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麗
[摘 要]幼兒園是幼兒進入小學學習的必經之路,如何讓幼兒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學習生活中呢?在幼小銜接過程中可能存在哪些問題?教師和家長應采取什么樣的對策,遵循什么樣的原則?本文對此做一淺要的探討。
[關鍵詞]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師;家長;存在問題;對策;原則
一、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
1.環境改變帶來的問題。大部分幼兒園為了吸引幼兒,把整個園變成一個大游樂場,室內外充滿玩耍的設施、玩具和視頻,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穿插學習內容,園里的布置也是充滿童真童趣。而一旦上了小學,學習的時間長了,玩樂的設施突然少之又少,幼兒會感到不適應,沒有樂趣,容易枯燥和乏味。
2.師生關系的改變帶來的問題。從家長將幼兒送到幼兒園的那刻起,老師就像父母一樣關心著幼兒,從上廁所,喝水,吃飯、睡覺到學習方面的指引,可以說細致又周到,幼兒對老師產生了深深的依賴。而到了小學,需要幼兒獨立的解決所有除了學習方面的問題,這樣會令他們感受到師生之間的生疏。
3.教學方法改變帶來的問題。 幼兒園的學習是在玩樂中穿插進行的,自由靈活,對幼兒也沒有太多硬性的要求,而小學的教學方法是不一樣的,重視各種技能的訓練,學習任務變大,幼兒會有壓力感,同時也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4.考慮到幼兒年齡、思想,行為等方面的因素,幼兒園對幼兒的要求一般沒那么嚴格,一旦踏入小學,嚴格的作息制度和教學秩序會令幼兒適應不過來,這讓他們有種被壓抑被束縛的感受。
二、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我們有沒有什么良好的對策呢
1.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例如早睡早起,按時上學,不亂扔垃圾,不大聲喧嘩等。讓幼兒認識遵守規則制度的重要性,幫助他們學會遵守校規班規。并告訴他們不遵守的后果。
2.逐步建立幼兒的責任感
給他們派發一些簡單的任務,告訴他們做這些事情的重要性和必須性。及時鼓勵和小小的獎賞可增加他們做事情的興趣。
3.讓孩子有基本的自我獨立意識,學會基本的生活常識
如獨立完成作業,打掃衛生,會穿衣,整理玩具和學習用品,,家長可以配合老師,讓孩子慢慢學會這些基本技能。在園里,老師可以組織一些活動來鍛煉孩子,比如一定時間內比賽整理書包,讓孩子在競賽中得到提升。
4.幫助孩子學會與人打交道
大部分幼兒離開父母來到園里,安全感減弱,他們通常很膽怯,如果不能及時在這方面發現并疏導孩子,這些心理會妨礙幼兒的交往能力。去除孩子的膽怯心理,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鼓勵他們一塊玩耍,并事先制定友好相處的原則,比如不搶玩具,按順序排隊上廁所,學會互相謙讓,幫助比自己年齡小的同學等等。
5.不干涉幼兒自主選擇權,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
很多孩子遇到問題,他會有自己最初的反應,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決策,不橫加干涉,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的自信,學會思考問題并正確的解決問題。比如,發現孩子做出錯誤的舉動時,可以告訴他如果你這樣做了,會有什么樣的后果,這個后果你要承擔的,也要告訴他正確的選擇,那樣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幫助孩子學會分析,學會處理,學會擔當。
6.對幼兒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
小學不同于幼兒,社會環境相對復雜,上小學后,社交面擴大了,課余時間孩子們獨立支配,在安全方面孩子們必須有所認識。現在幼兒園里的課程基本都有安全知識方面的教育,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最基本的有不隨便與陌生人說話,不隨便跑出幼兒園,放學后遵守交通規則等。
7.幫助幼兒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
可以模擬小學的學習環境讓孩子逐漸適應,學習方面也可以適當增加學習量,時間方面也適當延長,撤去過多的游樂設施,鍛煉孩子們的口才表達能力等等。
8.幼兒園教師所要注重的問題
(1)在大班時期,培養孩子們的靜坐能力,如長時間的看書,寫字,把游戲的時間縮短。
(2) 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和家長多做溝通,從飲食到鍛煉各方面都要加強。
9.家長要做的工作
(1)與教師溝通孩子在學校的狀況,配合教師有針對性的引導自己的孩子,從學習,玩耍,交際,自我處理問題等方面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2)在生活中鍛煉孩子的能力。掃地,穿衣,待客之道,幫助孩子學會規劃自己的時間。制定學習任務等等。
三、幼小銜接過程中我們要遵循那些原則
1.愛的原則
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愛每一個孩子,把這些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像大人般有缺點,但教師應該以正確的眼光來對待孩子們的短處,不隨便給孩子下結論貼標簽,而是采取措施幫助引導孩子。
2.堅持差異性原則
一個班級里,孩子們的智力身體發育情況都不盡相同,隨之帶來的學習能力也是不同的,十個人學會了不代表全班都學會了,教師要及時了解不同的孩子的情況,因材施教。
3.全面性原則:揚長補短而非填平補齊
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優勢、興趣和特長。全面發展的教育是揚長補短的教育,不是填平補齊的教育。
4.激勵性原則:提升幼兒的自信
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教師要正確的引導,幫助分析,鼓勵孩子,恢復孩子的自信。
5.針對性原則:創造適合兒童發展的教育
采取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以適應不同孩子的需要。
6.喜樂的原則:幫助孩子梳理情緒,管理情緒,樹立樂觀的心態
孩子們雖然幼小,但是往往童年的記憶會影響一生,在這關鍵時期,幼兒教師應當注重孩子們的心靈成長,多與家長溝通,及時發現問題,幫助孩子梳理情緒,建立樂觀的心態。
7.示范性原則:身教重于言教
教師的一言一行,在許多的孩子心理就是模仿的對象,提高自身修養,做好表率,言談重于身教,用好的行為好的思想好的習慣來影響幼兒。
8.價值觀原則:幫助幼兒分清真善美
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孩子遇到事情時應該遵循怎樣的原則,幼兒求真、求善、求美,是教育的價值,是教師的天職。
四、結語
成功的學前教育是教師、家長以及學校合作的成果,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只有學校、家庭成為和諧一致的團隊,幼兒才能根深苗壯的成長。
參考文章:
[1]《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2] 《新學期,幼小銜接教師應遵循的十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