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才
改良乳腺癌根治術治療乳腺癌臨床療效觀察
黃振才
目的 探討改良乳腺癌根治術治療乳腺癌的臨床療效。方法 120例乳腺癌患者, 依據手術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改良根治術組, 各60例。對照組應用傳統的乳腺癌根治術治療, 改良根治術組則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評分、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總引流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及1年復發情況。結果 改良根治術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8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 改良根治術組和對照組的生存質量評分分別為(46.34±10.25)分和(45.34±10.25)分,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改良根治術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91.25±2.21)分優于對照組的(78.54±3.56)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改良根治術組患者的手術時間(97.60±3.57)min短于對照組的(126.61±22.59)min, 術中出血量(45.62±4.21)ml少于對照組的(65.51±12.61)ml, 總引流時間(4.60±2.57)d和住院時間(10.60±2.13)d均短于對照組的(7.62±1.21)d和(16.51±2.55)d,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改良根治術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1.67%)低于對照組(2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1年復發率為6.67%, 改良根治術組患者1年復發率為5.00%, 兩組患者的1年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改良乳腺癌根治術治療乳腺癌臨床療效確切, 手術時間相比傳統手術顯著縮短, 術中出血量減少,術后并發癥少, 引流時間和住院時間縮短, 有利于提高術后生存質量, 且可和傳統根治術一樣能夠有效控制復發, 值得推廣。
改良乳腺癌根治術;乳腺癌;臨床療效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 發病率逐年升高且出現年輕化趨勢。在治療上多采用手術治療, 主要方法有保乳切除、乳腺癌根治術、改良根治術等[1]。本研究分析了改良乳腺癌根治術治療乳腺癌臨床療效,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3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依據手術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改良根治術組, 各60例。改良根治術組患者Ⅰ期33例,Ⅱ期22例, Ⅲ期5例;年齡40~70歲, 平均年齡(49.18±6.94)歲。對照組患者Ⅰ期34例, Ⅱ期21例, Ⅲ期5例;年齡40~71歲,平均年齡(49.67±7.1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顯效18例, 有效30例, 無效12例, 總有效率為80.00%;改良根治術組患者中顯效46例, 有效11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5.00%。改良根治術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前, 改良根治術組和對照組的生存質量評分分別為(46.34±10.25)分和(45.34±10.25)分,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改良根治術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91.25±2.21)分優于對照組的(78.54±3.56)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總引流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改良根治術組患者的手術時間(97.60±3.57)min短于對照組的(126.61±22.59)min, 術中出血量(45.62±4.21)ml少于對照組的(65.51±12.61)ml, 總引流時間(4.60±2.57)d和住院時間(10.60±2.13)d均短于對照組的(7.62±1.21)d和(16.51±2.55)d,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及復發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發生上肢淋巴性水腫5例, 皮瓣壞死4例, 皮下積液3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20.00%;改良根治術組患者中僅1例發生上肢淋巴性水腫, 并發癥發生率為1.67%。改良根治術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中4例1年復發, 1年復發率為6.67%;改良根治術組患者中3例1年復發, 1年復發率為5.00%。兩組患者的1年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 隨著醫學技術不斷發展, 乳腺癌早期診斷率也有所升高, 外科治療方式從傳統的切除胸大肌和胸小肌演變為保留胸大肌, 切除胸小肌, 或同時保留胸大肌和胸小肌, 甚至可保全乳房, 可減少手術創傷, 改善上肢運動功能和胸廓外形, 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3-6]。
傳統乳腺癌根治術治療需將皮瓣大范圍分離和切除皮膚, 可出現厚薄不均勻現象, 破壞真皮內毛細血管血運, 對皮瓣血供造成不良影響。而皮瓣張力過大可出現皮瓣壞死和皮下積液, 影響術后康復。改良乳腺癌根治術可通過切口合理設計, 避免皮瓣過長, 減輕術中皮瓣張力, 可減少皮瓣壞死等的發生, 并通過引流將創面滲液清除, 預防積液, 可加速術后恢復[7-9]。
本研究中, 對照組應用傳統的乳腺癌根治術治療, 改良根治術組則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術治療。結果顯示, 改良根治術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8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 改良根治術組和對照組的生存質量評分分別為(46.34±10.25)分和(45.34±10.25)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改良根治術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91.25±2.21)分優于對照組的(78.54±3.56)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改良根治術組患者的手術時間(97.60±3.57)min短于對照組的(126.61±22.59)min, 術中出血量(45.62±4.21)ml少于對照組的(65.51±12.61)ml, 總引流時間(4.60±2.57)d和住院時間(10.60±2.13)d均短于對照組的(7.62±1.21)d和(16.51±2.55)d,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改良根治術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1.67%)低于對照組(2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1年復發率為6.67%, 改良根治術組患者1年復發率為5.00%, 兩組患者的1年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改良乳腺癌根治術治療乳腺癌臨床療效確切,手術時間相比傳統手術顯著縮短, 術中出血量減少, 術后并發癥少, 引流時間和住院時間縮短, 有利于提高術后生存質量, 且可和傳統根治術一樣能夠有效控制復發, 值得推廣。
[1] 許學兵, 宋文濤. 小劑量右美托咪定復合曲馬多用于改良乳腺癌根治術后病人自控靜脈鎮痛的臨床效果. 廣東醫學, 2012,33(17):2670-2672.
[2] 周斌, 朱明. 改良乳腺癌根治術后皮瓣壞死的預防.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2.11(2):103-104.
[3] 全紅, 李杰, 劉軍, 等. 乳腺癌保留皮膚改良根治并即刻假體再造與傳統改良根治術的療效比較. 中華外科雜志, 2011,49(4):299-302.
[4] 姜進燕. 改良乳腺癌根治術治療乳腺癌的療效觀察及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世界臨床醫學, 2016, 10(24):70-71.
[5] 何巧芳, 周萍, 陳婷, 等. 腔鏡輔助下乳腺癌保乳改良根治加大網膜填充重建術的護理.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3, 29(s1):45.
[6] 李偉, 王冰濤, 尚宏清, 等. 保乳手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比較. 局解手術學雜志, 2014(1):79-81.
[7] 吳剛. 保乳手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比較. 中國現代醫生, 2015, 53(20):73-75.
[8] 盧偉堅.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改良對減少并發癥的療效觀察.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2.23(9):1523-1524.
[9] 張起宏. 保乳手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比較. 醫學信息, 2014(16):19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16
118100 鳳城市中心醫院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傳統的乳腺癌根治術治療, 改良根治術組則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術治療?;颊呷砺樽?全麻)或局部麻醉(局麻), 常規消毒鋪巾, 根據乳房大小、腫瘤所在位置設計切口, 切口和腫瘤距離3 cm左右, 將皮膚切開后游離皮瓣, 保留少量薄層脂肪組織或不保留, 以此為皮瓣厚度, 從上至下, 從內到外進行深面胸大肌筋膜和乳腺分離,以背闊肌前緣為外, 胸骨旁為內, 下至肋弓, 上至鎖骨下緣,清除胸大小肌淋巴脂肪組織, 向內提起胸大肌和胸小肌, 解剖結扎處理腋血管, 將向下分支切除, 后將肩胛下肌群筋膜、腋靜脈周圍淋巴脂肪組織清除, 操作過程注意保護胸長神經、胸背神經、胸前神經和肩胛下血管, 后對手術創面進行清洗,腋窩下給予負壓引流管留置。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評分、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總引流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及1年復發情況?;颊叩牟l癥主要包括上肢淋巴性水腫、皮瓣壞死、皮下積液等。療效評定標準[2]:顯效:病灶切除, 1年無復發;有效:病灶切除, 但1年出現復發;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 需更換手術治療方式??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