經Logistic分析顯示, 上述因素均與此類老年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有密切的關系, 而這與以往的較多研究結果基本一致[14,15], 而也進一步肯定了對門診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心理狀態及其影響因素的干預必要性。
[1] 崔展宇, 聶聰, 晁華, 等. 心理行為干預對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療效的影響. 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 2014, 14(2):134-136.
[2] 蔣駒. 高血壓與精神、心理及社會因素的關系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3, 13(18):396.
[3] 丁翠蘭, 徐雙榮, 周鳳偉, 等. 拆遷安置社區高血壓患者的心理特點分析及護理. 河北醫藥, 2014, 36(12):1910-1912.
[4] 黃麗明, 趙梅花, 閆峻. 心理護理對老年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抑郁評分及血壓和血糖的影響. 中國現代醫藥雜志, 2015, 17(11):71-73.
[5] 曾國慶. 某社區高血壓合并焦慮心理干預效果評價. 上海醫藥, 2015, 36(6):60-62.
[6] 梁景煜, 陳芳, 裴大軍, 等. 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 護理學報, 2012, 19(10):1-4.
[7] 紀文武, 周健, 李海霞, 等. 回、漢族高血壓患者心理行為狀況及影響因素. 環境與職業醫學, 2012, 29(2):104-106.
[8] 杜文娟, 劉新萍, 毛曉潤, 等. 社區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心理健康與日常生活能力、社會支持相關性分析. 社區醫學雜志, 2012, 10(22):15-16.
[9] 韓麗芬. 心理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抑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護士進修雜志, 2013, 28(18):1701-1702.
[10] 張石磊, 王棟, 權偉. 藥物結合心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抑郁情緒和生活滿意度的影響. 貴陽醫學院學報, 2015, 40(3):297-300.
[11] 李燕荷, 鄭麗燕. 老年高血壓病心理因素調查及干預. 醫學信息:上旬刊, 2012, 25(8):302-303.
[12] 袁霞. 余姚市257例高血壓患者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上海預防醫學, 2012, 24(7):387-388.
[13] 董莉莉, 魏軍平. 高血壓發病相關社會心理因素研究述評.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4, 20(8):1176.
[14] 季麗英. 高血壓病患者焦慮情緒調查及心理護理干預分析.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6, 4(11):107-108.
[15] 薛新力, 楊麗全, 鄭建盛. 福建省部分社區高血壓患者心理調適影響因素的通徑分析. 中國預防醫學雜志, 2012, 13(12):899-903.
Research of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senile hypertension 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ANG Yuqin, WANG Jun. Patient Service Center, Xuzhou Datun Coal and Electricity Corporation Central Hospital, Xuzhou 221611, China
ObjectiveTo research and analyz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senile hypertension 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A total of 130 senile hypertension patients all received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 for evaluation, and their HAD evaluation outcomes of gender, age, hypertension course, hypertension grading, basic disease complic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degree were compared.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ose mentioned factors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senile hypertension patients.ResultsPatients with femininity, age ≥65 years old, hypertension course ≥10 years, high hypertension grading, basic disease complication, and low social support degree had all higher HAD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than patients with masculinity, age <65 years old, hypertension course <10 years, low hypertension grading, without basic disease complication, and high social support degree,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gender, age, hypertension course, hypertension grading, basic disease complic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degree as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anxiety in senile hypertension patients (Wald-χ2=5.684, 6.137, 6.641, 7.125, 5.846, 7.451,P<0.05), and gender, age, hypertension course, hypertension grading, basic disease complic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degree as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depression in senile hypertension patients (Wald-χ2=6.236, 6.876, 6.520, 7.466, 5.932, 7.578,P<0.05).ConclusionSenile hypertension outpatients have poor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their gender, age, hypertension course, hypertension grading, basic disease complic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degree ar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ir unhealthy psychological status.
Outpatient; Senile hypertension; Psychological status; Influencing factors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8.089
2017-02-03]
221611 徐州大屯煤電公司中心醫院患者服務中心(王玉琴);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