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華義
腹腔鏡部分脾切除術的應用研究現況探討
祝華義
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腹腔鏡技術在臨床外科手術治療中應用越來越廣泛。腹腔鏡脾切除術具有創傷小、康復快以及術后美觀效果好等優勢,受到了廣大醫療人員的青睞。目前,腹腔鏡部分脾切除術是治療脾臟等疾病的金標準,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效果。但是腹腔鏡部分脾切除術實施前需要明確其適應證和禁忌證,并高度重視手術操作要點及術后并發癥,方可充分發揮腹腔鏡部分脾切除術的臨床應用價值。
腹腔鏡;部分脾切除術;脾臟
脾臟是機體淋巴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脾臟破裂等相關疾病是臨床診療中比較常見的臟器損傷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脾臟功能作為免疫系統的重要器官,直接影響著人的免疫功能,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因此,臨床治療中多采用脾部分切除術,盡可能保留脾臟功能[1-3]。隨著腹腔鏡在脾切除術的逐漸應用,腹腔鏡部分脾切除術的應用范圍已經擴展到囊腫、外傷、血液系統疾病以及脾動脈瘤等,均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4]。文章對腹腔鏡部分脾切除術實施中的關鍵點作了一個簡單綜述,旨在為脾切除術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鑒價值。
腹腔鏡部分脾切除術在脾臟疾病手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已經得到了國內外研究學者廣泛認同[5-7]。該術式主要應用于大部分脾臟正常或脾腫大的良性血液系統疾病,其中以溶血性貧血、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等較為常見。另外,王衛東等[8]表示,對于脾囊腫、脾血管瘤等脾臟良性占位病變也比較適合采用腹腔鏡部分脾切除術治療。而對于惡性腫瘤疾病是否適合采用腹腔鏡脾切除術治療仍然存在爭議,孟令威等[9]表示,需要確保淋巴結清掃及腫瘤標本的完整性。
近年來,有研究學者[10]提出腫瘤的腹腔種植是腹腔鏡部分脾切除治療的潛在危險因素,但是當前尚未有比較明確的研究報道。目前,臨床上關于腹腔鏡脾切除術的禁忌證研究報道較多,其中凝血功能障礙、全身麻醉不耐受以及心肺等臟器功能不全是腹腔鏡脾切除術的絕對禁忌證[11]。也有研究報道顯示[12,13],脾腫大是相對禁忌證,在臨床手術治療中不占優勢。但是,劉強等[14]研究表明,腹腔鏡脾切除重量3200 g是可行的。
當前臨床上比較常用的腹腔鏡脾切除術主要包括完全腹腔鏡脾切除術、免氣腹腹腔鏡脾切除術以及手助腹腔鏡脾切除術。其中完全腹腔鏡脾切除術是微創治療脾臟疾病的金標準,臨床應用也比較廣泛。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成熟,腹腔鏡脾切除術以其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及住院時間短等優點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腹腔鏡脾切除術實施前需要對患者實施B 超、胃鏡或上消化道X 線造影等多種檢查,并留置導尿管及胃管,對患者的腹部進行穿刺減壓,在患者的臍下充入二氧化碳氣體,在進行脾臟的切除時,使用超聲刀游離脾臟,將脾胃管、胃短血管等進行分割,明確脾動脈等位置之間的距離,將其完全暴露在醫護人員的視野中,使用肽夾進行動脈夾閉,在這一過程中采集血小板,完成脾切除,將脾臟放入標本袋,并檢查有無活動性出血[15,16]。張浩[17]選取82例行完全腹腔鏡脾切除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超聲刀對脾周韌帶進行游離處理,腔鏡直線型切割吻合器離斷脾蒂,其中73例患者手術成功,手術時間控制在90~300 min,術中出血量≤1000 ml,82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中轉開腹,分別為脾蒂出血、胃短血管出血、脾周圍粘連緊密出血以及肝炎后肝硬化門脈高壓巨脾,研究結果表明,在實施完全腹腔鏡脾切除術之前要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李永利等[18]選取71例難治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進行腹腔鏡脾切除術治療,結果顯示,其中65例患者順利完成手術治療,6例患者因術中出血量較多影響手術操作視野,進中轉開腹治療,2例患者術后出現胰漏,經保守治療后痊愈。該研究也說明術中出血是導致中轉開腹的主要原因,應引起臨床重視。此外,胰漏與患者胰尾損傷有關,在臨床手術治療前應明確相關禁忌證,對合并由于血小板凝血障礙的患者采用開腹治療,確保手術順利完成。
綜上所述,腹腔鏡部分脾切除術實施前應明確其適應證和禁忌證,盡可能減低手術失敗風險。臨床上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實際狀況合理選擇手術方案,同時在手術實施過程中注意相關注意事項,確保手術順利進行,促進患者早期康復。
[1]廖方.腹腔鏡下保留脾臟功能手術對外傷性脾破裂的效果觀察.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11(7):70.
[2]楊崇毛.腹腔鏡下外傷性脾破裂行保留脾臟功能手術的研究.汕頭大學,2010.
[3]王猛,劉群亮,王群先,等.外傷性脾破裂腹腔鏡保留脾臟手術的體會(附38例報告).腹腔鏡外科雜志,2010,15(3):179-180.
[4]黃軍偉,洪明,閻雄.腹腔鏡脾切除術的研究進展.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4,14(2):176-179.
[5]鄭直,段鑫,王勇,等.腹腔鏡脾切除術的并發癥及其防治.腹部外科,2014,27(3):176-178.
[6]Bai DS,Qian JJ,Chen P,et al.Modified laparoscopic and opensplenectomy and azygoportal disconnection for portal hypertension..Surgical Endoscopy,2014,28(1):257-264.
[7]Guo-Qing J,Ping C,Jian-Jun Q,et al.Perioperative advantages of modified laparoscopic vs open splenectomy and azygoportal disconnection.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20(27):9146-9153.
[8]王衛東,陳小伍,吳志強,等.腹腔鏡手術治療脾良性病變19例.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5(8):717-719.
[9]孟令威,蔡合,蔡云強,等.腹腔鏡技術在脾臟惡性腫瘤的診療經驗.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6,17(4):429-433.
[10]Lee SH,Lee JS,Yoon YC,et al.Role of Laparoscopic Partial Splenectomy for Tumorous Lesions of the Spleen.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2015,19(6):1052-1058.
[11]胡仁健,秦紅軍,程剛,等.腹腔鏡下脾切除術的幾點探討.肝膽胰外科雜志,2015,27(2):143-145.
[12]洪德飛.腹腔鏡脾臟切除的手術操作技巧.肝膽外科雜志,2010,18(6):406-408.
[13]洪德飛,彭淑牖.腹腔鏡肝膽胰脾外科手術進展.肝膽外科雜志,2006,14(6):403-405.
[14]劉強,劉振,盧欣,等.完全腹腔鏡重度以上脾腫大切除術的臨床研究.中國內鏡雜志,2014,20(2):169-172.
[15]展翰翔,胡三元.腹腔鏡脾切除術的要點與難點.腹腔鏡外科雜志,2016,21(8):567-569.
[16]展翰翔,徐建威,胡三元.腹腔鏡部分脾切除術的手術策略與技巧.腹腔鏡外科雜志,2016,21(8):570-572.
[17]張浩,董科,俞小炯.完全性腹腔鏡脾切除術82例臨床分析.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4,11(1):150-152.
[18]李永利,江奎,朱海林,等.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行腹腔鏡脾切除術的技術要點和體會.肝膽外科雜志,2016,24(1):44-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4.098
2017-01-17]
546400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