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語文課堂一直采用的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著知識的灌輸,這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造成了很大的限制,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革,轉變語文課堂、注重師生互動這種教學方式漸漸的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互動方式的不得當,沒有實現互動教學的效果,因此在未來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探索有效的師生互動方式是存在一定必要性的。
1.當下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現狀
雖然近些年師生互動這種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由于教師思想與認識上的不足,致使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出現了很多問題,不但沒有真正的發揮出師生互動的教學價值,對學生的積極性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打擊。首先互動過程中盲目性比較大,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心智上發育上還不夠成熟,因此對于語文教材中一些比較晦澀的知識,學生無法對其充分理解,通過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可以為語文知識起到一個很好的鋪墊作用,進而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是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互動時,往往缺乏針對性,不是運用的時間不得當,就是時機把握不正確,致使師生互動并沒有起到實際的教學效果,反而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其次缺乏有效的互動溝通,學生的參與熱情不高,在語文課堂中進行師生互動本就是一個互相交流的過程,若是在這個過程中交流出現了問題,那么接下來很多教學活動都難以展開。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當下的語文課堂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教學現象,就是只有一小部分學生在認真的交流,而大部分學生卻在開小差,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參與到師生互動中來,而教師卻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在這種已經失去了交流的互動中,師生互動是不存在價值的。最后互動方式選擇不合理,甚至很多課堂中出現了多余的互動,以《望廬山瀑布》這篇古詩教學為例,很多教師開篇就和學生互動古詩內涵這樣的話題,學生對于這樣的問題根本就理解不上去,自然達不到理想的互動效果。
2.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方法
2.1合理把握互動時間,有針對性展開互動
課堂作為師生互動的主要場所,然而由于課堂具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因此教師只有合理把控課堂時間,選擇適當的時機去進行師生互動,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可以在語文課開課前,提前幾分鐘走入教室,為自身的教學交流話題做出準備,并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進行大致了解,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的和學生聊聊即將開課時學生所要接觸的內容,進而通過師生互動實現課堂導入的作用,加深學生對于本節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將自己搜集到了西沙群島景色圖片,與其當地的物產特色與學生進行展示交流,并讓學生談談自己在課文預習中感受到的西沙群島的樣子,學生就會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西沙群島的了解,然后教師在進行授課教學,學生無論是對于課文的把握能力,還是學習的積極性都會比較高,這樣就實現了師生互動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把握互動時間、找準互動突破點,有針對性的進行互動,才能實現互動教學價值。
2.2營造輕松互動環境,調動學生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有效開展,也是存在一定前提條件的,那就是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由于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存在尊師重道的教學思想,因此在師為尊的理念下,學生對教師存在很大的畏懼心理,語文課堂不但壓抑,還比較死板,而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教學環境對于教學效率具有直接的影響作用,因此若是能夠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進行互動,語文教學將出現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如在學習《夏夜多美》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扮演文章中的人物,然后進行角色互動,如教師扮演睡蓮,學生分別扮演螞蟻、蜻蜓和螢火蟲,進而讓學生感受真實的夏夜夜晚中發生的故事,不但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也可以真正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由此可見,互動環境對于師生互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的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
2.3選擇合理互動方式,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從小學生的年齡性質分析,每一個學生其實都是渴望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的,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考方式不同,才致使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呈現出不同的狀態,而這也是導致部分學生性格孤僻、不善交流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師在進行師生互動時,應該著重考慮到這一點,進而運用合適的互動方式,積極的對學生進行引導,才能調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互動中來。筆者還是以古詩詞教學為例,由于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古詩詞教學,學生在理解力上往往是存在一定困難的,因此教師首先要鼓勵學生大聲的去朗讀古詩,當學生可以做到有感情的進行朗讀時,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表揚和鼓勵,進而為學生樹立古詩詞學習的信心。其次根據不同的古詩題材選用不同的互動方式與互動話題,在提升語文教學效率的同時,鍛煉學生的交流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師生互動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其不但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因此在今后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的對互動方式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