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來木·亞森
[摘 要]做為一名小學教師,我深刻感受到近年來隨著網絡的普及,現代信息科學技術的日益飛速發展,以及社會本身的需求,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所帶來的震撼和沖擊。以往的教學方法和器具已經逐漸被新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所替代,即現代教育技術,這些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學手段,新的教學設備都是為了達到更好地培養人才的目的。那么我們如何將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結合運用以達到最佳的效果呢?這是很多教師面臨的課題,也是我一直以來研究的方向和重點。本文就此問題做如下淺談。
[關鍵詞]教研
自從計算機出現以后,在很多大城市,敏銳的教育部門就大力推廣,積極督促相關學校將計算機輔助教學納入日常教學規劃。構建微機室,添置多媒體設備,制作教學課件等等,學校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籌備所有相關的事宜,教師們也不辭辛苦,潛心研究相關新的教學技術和教學方法并將其一步一步融入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來。
各個學校積極相互交流學習新技術、新理念、新的教學設備,這不僅將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思想革然一新,也給我們的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全新學習體驗。那我們首先來看看,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有哪些正面的影響和效果?
多媒體技術能夠非常方便快捷的展示大量的知識和信息,并且以非常直觀的聲音、圖片、視頻、動畫等元素吸引著學生們的注意力,尤其有些課件制作的非常獨特,色彩艷麗,動感十足,這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引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拿我們班的一個例子來講,平時一個看起來很聰明和機靈的學生,上課時卻不好好聽講,做作業的時候他自然也不會做,你跟他溝通,他就說感覺學習枯燥無味,沒意思,聽不懂,期間,家長也不斷來溝通過,可這個學生總說上學沒意思,不感興趣,甚至想退學。自從學校購置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之后,我們老師不斷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來啟發引導學生,這個學生竟然突然轉變了對學習的態度,變得積極活躍起來。用他的話說就是突然感受新奇,學著有意思,很開心,而且理解能力也增強了……這讓我們欣慰的同時,也直接肯定了多媒體技術設備在教學運用中的價值和意義。
因為無論是從聲音,圖像,內容和色彩方面來說,這種教學方法和模式都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受,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會驅使自己不斷的尋求和了解,這樣,教學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自然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所帶來的效果大不相同。
某些教師在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時,存在盲目添加教學內容的情況。一些教師大力推薦多媒體教學,煞費苦心地學習制作教學課件,學生們課是上了,成績卻總體下滑,出現不理想的教學后果,令人費解。
這就是我們要談的另外一面,濫用教學新模式,多媒體課件的弊端。
弊端一:教師們將大量的時間用于制作多媒體課件,沒時間精心備課或忽略了詳細備課的重要性。我們知道,盡管你課本很熟,盡管你專業夠出色,但是面對一群亟待澆水的小樹苗,還是要精心根據學生們的綜合情況,個別特殊狀況制作優良的教案,注重學生們的差異化,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被知識的營養之水灌溉到位。
弊端二:個別教師過度看中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作用,頻頻使用這種模式上課,導致常規教學無法再在學生們心中產生有效的教學效果。打個比方,跟著計算機練習英語發音,雖然有圖像有聲音比較直觀,但是,它無法替代常規教學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那種溝通和交流所帶來的良好反應。畢竟,面對一臺機器,沒有感情,怎能跟面對一個活生生的人相比呢?在常規教學中,學生們之間的互動,學生跟老師之間的互動會將類似英語這樣的教學內容發揮到一個理想的作用,產生對應的教學目的。所以,不能過熱,要有選擇的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適當應用,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弊端三:某些教師的確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結果往往變成了原先在課堂上被動聽老師講課的模式,現在轉換成了被動的聽一臺機器在傳授知識,沒有良性互動,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這就是我們下面所要探討的另外一個話題:情感教育。
無論是什么樣的教學方法,無論采用怎樣先進的教學設備,如果不能夠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我們所教導的知識就像無味的菜肴,沒有佐料相伴,毫無生氣。這也是很多教師心中潛心研究的情感教育。其實,從學生們的層面上來講,他們更喜歡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這種良性互動不僅僅指課外時間,也包含了課堂中的這幾十分鐘。有一個例子可以很好的說明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某個學校里,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一個班主任收到一個學生寫的信,在信中,這位學生很痛苦的說出了一直悶在他心里面的話,他說,他每次看到老師就很壓抑,每次上課就很痛苦,作業不敢做,怕錯了挨批評,提問不敢回答,怕錯了被罵,考試不好了怕老師會喊家長……總之,他每天心驚膽戰,非常苦悶,終于大著膽子寫信給老師,也是因為怕當面提出來自己的建議會被斥責……而這位老師,在眾人的眼中是個非常認真負責的班主任,他一方面感受到非常的委屈,因為他的確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好,另一方面,他也深深的被觸動,因為正如那個學生所說,不管是課堂內還是課堂外,他的確過于嚴肅,對待學生的方式過于簡單,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講解每一道試題,但是,卻從來沒有跟學生有過良好的溝通和交流,課堂上的確常常鴉雀無聲,他卻忽略了孩子們心靈的需求。構建和諧社會是個大話題,但是用在教學上一點也不顯夸張,一個班級也需要和諧的關系,課堂上需要融洽的氣氛,在師生互動中,知識就成了佳肴,這無疑也增添了師生情誼,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也便于在教學中及時發現問題的根源,找到最合適的解決辦法。
總之,做為一名教師,既要跟上時代的需要,不斷研究更好更適合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也要注重把新的教學思想和技術運用到實際的教學生活中來,既要傳授了知識,還要幫助學生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學生們的創造性,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以及學習過程中應該有的不認輸,不低頭,勇于克服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必須提到:幫助學生學會自己學習的能力,教學生如何獲取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從而可以做到獨立學習。這一點很關鍵。
參考文獻:
[1]《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
[2]《中國電腦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