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宮腔鏡聯合達英-35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療效及對復發率的影響
王萍
目的觀察分析在子宮內膜息肉(EP)治療中聯合應用宮腔鏡與炔雌醇環丙孕酮片(達英-35)的臨床效果及其對疾病術后復發的影響。方法67例接受宮腔鏡治療的EP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34例)和觀察組(33例)。對照組進行宮腔鏡下內膜息肉電切術治療, 觀察組進行宮腔鏡聯合達英-35治療。觀察兩組術后月經恢復、息肉復發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術后6個月, 觀察組月經恢復正常幾率為93.94%,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4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 觀察組復發率為3.03%, 低于對照組的20.5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均無宮腔粘連、感染、大出血等發生, 僅觀察組有3例患者在服用達英-35后出現惡心、頭痛不適癥狀, 經口服維生素B6后癥狀消失。結論應用宮腔鏡聯合達英-35治療EP預后效果顯著, 對促進患者術后月經恢復、減少疾病復發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子宮內膜息肉;炔雌醇環丙孕酮片;宮腔鏡
EP是一種多發于育齡期婦女的良性婦科疾病, 患者多表現為月經經期延長、量多、不孕等, 給女性患者造成較大的心理障礙。目前在臨床上, 宮腔鏡是診斷和治療EP的“金標準”。但長期臨床實踐發現, 宮腔鏡下息肉切除術雖然能夠快速清除病灶, 改善相關臨床癥狀, 但是該術式術后復發率較高, 極易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相關研究報道[1], 在進行宮腔鏡治療EP的同時配合給予雌孕激素復方制劑能夠明顯減少息肉復發, 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本研究為證實上述觀點, 選擇67例患者進行對比研究, 探討宮腔鏡與達英-35聯合應用對EP治療效果以及疾病復發的影響。
1. 1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9月~2016年4月在本科接受手術治療的67例EP患者。入選標準:①首次發現EP, 經陰道彩超和宮腔鏡確診;②均為已婚女性, 無陰道炎癥或泌尿系感染;③近6個月內未曾服用相關性激素藥;④患者愿意配合研究, 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肺、肝、腎臟器疾病;②合并惡性腫瘤、傳染性疾病或血液系統疾病等;③治療依從較差或術后失訪者。患者年齡24~45歲, 平均年齡(33.82±4.16)歲;病程3個月~3年, 平均病程(2.04±0.35)年;息肉直徑0.8~4.0 cm, 平均直徑(2.47±0.58)cm;31例為單發息肉, 36例為多發息肉。應用隨機抽簽的方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34例)和觀察組(33例)。
1. 2治療方法 對照組進行宮腔鏡下內膜息肉電切術, 具體操作:①術前12 h, 常規清洗患者陰道, 并在其陰道后穹窿處放置米索前列醇片(200 μg)以軟化宮頸;②指導患者擺放膀胱截石位, 對外陰、陰道、宮頸等部位進行消毒, 實施全身麻醉;③用陰道內窺器擴張并暴露宮頸, 用探針測量宮腔深度, 緩慢置入宮腔鏡(型號26120BA, 德國史托斯), 向宮腔內持續灌流5%葡萄糖注射液以膨宮;④待宮腔充分擴張時, 術者緩慢移動宮腔鏡鏡體, 全面察看患者宮腔(包括宮角、宮體前后左右壁等)及輸卵管開口情況, 隨后觀察EP的位置、個數、大小等, 根據患者息肉整體情況, 合理電切息肉。息肉較大(>3 cm)且基底較寬應分次切割;息肉體積過小且為單發的, 沿基底部一次性切除;對無生育要求者或息肉根蒂不明顯者可將息肉周圍的子宮內膜組織一并切除;⑤電凝止血, 并將切除病灶送病理活檢, 常規給予縮宮素、抗生素抗炎、止血。
觀察組行宮腔鏡聯合達英-35治療, 宮腔鏡手術過程與對照組相同。于術后第2天開始口服達英-35(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 國藥準字J20100003), 1片/次, q.d.,堅持服用3周后停藥, 并在停藥1周后開始第2個周期的治療, 持續3個周期。
1. 3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叮囑患者在術后第3、6個月復診, 通過詢問以及陰道彩超檢查的方式了解患者術后月經恢復及息肉復發情況, 同時, 記錄兩組術后不良反應情況。術后月經恢復的標準:月經經期、經量與患病前無明顯差異;息肉復發標準:月經干凈后經陰道彩超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增厚達≥8 mm, 并通過宮腔鏡證實為息肉[2]。
1. 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術后月經恢復情況 術后6個月, 觀察組月經恢復正常幾率為93.94%(31/33),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47%(26/3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025, P=0.045<0.05)。
2. 2術后息肉復發情況 術后6個月, 觀察組復發1例(3.03%),對照組復發7例(20.59%), 觀察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910, P=0.027<0.05)。
2. 3不良反應情況 兩組患者術后均無宮腔粘連、感染、大出血等發生, 僅觀察組有3例患者在服用達英-35后出現惡心、頭痛不適癥狀, 經口服維生素B6后癥狀消失。
相關臨床研究報道[3], EP的發生主要與雌激素分泌水平過高密切相關, 同時也有可能是由于人流術、節育環的放置導致子宮內膜基底層發生增生性病變, 形成息肉。以往,臨床上主要采用診斷性刮宮術治療, 但該術式在盲視下進行, 術中極易出現漏刮或損害正常組織, 導致其臨床效果欠佳。近幾年, 伴隨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醫療器械的不斷更新, 宮腔鏡因其具有無創、安全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婦科疾病診斷及治療中。宮腔鏡下電切術能夠直視手術范圍, 充分了解息肉的位置、個數、大小等情況, 避免了盲目操作, 減少了宮腔內正常組織的損傷, 提高臨床療效。然而, 邱美英[4]對82例行宮腔鏡電切術的EP患者進行術后1年隨訪, 發現EP復發率達到18.29%, 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由于EP發生與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 因此部分學者認為[5-8], 在宮腔鏡電切術后采取有效干預措施以降低術后患者雌激素水平, 能夠有效減少疾病復發, 改善臨床結局。本研究對33例EP患者給予宮腔鏡聯合達英-35聯合治療, 并將其與單純宮腔鏡治療患者進行對比, 結果顯示, 術后6個月, 觀察組月經恢復正常幾率為93.94%,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4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復發率為3.03%,低于對照組的20.5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達英-35 屬短效避孕藥的一種, 能夠有效調節下丘腦-腺垂體-卵巢軸功能, 發揮較強抗促性腺激素作用, 減少促卵泡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分泌, 同時, 該藥還具有使子宮內膜生長和萎縮的雙重作用[9,10]。
總之, 聯合應用宮腔鏡和達英-35治療EP預后效果顯著, 不僅能夠促進子宮內膜修復, 還可抑制內膜過度增生,降低息肉復發幾率, 還可以改善患者術后月經情況。
[1] 鮑丹. 宮腔鏡手術聯合孕激素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療效觀察.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63): 60.
[2] 顧曉楓. 宮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效果及對術后復發的預防價值.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 8(3):93-94.
[3] 杜洋, 張海松. 子宮內膜息肉患病相關因素分析. 中國婦幼衛生雜志, 2012(2):70-72.
[4] 邱美英. 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后預防復發的臨床研究.中外醫學研究, 2014(19):18-19.
[5] 鄭疆, 陸瑩. 不同孕激素預防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后復發的臨床觀察.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6, 24(10):707-709.
[6] 龔玉琴, 錢紅飛. 宮腔鏡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及術后復發的預防體會. 醫藥衛生(文摘版), 2016(6):00081.
[7] 莊元, 江如, 郭晨. 宮腔鏡聯合達英-35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療效研究. 當代醫學, 2017, 23(3):10-12.
[8] 應麗. 宮腔鏡聯合藥物治療對于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 心理醫生月刊, 2012(7):60-61.
[9] 高明. 達英-35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療效觀察.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26):5264-5265.
[10] 陳鵑, 梁小妍. 宮腔鏡聯合達英-35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療效. 現代醫藥衛生, 2013, 29(15):2330-23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3.039
2017-04-24]
113001 撫順礦務局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