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達新
替吉奧聯合伊立替康治療晚期胃癌患者的療效分析
盧達新
目的 探討伊立替康與替吉奧聯合應用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療效。方法 104例晚期胃癌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2例。對照組予以奧沙利鉑聯合5-氟尿嘧啶(5-Fu)/亞葉酸鈣(FOLFOX4)方案治療, 觀察組予以改良伊立替康及替吉奧(IRIS)方案治療, 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對照組疾病控制率為57.69%(30/52), 觀察組疾病控制率為88.46%(46/52), 觀察組疾病控制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2.51,P<0.05)。結論 在晚期胃癌患者中施以伊立替康與替吉奧聯合應用治療, 療效良好, 毒副反應輕, 安全性較好。
晚期胃癌;伊立替康;替吉奧
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 近幾年, 胃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且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早期胃癌患者由于臨床癥狀不典型, 確診起來比較困難, 一經確診疾病已經發展到晚期, 貽誤了手術時機, 大多患者僅能通過生物治療、化療等方式進行保守治療, 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1]。作者旨在探討伊立替康與替吉奧聯合應用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療效, 以期為晚期胃癌的治療提供臨床實踐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4例晚期胃癌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①年齡30~70歲;②依從性好且自愿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③中醫證型與體力狀態(ECOG)評分0~2分;④經病理組織學或細胞學檢查證實為無法手術的晚期或復發胃癌;⑤預計生存時間≥12周;⑥有可通過影像學測量評估的病灶;⑦未合并嚴重的基礎內科疾病。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②近期存在活動性出血、感染等;③合并有晚期胃癌外的二源性腫瘤;④有癥狀的腦轉移;⑤使用分子靶向藥物治療者;⑥并發嚴重腹瀉、腸麻痹、腸梗阻、肺纖維化等;⑦神智障礙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 女25例;年齡30~70歲, 平均年齡(58.36±4.43)歲;低分化腺癌23例, 中-低分化腺癌29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 女24例;年齡30~70歲, 平均年齡(58.39±4.41)歲;低分化腺癌25例, 中-低分化腺癌2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FOLFOX4方案治療, 選擇奧沙利鉑85 mg/m2靜脈滴注2 h, 第1天;亞葉酸鈣200 mg/m2靜脈滴注2 h, 第1、2天;5-Fu 400 mg/m2靜脈推注2 h, 第1、2天;5-Fu 600 mg/m2持續微量化療泵滴注22 h, 第1、2天;14 d重復, 28 d為1個治療周期。觀察組予以改良IRIS方案治療,給予180 mg/m2伊立替康靜脈滴注90 min。第3天開始口服替吉奧, 于每日早、晚飯后1 h服用, 連續用藥14 d, 停藥5 d,21 d為1個治療周期。替吉奧的具體用量根據患者的體表面積進行3個區間給藥。
1.3 療效評價標準 按照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指南1.1 版評價療效:完全緩解(CR):幾乎所有目標病灶均消失;部分緩解(PR):基線腫瘤病灶長徑總和縮小在30%以上;疾病穩定(SD):基線腫瘤病灶長徑總和有增加但未達PD或有縮小但未達PR;疾病進展(PD):出現新發病灶或基線腫瘤病灶長徑總和增加在20%以上。疾病控制率=(CR+PR+SD)/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中CR 2例, PR 14例, SD 14例, PD 22例, 疾病控制率為57.69%(30/52);觀察組中CR 8例, PR 26例, SD 12例, PD 6例, 疾病控制率為88.46%(46/52)。觀察組疾病控制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2.51,P<0.05)。
晚期胃癌指的是術后復發和無法切除的胃癌, 包括術后復發的胃癌、在明確診斷時已發生轉移的胃癌及無法切除的晚期胃癌。對晚期胃癌患者施以化療的作用是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2]。甲氨蝶呤(MTX)、依托泊苷(VP-16)、絲裂霉素(MMC)、博來霉素、多柔比星、順鉑、氟尿嘧啶是20世紀90年代胃癌的常用治療藥物, 臨床研究結果表明, 上述藥物的治療效果并不是十分令人滿意,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為6個月[3]。近幾年來, 隨著化療藥物的不斷發展, 長春瑞濱、伊立替康、紫杉類已被廣泛用于胃癌的治療。單用長春瑞濱治療的有效率僅有7%, 中位生存時間僅為1.9個月;單用伊立替康治療的有效率達14%~20%,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達9個月;單用紫杉類治療的有效率達15%~24%[4]。有臨床研究顯示, 單用替吉奧治療的有效率達44%~49%, 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為250 d, 1年生存率達37%,3年生存率達14%, 且Ⅲ~Ⅳ級不良反應比較少。有研究顯示, 在存在5-Fu耐藥的轉移性胃癌患者中采用替吉奧治療,仍可起到完全緩解的效果。替吉奧屬于新一代的氟尿嘧啶類抗腫瘤藥物, 替吉奧所含替加氟是5-Fu的一種前體藥物, 其活性是5-Fu的2倍, 生物利用度良好[5]。吉美嘧啶可對二氫嘧啶脫氫酶產生抑制作用, 從而抑制了其對5-Fu的分解作用, 從而增加了腫瘤組織和血漿中5-Fu的血藥濃度, 有效增強了抗腫瘤的活性。替吉奧所含奧替拉西鉀可對消化道內的乳清酸磷酸核糖轉移酶產生選擇性拮抗作用, 通過抑制乳清酸磷酸核糖轉移酶從而阻斷了5-Fu磷酸化向5-Fu脫氧核苷酸的轉變, 有效降低了5-Fu藥物對消化道黏膜的損傷。多項臨床研究顯示[6-8], 氟尿嘧啶與伊立替康具有協同作用,且兩者之間無交叉耐藥性, 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療療效確切。研究顯示, 由于推遲了替吉奧的用藥時間, 可有效防止其與伊立替康毒副反應的重疊作用, 大大減少了聯合用藥的不良效果[9,10]。
[1] 劉懷民, 劉曉莉, 高啟龍, 等. 替吉奧聯合伊立替康或多西他賽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分析.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3, 17(14):56-58.
[2] 崔艷艷, 綦會霞. 伊立替康聯合替吉奧二線治療晚期胃癌臨床觀察.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16, 29(6):498-500.
[3] 劉劍. 替吉奧聯合伊立替康治療晚期胃癌臨床觀察.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17, 30(2):135-136.
[4] 陳欣, 顧康生, 李敏. 替吉奧聯合伊立替康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觀察. 中華全科醫學, 2017, 15(9):1496-1498.
[5] 陳靜, 潘興國, 牛煥義, 等. 替吉奧膠囊聯合奧沙利鉑、伊立替康/亞葉酸鈣治療晚期胃癌療效分析. 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1.36(11):1397-1399.
[6] 崔勇霞, 羅執芬, 盧創新, 等. 伊立替康聯合替吉奧或5-氟尿嘧啶方案二線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觀察. 腫瘤防治研究, 2014,41(7):808-810.
[7] 姜鳳娥, 孫萍. 伊立替康聯合替吉奧二線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觀察. 現代腫瘤醫學, 2014(8):1905-1907.
[8] 賈曉瓊, 溫珍平, 孫秋穎. 替吉奧聯合伊立替康二線治療進展期胃癌療效觀察.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5, 47(12):1428-1430.
[9] 吳翠華, 張蓓, 尤圣勇, 等. 伊立替康聯合替吉奧治療晚期胃癌30例臨床觀察. 交通醫學, 2014(2):153-154.
[10] 牛國梁. 替吉奧聯合伊立替康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研究. 海峽藥學, 2014(12):204-20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52
113000 撫順市第四醫院腫瘤內科
本研究結果顯示, 對照組疾病控制率為57.69%(30/52),觀察組疾病控制率為88.46%(46/52), 觀察組疾病控制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晚期胃癌患者中施以伊立替康與替吉奧聯合應用治療, 療效良好, 毒副反應輕, 值得應用。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