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陽泉大力發展生態林果產業
本刊訊近年來,陽泉市大力發展生態林果產業,實施水果“三品”提升行動,積極出臺扶持鼓勵政策,引導果農結合果園實際情況,通過引進新品種、增施有機肥、果實套袋、樹形改造、鋪反光膜、架設防雹網、安裝噴灌(滴灌)等措施,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大力提升果品質量。2017年,全市新栽果樹面積達到157 hm2,目前,水果總面積達到4 520 hm2,掛果面積3 053 hm2。
陽泉市在大力發展生態林果產業上的主要做法∶
一是采用果樹與紅薯套種的立體種植方式。蘋果產業是當地特色產業。2010年,經有關部門認證,當地的土壤、溫度等適宜種植紅薯,平定縣的王春文敏感地意識到果薯套種能產生不錯的經濟效益,經過市場調查并向農技人員請教相關種植技術,他聯合了6~7戶果農共同成立了平定縣新優果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了20 hm2農地大面積種植果樹,并采用果樹與紅薯套種的立體種植方式,發展生態循環種養業,這個果園也是全縣果樹種類較多、品種較新、規模較大的果園之一。
二是提高果園機械化程度。為提高種植技術,不少果園購置了果園管理機、噴霧機、開溝機等農業機械,改變了傳統果園生產作業依靠人力勞動、效率低下的狀況,實現了果園生產全程機械化。在紅薯種植上,率先采用了地膜覆蓋與機械采收新技術,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
三是實現與科研院所對接。依托山西農科院果樹研究所、陽泉市果樹站的技術優勢,建立了“所企共建”合作關系,為基地提供技術服務和培訓,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在管理上采取統一農業投入品的采購和供應,統一技術指導和培訓,統一使用“新優”品牌進行產品銷售等現代農業管理模式。
四是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信濃甜蘋果、豐水梨、凱特杏、錦霞油桃及藤稔葡萄等都是從山西省農科院引進的最新優良水果品種,而果樹間懸掛殺蟲燈、黃板、誘捕器等,是果園引進的新技術新方法。為提高果品品質,生產無公害有機水果,不少果園立足推廣綠色防控、生物防治等新技術,引進應用測土配方施肥、高接換種、夏管技術及果實套袋技術等。
五是注重老果園改造。當地的一些基地的部分果樹雖然掛果才2~3年,但果樹品種、樹形等較為老舊,于是從2016年開始對老果樹進行了技術改造,不僅增加了果園的產量,還促進了果品質量提升。不少果園還創新出一套更新換代發展的循環種植新模式,即在兩株即將淘汰的樹木之間提前種上新樹苗,并發展林下養殖業,在老舊樹木砍伐時新樹苗已成林,既縮短了更新時間,又避免了大面積砍伐,同時還合理地利用了林地資源,發展林下經濟。
(王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