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勇 李秀春
維生素C局部注射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40例臨床療效觀察
高智勇 李秀春
目的 分析對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使用維生素C局部注射的臨床療效。方法 80例角膜炎和角膜潰瘍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眼科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維生素C局部注射治療,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觀察組隨訪1年復發率為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2.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實施臨床治療時,通過使用維生素C局部注射的方法能夠取得更加有效的臨床療效,并且治療安全性也能夠得到保障,有著很高應用價值。
維生素C局部注射;角膜炎;角膜潰瘍;臨床療效
角膜炎、角膜潰瘍是眼科常見病以及多發病,由于其特點,會導致患者出現諸多合并癥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危害,甚至極有可能對患者視力造成威脅,出現嚴重后果[1]。當前在對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實施臨床治療時,最為常見的治療方法為眼科常規方法,這類方法能夠針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治療,可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單純的眼科常規治療,并不能夠起到根治效果[2]。因此需要找出對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本次研究中,分析了對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實施維生素C局部注射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內收治的80例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男42例,女38例,年齡19~68歲,平均年齡(42.58±11.47)歲。病毒性眼42眼、細菌性眼30例、真菌性眼2例,混合性眼6例。將所有患者使用隨機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19~67歲,平均年齡(42.21±11.07)歲,其中病毒性眼21眼、細菌性眼15例、真菌性眼1例,混合性眼3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42.66±11.81)歲,其中病毒性眼21眼、細菌性眼15例、真菌性眼1例,混合性眼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需使用常規方法治療,在臨床治療時可使用抗生素藥物治療,并且在病灶位置可使用0.1%的無環鳥苷滴眼液進行抗感染治療,并使用1%的阿托品注射液進行散瞳處理,每隔2 h即需要對患者實施1次。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維生素C注射液(吉林省輝南長龍生化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3246)治療,在患者眼球穹窿部球結膜下注射,0.3 ml/次,每隔3 d即需要對患者實施1次。兩組患者均實施為期2個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隨訪1年,比較兩組患者的復發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明顯好轉甚至是完全消失,并且患者充血癥狀、角膜水腫以及角膜浸潤情況已經完全性消失。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有一定的好轉,但沒有完全性的消失,并且患者充血癥狀、角膜水腫以及角膜浸潤情況有一定的好轉,但沒有完全消失。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充血癥狀、角膜水腫以及角膜浸潤情況無任何好轉,甚至更加嚴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顯效27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顯效19例,有效13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0.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143,P<0.05)。觀察組復發率(5.0%)明顯低于對照組復發率(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143,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5%(1/40),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0%(2/4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463,P>0.05)。
在眼科中,角膜炎、角膜潰瘍均為較常見的疾病,主要的發病原因為眼部由于外部的細菌、病毒或是真菌感染造成的。由于角膜炎、角膜潰瘍的特點,其發生位置和視神經以及晶狀體等視力必須器官的位置非常近[3-5],并且角膜也是人體視力必不可少的組成器官,因此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在實際發病中若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極有可能會出現致盲致殘等情況,對患者的日后工作和生活均會造成極大影響,甚至會出現諸多意外事件,威脅患者生命[6-8]。基于這一特點,對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實施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非常重要。但當前在對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實施臨床治療時,最為常見的治療方法仍為眼科常規治療,這一方法雖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仍有患者在治療后出現復發或治療效果不佳等情況[9-12]。
基于這一特點,找出對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非常重要。當前在對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實施臨床治療時,有研究顯示使用維生素C注射治療能夠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對于維生素C而言,是水溶性的抗氧化物質,在人體內能夠和脫氧抗壞血酸結合,最終形成可逆的氧化還原系統,并可對血漿中的自由基進行中和,在生物的氧化和還原反應過程重,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13,14]。另外維生素C也能夠參與到氨基酸代謝和膠原蛋白、神經遞質以及組織細胞間質的合成過程中,最終能夠對患者的毛細血管通透性進行降低,并且可刺激凝血功能出現,最終可起到解毒效果以及對感染的抵抗效果,這對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的癥狀緩解能夠起到較好的臨床療效。而針對角膜炎、角膜潰瘍的病灶預防過程中,維生素C更是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通過維生素C的方式能夠對基底膜的完整性進行保護,對滲出癥狀也能夠起到比較好的減少效果,非常有利于病灶組織的修復,并可提升白細胞吞噬能力,對感染素的生成進行誘導,因此能夠明顯改善抗病毒效果,這對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的臨床治療而言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也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觀察組隨訪1年復發率為5.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對角膜炎、角膜潰瘍患者治療時,使用維生素C局部注射的手段效果更佳,值得推廣使用。
[1]魏禮平.維生素C局部注射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1):58-59.
[2]胡志佳.地塞米松、維生素C聯合聚肌胞球結膜下注射治療單純皰疹性角膜炎療效觀察.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0):219.
[3]王玉風.強的松龍聯合維生素C治療單皰性角膜炎58眼療效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2):127-128.
[4]王麗偉.維生素 C 局部注射治療角膜炎的效果觀察與研究.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75):353.
[5]文艷瓊.維生素C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的應用效果初步評定.醫學信息,2016,29(1):197.
[6]戴紅琴.維生素 C 局部注射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吉林醫學,2015(17):3865-3866.
[7]田巍.維生素 C 局部注射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5(2):207.
[8]杜榮秀.維生素C局部注射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5):149-150.
[9]郭冬香.維生素C局部注射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醫藥衛生:(引文版),2016(10):00046.
[10]孟玉霞.局部應用維生素C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的臨床分析.中國療養醫學,2015(1):63-64.
[11]趙凌軍.維生素C在角膜炎、角膜潰瘍臨床治療中的療效觀察.醫藥前沿,2015(19):198-199.
[12]姜濤.局部應用維生素C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的效果探析.家庭心理醫生,2014(8):142.
[13]季一星.用VitC對角膜炎患者進行局部注射治療的效果分析.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3):80-81.
[14]孫潔.強的松龍聯合維生素C治療單皰性角膜炎72眼療效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0):137-1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3.059
2016-12-28]
434020 湖北省荊州市婦幼保健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