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聰
股骨干骨折的術前術后護理體會
陳聰
目的 研究分析股骨干骨折患者術前術后的臨床護理方式及效果。方法 3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 給予患者心理護理、病情觀察、疼痛護理、感染預防等措施后, 對患者的臨床護理情況進行觀察總結。結果 患者經過6~12個月的隨訪顯示, 30例患者術后愈合均良好, 無一例嚴重并發癥發生。結論 為患者提供科學合理的護理服務能夠改善股骨干骨折患者的療效, 減少患者的治療周期, 降低臨床并發癥發生率, 讓患者更快的愈合, 有利于患者恢復健康, 臨床中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推廣使用。
股骨干;骨折;護理;功能鍛煉
股骨干骨折是比較多見的骨折類型, 是因為強大的暴力而導致的骨折[1-5]。患者的骨折端有明顯的移位, 因各類畸形而引起了疼痛、功能喪失等表現。股骨干骨折主要是在股骨干中下1/3部位發生[6], 患者還會合并軟組織損傷。此次本院就3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開展了研究分析, 對患者術前術后的臨床護理方式進行了總結歸納,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治療的3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18例, 女12例,平均年齡50.5歲。共有8例股骨上段骨折, 15例股骨中段骨折, 7例股骨下段骨折;24例為閉合性骨折, 6例為開放性粉碎性骨折。
1.2 方法 對患者的并發癥進行處理, 等患者體征穩定后可以進行切開復位固定手術治療。在此期間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護理, 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1 術前護理 ①術前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 護理人員熱情接待, 為患者介紹醫院的環境, 減少患者的陌生感。因為股骨干骨折患者受傷后對自己病情不了解, 對手術效果及治療費用擔憂, 容易焦慮。護理人員應該傾聽患者的心聲,為患者進行心理引導, 消除患者負面情緒。 ②術前準備。a.術前各項常規檢查:胸片、心電圖, 對心、肺、腎等功能及血常規、血凝全套檢查, 排除心肺疾病、高血壓等, 必要時備血, 這些準備為臨床的診斷、手術麻醉、治療等提供了可靠有力的依據。b.飲食護理:應注意食用營養豐富、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 提高身體抵抗力。一般手術前6~8 h禁食水, 上午手術者自前1 d午夜禁食, 下午手術者中午禁食。c.手術區皮膚準備:去除手術區域上下超過20 cm皮膚的毛發和污垢, 以此減少細菌的感染, 預防切口感染。有傷口者按換藥原則重新包扎傷口, 有牽引或石膏者要在清潔皮膚后進行備皮, 然后重新包石膏或維持牽引。
1.2.2 術后護理 ①一般護理。術后讓患者去枕平臥并禁食6 h, 在患肢下方使用軟枕墊高, 可以改善腫脹。②病情觀察。為患者提供24 h心電監護, 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記錄患者的面色、尿量等指標。③引流管的護理。術后使用引流管和導尿管, 確保引流通暢, 觀察引流液顏色、性質, 及時告知醫生。④骨牽引的護理。不要隨意改變牽引重量, 觀察牽引方向是否正常, 增加巡視, 觀察患者的血運情況, 對于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生。⑤疼痛護理。患者切口疼痛劇烈,導致患者的飲食和休息都受到影響, 可視情況為患者使用止痛泵, 在護理時需要輕柔操作, 播放輕音樂,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緩解患者的疼痛。⑥飲食的護理。制定飲食計劃, 增加高鈣、高蛋白食物攝入, 適當攝入高纖維食物預防骨折臥床而引起的便秘。⑦預防感染及并發癥。積極的預防感染,遵醫囑為患者進行護理操作時需要進行無菌化流程, 為患者清潔傷口, 及時更換敷料, 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7-10]。術后短時間內患者不能下床活動, 需要為患者提供生活護理,注意預防壓瘡, 對深靜脈血栓、神經損傷、泌尿系統感染等并發癥給予護理預防。
1.2.3 功能鍛煉 術后因為疼痛而不敢進行鍛煉是骨折患者常見的情況, 護理人員要積極講解鍛煉對康復的重要性,鼓勵患者主動訓練。功能鍛煉不宜過度, 應該循序漸進[11-16]。術后2 d拔管后可以進行簡單的屈膝運動, 促進血液循環,術后1周可以進行股四頭肌收縮訓練[5]。術后1~4周可以進行行走訓練。術后3個月可以開始負重行走。觀察患者治療護理效果。
患者經過6~12個月的隨訪顯示, 30例患者術后愈合均良好, 無一例嚴重并發癥發生。
總之, 股骨干骨折患者手術前后科學合理的護理服務能夠更快的恢復, 減少并發癥發生率, 讓患者更快的愈合, 有利于患者恢復健康, 臨床中具有重要意義, 臨床應該推廣使用。
[1] 石樹芬. 帶鎖髓內針治療股骨干骨折的護理. 中國醫學創新,2010(4):121-122.
[2] 沙衛平. 股骨閉合復位器輔助復位股骨交鎖髓內釘固定治療股骨干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 蘇州大學, 2016.
[3] 杜晨光, 張英澤, 陳偉.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的診治進展. 中華外科雜志, 2016, 54(7):553-557.
[4] 強毅. 股骨干骨不連病因及治療方法的臨床研究. 第四軍醫大學, 2016.
[5] 田維娜.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股骨干骨折內固定術后的護理. 天津護理, 2015, 23(1):36-37.
[6] 敬雪梅, 劉俊英, 何平, 等. 對帶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病人的護理干預. 現代臨床醫學, 2006, 32(3):225-226.
[7] 李鐵軍. 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感染的控制.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1(16):3482-3483.
[8] 周彩娟. 股骨干骨折患者鋼板內固定取出術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預見性護理.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18):2802-2803.
[9] 王倩倩. 股骨干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術前護理體會.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7(13):90.
[10] 陳士華.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股骨頸骨折123例圍術期護理.齊魯護理雜志, 2012.23(23):55-56.
[11] 繆娟. 股骨干骨折合并髕骨骨折術后早期康復訓練對膝關節功能康復的護理研究.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25):210-212.
[12] 張婷. 治療股骨干骨折的術后康復護理. 養生保健指南:醫藥研究, 2015(17):94.
[13] 羅時運, 載垚文, 李淑儀, 等. 股骨干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后康復訓練探討.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3(9):114-115.
[14] 淡笑春. 股骨干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護理. 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6):163-164.
[15] 李潤紅, 閆新玲, 高建紅, 等. 股骨干骨折術后膝關節功能康復指導. 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 2006, 3(2):191-192.
[16] 寇丙禎, 董玲生, 劉桂然. 自制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器的應用.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1999, 3(3):328.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experience of femoral shaft fracture
CHEN Cong. Liaoning Liaoyang Cit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Liaoyang 1110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linical nursing mode and effect of femoral shaft fractur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30 femoral shaft fracture patients all
psychological nursing, pain nursing, disease observation and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their clinical nursing condition was observ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12 months, and 30 patients healed well without any serious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nursing service for patientswith femoral shaft fracture can improve their efficacy, reduce the patient’s treatment cycle, low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quicken healing of patients. It helps patients recover health, 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linic.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use.
Femoral shaft; Fracture; Nursing; Functional exercise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90
111000 遼寧省遼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