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建耀+安衛華
摘 要 目的:探討顱腦損傷法醫病理特征。方法:選取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進行法醫病理解剖的80例顱腦損傷案例,均行法醫病理系統解剖操作。結果:本次選取的顱腦損傷案例80例,均由頭部受撞擊或外力打擊所致。直接死亡的損傷65例,其它15例為本身有顱內疾病并發,原有疾病因外力加重而導致死亡。結論:對顱腦損傷法醫病理特點進行分析,在鑒定疾病引發的顱腦損傷致死案例時,需對疾病與損傷在死因中的參與度充分考慮。
關鍵詞 顱腦損傷 法醫 病理
作者簡介:亢建耀、安衛華,山西省原平市公安局。
中圖分類號:D91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128
法醫病理解剖工作中,顱腦損傷較為常見,嚴重顱腦損傷死亡案例,多由暴力性損傷所致。據相關調查顯示,針對暴力死亡的病例,對尸檢結果進行統計,因中樞神經系統受損所致超過40% 。近年隨著公眾活動的日趨多元化,高能量創傷危險因素不斷增加,促使顱腦損傷案例在世界范圍內均呈上升趨勢,故對其病理特點及致病機制分析,對維護傷者權益和保障社會穩定意義重大 。本次研究選取相關資料,就法醫病理分析要點展開探討,現回顧結果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進行法醫病理解剖的80例顱腦損傷案例,男65例,女15例,年齡分布:<1歲1例,1-19歲9例,20-49歲53例,>50歲17例。統計致傷方式:高空墜落傷7例,鈍器打擊41例,車禍傷9例,倒地損傷20例,其它3例。
(二)方法
均行法醫病理系統解剖操作,對損傷實施詳細檢查,用常規方法對腦組織固定后,做冠狀切面(厚度1cm)細致觀察,對檢出的損傷周圍腦組織及挫傷、出血部位取材,同時對腦干、額極、海馬、顳極等處取材。相關切片均采用HE染色進行檢查,依據臨床具體需要,在實際操作時,可應用特殊染色法或免疫組化染色法,醫師需加大光鏡下觀察力度,以獲得確診結果。
二、結果
(一)損傷類型
本次選取的顱腦損傷案例80例,均由頭部受撞擊或外力打擊所致。直接死亡的損傷65例,其它15例患者本身并發顱內疾病,加外力,加重原有疾病,導致患者發生死亡。腦損傷病理形態學改變多與損傷的具體程度吻合,但案例中一少部分病理形態學改變不明顯,仍有致死性結果出現,與有彌漫性腦損傷存在或腦干損傷不易察覺可能相關。
(二)病理改變
分析因顱腦損傷直接致死的案例病理特征,因所受暴力嚴重,及組織、顱骨、頭皮均有程度不等的損傷。有顱內疾病發生的患者,對其頭皮損傷進行細致觀察,呈較輕顯示,僅為局部擦挫傷,顱骨骨折的情況較少見,顱內可有腦出血和(或)腦挫傷。
以顱腦損傷為直接死因65例患者中,有腦挫裂傷38例,占58.5%;硬膜下血腫33例,占50.8%;頭皮擦挫傷32例,占49.2%;顱骨骨折18例,占27.7%而15例因顱內疾病死亡者,硬膜下血腫僅1例,占6.7%,無顱骨骨折和(或)頭皮擦挫傷案例,無腦挫裂傷案例。但發生腦出血5例,占33.3%;蛛網膜下腔出血10例,占66.7%。表明直接死因不同,在病理表現形式上,存在明顯區別。頭皮損傷、硬膜下血腫、腦挫裂傷在直接死因為外傷的病例中有較高發生率,而直接死因為顱內疾病的案例,上述情況少見,但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在此類案例中多見。
腦挫裂傷經檢測以顳葉及額葉為主要發生部位,硬膜下血腫經檢測以枕部和額顳部為主要發生部位,大部分案例為急性硬膜下血腫,且常有腦挫傷伴發?;颊哐[發生的部位與出現的挫傷間關聯密切,具體的出血原因多為腦皮質小血管破裂出血,案例中部分可有橋靜脈斷裂的情況檢出。
本次選取的有顱內疾病并發的案例中,疾病類型共3類,與死亡有關聯的病變主要為腦血管疾病。腦內出血12例,多發生在小腦及大腦半球,其中6例患者為直接外傷,因外傷誘發后,顱內血管病變破裂出血6例。共8例外傷性腦干出血,其中延髓2例,中腦2例,橋腦4例。由血管病變參與引發的腦干出血患者經統計共2例,細致觀察出血部位,多同血管病變部位有一定關聯。血腫多發生在腦白質內,周圍存在較嚴重的腦組織挫傷,周圍腦組織水腫反應較明顯。腦室積血共11例,其中腦血管病變4例,外傷性7例。積血多為血腫穿破腦室壁或腦挫傷引發,特別是高血壓腦出血和動脈瘤破裂,因血腫有較高張力,可撕裂周腦組織而出現破入腦室的情況,部分案例可檢出室管膜下血管發生破裂。
按發病的具體部位正確統計腦血管病變,6例患者為大腦中動脈病變,1例為小腦動脈,5例為基底動脈病變,2例患者為橋腦動脈,1例為大腦后動脈。觀察動脈血管畸形特征,血管壁結構呈紊亂顯示,厚薄度不等,內彈力層發育呈欠完善的情況,內膜出現增生?;颊邉用}瘤內膜有明顯增厚,纖維組織發生系列增生性改變,脂質沉積或出現透明樣變性,觀察肌層結構,具體表現為呈無序排列狀,所涉及外膜有紅細胞浸潤。動脈硬化以大腦中動脈、基底動脈環最顯著。
三、討論
對顱腦損傷的機制展開分析,引發顱腦損傷的暴力通常包括直接和間接兩種類型,其中以直接暴力最為多見。顱骨在外傷打擊下,會有骨折或程度不等的變形情況發生,可造成腦組織直接損傷 。另外,患者頭部在外傷作用下而做出系列運動動作時,在速度上,腦組織與顱骨不一致,因慣性,腦組織與凹凸不平的顱骨內面發生碰撞,或腦組織直接在顱底上滑動,進而引發損傷。由此引發的腦、顱骨、硬膜間血管出現撕裂的情況,并有腦內血管撕裂出現,是造成顱內血腫形成的重要原因。有研究選取顱內損傷152例案例進行尸檢,腦皮質損傷多在顳葉底面和外側、額葉底面發生,其次為小腦下面、頂葉和額葉上面,較少發生在其它部位 。分析原因,是由粗糙不平的顱骨與腦表面磨擦所致,本次研究基本與此項報道一致。
對顱腦損傷誘導的死亡機制展開深入探討,因腦內重要生命中樞較多,如呼吸、循環等,易受影響,故有顱腦損傷發生后,短時間患者即死亡。相關機制如下:1.嚴重腦挫裂傷可出現直接造成腦干損傷的情況,或使重要功能區受損。除病理形態學出現較為明顯改變,肉眼觀察部分損傷,形態學可無改變,如彌漫軸索損傷等。故腦機能障礙程度同腦損傷形態不一致時,需引起足夠重視。腦干損傷通常包括繼發性和原發性,原發性死亡經過通常較快,而發生繼發性損傷的病例,因顱內高壓對腦干造成壓迫,受缺血缺氧的影響,促使腦干繼發出血和壞死,發生死亡的時間相對較晚 。2.顱內血腫或外傷性腦水腫繼發腦疝壓迫。顱腦損傷發生后,可引發腦水腫,在一定程度上增高了顱內壓水平,經某些腦池,患者腦組織向壓力低的部位進行移位,可增加腦疝形成風險。上述兩類疝會對延腦或中腦構成直接威脅,使生命中樞受到一定損傷,進而引發系列死亡事件。此外,顱內壓力呈一定程度增高后,會引發腦脊液循環障礙,嚴重影響患者腦血流量,在腦缺氧、缺血狀態下,可加重顱腦損傷,進而導致患者死亡 。
分析顱內疾病與顱腦損傷死亡的關系,本次研究結果示,患者發生腦血管病變與出現顱腦損傷死亡事件之間關聯較為密切,患者病發腦血管病變后,存在血管結構異常情況,頭部輕微外傷即可引發破裂出血 。顱內病變中,腦血管畸形約占5%-9%,多在小腦動脈、基底動脈等處發生,發生破裂出血后,常存在廣泛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在對顱內疾病引發的顱腦損傷進行鑒定時,需對案情及死者生前健康狀況詳細了解,全面系統的尸檢,注意各種病變在病理特點及好發部位上的鑒別,以做出明確診斷,避免法律和醫療糾紛 。
綜上,對顱腦損傷法醫病理特點進行分析,得出死亡機制同顱腦損傷病理類型有密切相關性,在鑒定疾病引發的顱腦損傷致死案例時,需對疾病與損傷在死因中的參與度充分考慮。
注釋:
Iham AY,Miyazaki T,Fuke C,et al.Complete decapitation of a motorcycle driver due to a road block chain.Int J Legal Med,2008,122(4).511-515.
閔建雄.法醫損傷學.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140-141.
Raul JS,Deck C,Willinger R.Finite-element models of the human head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forensic practice.Int J Legal Med,2008,122(5).359-366.
許光亞、李冬日、龔道銀,等.顱腦損傷死亡法醫病理學分析127例.中國法醫學雜志.2010,25(5).357-359.
Raul JS,Baumgartner D,Willinger R.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human head injuries caused by a fall.Int J Legal Med,2006,120(4).212-218.
Raul JS,Deck C,Willinger R.Finite-element models of the human head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forensic practice.Int J Legal Med,2008,122(5).359-366.
周哲.顱腦損傷60例法醫病理學分析與研究.科學導報.2015(4).319.
Motherway J,Doorly MC,Curtis M.Head im pact biome-chanics simulations a forensic tool for re constructing head injury.Leg Med Tokyo,2009,11(S1).220-222.
袁淮濤、劉艷峰、劉海鵬,等.基質金屬蛋白酶家族在顱腦損傷患者中的表達水平的變化.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5,32(1).178-179.
Walker EJ,Su H,et al.Bevacizumab attenuates VEGF-induced angiogenesis and vascular malformationsin the adult mouse brain.Stoke,2012,43(7).1925-1930.
Weese DE,Berry EM,Ceccherini I,et al.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CCHS)and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kindred disorders of autonomic regulation.Respir Physiol Neurobiol,2008,164(1).38-48.
Zhang YC,Jiang SW,Gu WZ,et al.Clinicopathologic feaures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report of an autopsy case from the epidemic of hand,food and mouth disease in China.Pathol Int,2012,62(8).565-570.